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百萬網友“雲遊”生物多樣性寶庫——國家動物博物館

博物館是社會教育的重要場所,也是青少年認識世界的一部鮮活的“百科全書”。據統計,去年我國有5。4億人次走進博物館,其中未成年人群體1。3億人次。

9月22日 #快手新知播# 新知嗑普大會系列專場「世界犀牛日·一起來聊生物多樣性保護」,由野生救援WildAid、快手新知、快手公益聯手發起,邀請四位重量級科普達人組團「嘮點知識嗑」,一同走進國家動物博物館,透過直播帶領青少年朋友解鎖珍貴動物標本們背後的故事。

百萬網友“雲遊”生物多樣性寶庫——國家動物博物館

百萬網友“雲遊”生物多樣性寶庫——國家動物博物館

國家動物博物館直播現場

1.

百萬人線上打卡

亞洲最大動物標本館

標本一直是研究生物多樣性不可或缺的資源,也承載著每一個生命的重量。

國家動物博物館作為全亞洲最大的動物標本館,館藏量多達900萬,其中對外展出的標本有6500多件。在博物館副館長張勁碩的帶領下,一行人第一站來到瀕危動物展廳,近距離觀察鎮館之寶白鱀豚、中華穿山甲、華南虎等瀕危哺乳動物。

百萬網友“雲遊”生物多樣性寶庫——國家動物博物館

國家動物博物館瀕危動物展廳直播畫面

怎麼從外觀上分辨華南虎,東北虎,孟加拉虎這三種虎?

“豺狼虎豹”中的豺和狼到底是什麼關係?

“一丘之貉”的貉究竟長什麼樣子?

藏狐的叫聲又是啥樣呢?

科普大咖們透過快手直播間,與百萬網友分享動物知識,同時傳播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博物》雜誌編輯部主任劉瑩介紹,豺雖然非常兇猛,但在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中已經由二級保護動物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

博物館副館長張勁碩博士指出展館裡的穿山甲皮,是當時海關罰沒的非法走私皮張,其實穿山甲的皮並沒有利用價值,但仍有人鋌而走險大量捕殺。

動物科普達人花蝕講述保護穿山甲的艱難歷程,許多從不法分子手中獲救的穿山甲因為消化系統重創,即使得到救助也很難存活。守護穿山甲得靠大家不買不吃,舉報非法交易。

百萬網友“雲遊”生物多樣性寶庫——國家動物博物館

張勁碩博士、野生救援的穿山甲小Pan與科普達人花蝕直播連線

2.

被“藏”起來的珍貴犀牛標本

不僅帶網友“雲參觀”穿山甲、老虎、豺狼、鳥類、貓頭鷹等眾多標本展位,由於直播當天正值9。22世界犀牛日,應廣大快手粉絲的好奇心,張勁碩博士在最後破例加碼——揭秘國家動物博物館的倉庫,一窺破損且珍稀的南非白犀標本。

張博士指出,犀牛的皮實際上很薄,因此在標本製作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皮張開裂的狀況,之後還介紹了犀牛現在面臨的保護困境。

張勁碩博士在直播間為網友展示破損的南非白犀標本

(出於工藝和安全需要,該標本的犀牛角由樹脂材料製成)

現今,犀牛正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威脅,包括棲息地的喪失、非法偷獵、戰亂和物種間的相互競爭。不過,國際非法犀角貿易才是犀牛生存的最大威脅。

就像展示的南非白犀的標本一樣,野生動物即使做成了標本也會破損,張博士說:比起標本,我們更希望野生動物長久的活在地球上,這才是最好的欣賞它們的方式。

野生救援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餘衝補充,我國為了保護犀牛已經實行了三個嚴格禁止:禁止用犀牛角入藥、禁止犀牛角製品的買賣、禁止犀牛角進出口。

想了解更多神奇動物的故事,歡迎在快手關注

@野生救援WildAid @快手公益 @快手新知

,觀看

「一起來聊生物多樣性保護」直播回放

,在快手搜尋

“快手新知播”

,還可以看更多好看的知識直播,一同大開眼界漲知識~

3.

期待更多青少年走進博物館

根據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號今年5月針對“青少年進博物館”相關話題展開的專項調查顯示,在近2000名參與調查的家長中,有20%家長表示尚未帶孩子去過博物館。

“提醒您,世界上每天至少有1個物種正在消失……”這一行在國家動物博物館警鐘上熒光浮動的文字,令人醍醐灌頂。

張勁碩博士呼籲年輕一代關注野生動物知識,為保護動物貢獻力量,同時鼓勵青少年朋友們走進國家動物博物館,近距離觀察野生動物的細節,瞭解它們,認識它們,從而保護它們。

本文彩蛋:張博士有話想對大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