選單

一言楠盡|十年之後:喬布斯、馬斯克與雷軍

一言楠盡|十年之後:喬布斯、馬斯克與雷軍

白馬過隙,“蘋果教父”喬布斯已經逝世十年了。

10月5日,喬布斯逝世十週年,蘋果CEO庫克在其個人微博發文緬懷喬布斯,他表示,“難以相信已經10年了,今天和每一天都紀念你。”同時,蘋果官網刊發了喬布斯家人對於喬布斯的緬懷文章,以及一段關於喬布斯的紀念短片《我們親愛的Steve》。

而對於喬布斯的紀念也席捲了朋友圈,誠然,對於這樣一位科技圈的劃時代人物而言,在喬布斯執掌蘋果公司期間,帶來了包括iMac、iPhone、iPod和iPad在內的多款經典產品,而其也登上了“神壇“,成為了美國科技界燈塔級的標誌性人物,“Stay Hungry,Stay Foolish”,“connecting the dots”這樣的金句更是激勵了數不勝數的年輕人。

在這個時間點,我想聊聊喬布斯、蘋果和汽車的話題。

一言楠盡|十年之後:喬布斯、馬斯克與雷軍

當喬布斯離開這個世界的十年裡,蘋果和這個世界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在後喬布斯時代,蘋果的庫克時代究竟該如何評價呢?從市值來看,庫克看成是全球企業界頂流的市值管理大師。10年來,庫克讓其市值從2000多億美元達到了2萬億美元。但蘋果正在變得平庸和缺乏靈魂,回顧喬布斯時代的iPhone,從觸控式螢幕+Home鍵的設計、到加入App Store、引入語音互動,每一次更新,都會引來同行的效仿。然而,進入庫克時代後,尤其是近幾年,蘋果的變化總是侷限在微創新的層面,很難有堪稱經典的大創新和大變革。

蘋果正在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富,但卻變得越來越乏善可陳。顯然,庫克是一位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是一位優秀的供應鏈管理大師,但他不是擁有著天馬行空想象力的創業者,不是一位充滿了冒險精神的蘋果領路人,直截了當地說,他不是第二個喬布斯。

從蘋果在造車這件事上的畏手畏腳就可以看得出來,雖然蘋果佈局汽車並不很晚,也算的上趕了個“早集”,早在2014年,蘋果就啟動了代號為“泰坦”的造車計劃,打算推出一款能與特斯拉抗衡的新能源汽車。為此,蘋果動用了龐大的資金將克萊斯勒、特斯拉、福特等多家公司的動力測試和混合動力系統工程師挖走,組建了千人規模的龐大隊伍。

但造車專案進展可謂是一波三折,近日更是遭受了重大變故。短短一個月時間,就有多位高層集體“地震”式離職,為造車專案蒙上了一層陰影。

不差錢,不缺人的蘋果為何遲遲造不出車來?在我看來,這純屬人禍,庫克難辭其咎。就是因為庫克為首的高層對於蘋果造車的猶豫不決,失了戰機,失了人心。蘋果這十年,贏得了市值,但卻失掉了未來。

一言楠盡|十年之後:喬布斯、馬斯克與雷軍

那麼,喬布斯之後,誰能成為最接近喬布斯的人物?

馬斯克是很多人的答案。

2015年,喬布斯曾經的密友史蒂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當今世界誰能填補喬布斯留下的空缺?

史蒂夫答:“我認為,具備像喬布斯一樣前瞻能力的人可能有上百萬個,但誰能將它們變成能夠改變我們生活的真實產品呢?我從很多方面觀察了埃隆·馬斯克,他追求的領域都是其他人直言因為這樣或是那樣的理由無法取得成績的領域,比如太陽能、Space X、特斯拉汽車等等。”

而喬布斯離世的這十年,無疑是馬斯克和特斯拉大放異彩的十年,短短十年時間,火星人馬斯克不僅成為了全球汽車圈風向標的人物,更是成為了新一代創業者和擁有冒險精神的創新代表人物。

人們推崇馬斯克的原因正在於此,從Zip 2到X。com,到Space X,再到特斯拉,馬斯克的每一次創業,都瞄準了鮮少有人敢觸及的領域。他一手創辦的Space X成為了第一家將人類送出並返回地球的商業航空公司,特斯拉股價自2019年以來累計漲幅超570%,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製造商。

中國市場更是讓馬斯克和特斯拉徹底“開掛”,上海超級工廠的建成投產,國產的特斯拉一騎絕塵,成為了中國新能源時代的領頭羊級的企業。

一言楠盡|十年之後:喬布斯、馬斯克與雷軍

而誰會成為馬斯克最大的敵人呢?

如果喬布斯沒有離世,我相信,特斯拉最危險的敵人無疑是同樣富有冒險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喬布斯。如果喬布斯沒有離世,我相信,喬布斯造車的進展一定會比庫克快得更多,對於未知的渴望,會讓喬布斯快馬加鞭,ALL in 新能源汽車這條新賽道。

但世上根本沒有如果。

放眼當下,誰會成為馬斯克最危險的敵人呢?

去年,當特斯拉的市值首次闖過豐田汽車之際,我曾經做過如下預測。

別看特斯拉顯然如日中天,但世道迴圈反覆,萬物相剋,特斯拉不是一個無解的存在。享受著時代機遇的特斯拉終歸也會遇到真正的對手,而這個對手不是來自德國、日本和美國本土的汽車公司,而是應該或者理應來自東方。

我說馬斯克的真正敵人來自東方,來自中國市場,並非值得是打敗特斯拉的是“有理想的蔚來都是鵬友”,我當然承認融資能力超強的李斌、何小鵬和李想已經在無數馬斯克的中國學徒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倖存者,但正如馬斯克打敗大眾、豐田一樣,單純靠模仿和借鑑無法跳出框框,也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超越。

特斯拉成功的本質在於它開闢了一個全新的道路,開了一個全新的品類或物種,而跟在馬斯克身後的同學們則是邯鄲學步,有小創新但沒有本質上的顛覆。

與此同時,我認為,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去認為,打敗特斯拉的是一家汽車企業呢?為什麼不能是一家軟體公司,一家手機公司,一家地圖公司,一家外賣公司呢?

要想打敗特斯拉,公司的種類和型別並不重要,思維和創新才是最根本的。未來人類出行方式的變革一定要掌握在車企手中嗎?特斯拉已經告訴了我們新的答案。那麼,要想打破馬斯克的圍城,就必須要有新玩法,有新思維,有新技術。

一言楠盡|十年之後:喬布斯、馬斯克與雷軍

而現在來看,雷軍和小米正在成為我心目中的答案之一。

2010年4月的北京中關村銀谷大廈807室,雷軍集齊了14個創始人幹了一碗小米粥,就此宣告小米公司正式成立。十年之後,曾經四十不惑的雷軍也已經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十幾年來,小米從一個MIUI系統起步,到手機、平板、電腦全面開花,並且還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小米智慧家居生態系統。

而就在喬布斯引以為傲的手機領域,雷軍成為了首次擊敗喬布斯的中國人。

今年7月,喝了十年小米粥的雷軍炸響了手機市場的一聲“驚雷”,小米在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手機市場份額首度擊敗蘋果,首次晉升全球第二。

在手機領域,處於中國的雷軍展現了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而也讓我們對於十年之後,雷軍在汽車領域的動作有了更多的期待。

一言楠盡|十年之後:喬布斯、馬斯克與雷軍

2011年,中國GDP總量為75221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二,美國GDP總量為155179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一,是我國的2倍左右;當時中國人均GDP為5582美元,排名第91,美國人均GDP為49733美元,排名世界第16,是我國的9倍。

2020年,中國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GDP總量(國內生產總值)實現歷史性突破,首次突破百萬億;同時,中國經濟總量也達到美國的70%。

喬布斯、馬斯克和雷軍,這三個人的命運,因為時代創新力量的迴圈反覆,此消彼長,被隱秘地聯絡在了一起。

未來十年,究竟成敗如何?我們不妨埋下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