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自然風光如何轉化為生態科創空間?(下)

自然風光如何轉化為生態科創空間?(下)

作者丨鄺澤

圖片丨1/6圖片工作室

在《自然風光如何轉化為生態科創空間?(上篇)》中提到,自然風光寶地轉化為生態科創空間,主要透過“從無到有”和“內生驅動”兩個方面實現。本期,為大家分享:

內生驅動——放大生態資源實現知識本土化。

二、內生驅動:放大生態資源實現知識本土化

產業匯入後缺乏聯動,園區本土創新能力不足,出現發展危機。

產業匯入雖然實現了索菲亞科技城產業上的從無到有,但科技城內部普遍缺乏聯動,本土創新能力低成為一大缺陷。

自然風光如何轉化為生態科創空間?(下)

產業鏈缺乏聯動:

入駐企業大多采取垂直整合生產模式,封閉性高,無需與其他企業合作即可完成生產,使得企業關係疏離,缺少互動關係。

人才缺乏聯動:

科學城建立初期並沒有大學、研究機構等組織為企業提供人才,企業人才皆由外地直接供應,勞力間動態的交流不頻繁。

企業缺乏聯動:

入駐企業將索菲亞分部視為打入歐洲市場的辦事處,不重視研究創新,企業的重要決策來自外部的母公司,與科學城其他企業交流較少。

缺乏聯動,意味著產業匯入時期入駐科技城的企業、人才等創新資源沒有和科技城本土深度融合,離開這些外部匯入的資源,索菲亞科技依然缺乏科技競爭力。

全球化放大了這一缺陷,科技城發展面臨危機。

受到技術進步和全球化的衝擊,知識和資本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跨國公司一方面大幅縮減規模,另一方面依託迅猛發展的網際網路技術,開展全球化佈局和業務分包,此時索菲亞科技城的傳統優勢已不足以維持其吸引外部資源的速度。同時,本地創新能力和勞動力市場的缺乏成為了制約科技城成長的瓶頸。科學城內部企業數量開始改變,勞動人口也開始減少,許多大型的公司開始縮減資金與成本,索菲亞科技城的發展停滯。

自然風光如何轉化為生態科創空間?(下)

索菲亞科技城急需進行知識本土化——

讓外部匯入的知識在本土的土壤上深深紮根!藉助外部匯入的知識讓本土的土壤也能長出知識來!

具體做法:

1、讓有知識的人留下來

1)用優美宜居的自然環境留人

大都市水泥森林裡的科技精英們嚮往優美的自然風光,

索菲亞科技城打造與自然完美相融的宜人環境,讓人才來了就不想走!

自然風光如何轉化為生態科創空間?(下)

自然環境對人才的強大吸引力!

數字裝置公司在被康柏公司購併後,將其在索菲亞的1100名研發人員隊伍裁減到只剩200人左右。許多離崗的高素質研發人員都不願意離開索菲亞科技城的宜人環境,於是紛紛到索菲亞的本地企業求職或乾脆建立了自己的企業。

2)用豐富前衛的文化活動留人

文化活動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中的重要內容,索菲亞科技園依託周邊的戛納、格拉斯等城市的文化資源,

用豐富的文化活動為科技精英們營造身份認同

!用文化活動培養園區認同感!索菲亞科技城每年都會舉辦週年慶活動,邀請科技城所有人共同狂歡,為員工提供文化活動的同時,增加員工對科技城的認同感。

自然風光如何轉化為生態科創空間?(下)

前衛的活動留下前衛的人!

索菲亞科技城毗鄰戛納,借其文化活動吸引了大量的科技精英。在法國,電影藝術極受歡迎,戛納電影節更是世界電影藝術的聖地,其高雅、先鋒的風格與科技精英的身份認同極為相似,除了一年一度的電影節,戛納全年都會舉辦各種電影文化活動,深受科技城精英們的喜歡。

3)用便利舒適的高品質生活留人

城市生活的便利是城市科技精英在選擇城市時重要的考慮因素

,索菲亞科技城逐步完善了住房、商業、娛樂、教育等都市化配套設施,為城內人員創造了集居住生活和科研工作為一體的良好環境,讓人才在便利舒適的都市中享受高品質的生活,愛上科技城,從而留下來!

自然風光如何轉化為生態科創空間?(下)

技城為常駐居民提供了多樣化的居住條件,包括人才公寓、專家別墅、保障性住宅、學生公寓等。

同時,為避免擁堵,這些住所分佈在不同區域的若干社群裡。

2、有知識的企業留下來

1)用高素質的高階科技人才留企業

人力資源是吸引企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索菲亞科技園在人力資源上先天不足。索菲亞科學城是由個人設想再引進公司而成立的,建立初期並沒有大學、研究機構等知識人才培育組織為企業提供人才,促進勞力流動,因此人才皆由外地直接供應,勞力間動態的交流不頻繁。當地政府推動尼斯大學對索菲亞科技城進行人力資源上的支援。1986年,在法國政府的推動下,尼斯大學在索菲亞科技城建立了校區。

培養專業人才:

尼斯大學培養了大量計算機、通訊和電子等專業的學生,滿足了科技城對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需求。

博士研究專案和工程師培訓專案:

尼斯大學的的博士專案和工程師培訓專案,加強了工程師與科研人員之間的聯絡交流,滿足了科技城對高階科技人才的需求,並且加強了產業界與學術界的本地聯絡。

尼斯大學也得到索菲亞科技城的反哺:

如今,尼斯大學已經成為法國第二大綜合性大學,每年大約為園區培養4000名左右的畢業生。學校的教學、科技研究與其產業市場建立和保持了非常密切的聯絡,促進了科研成果的商業化。

2)用高質量基礎設施留企業

在電信行業,企業如同汽車,基礎設施如同道路,電信企業高度依賴基礎設施,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對企業有很強的吸引力。法國政府在索菲亞科技城興建了高質量的電信基礎設施,以此來吸引企業留在科技城。

20世紀80年代,法國政府計劃在索菲亞科技園建立一些先進的國際通訊中心智慧設施。但在當時該計劃飽受爭議,因為該設施在科技水平上遠超越了企業的普遍需求,且耗資巨大(約6千萬法郎)並需要大規模的、超越地區發展水平的資金投入和高額運營、維護成本。最終,法國政府力排眾議,開啟了“國際先進通訊中心(CICA)”專案,興建以光纖技術為基礎的通訊網路基礎設施。

自然風光如何轉化為生態科創空間?(下)

計劃獲得巨大的成功。

高質量的基礎設施不但留下了原有的電信企業,還吸引許多電信巨頭入駐科技城,引發了電信行業的中小企業在此集聚。今天的索菲亞科技城已成為歐洲資訊通訊技術中心之一,是一個最適合電信裝置提供商試驗新技術的地點。

3)用雄厚的科技研發實力留企業

早期的索菲亞科技城主要依靠跨國公司在此設立的分支研發機構進行研發工作,本土的研發實力對企業沒有吸引力。為此,

索菲亞科技園透過組建科研機構的方式提升本土的研發水平,以此留下企業。

索菲亞科技城

在80年代前後遷入和

組建了許多科研機構

,如:計算機科學研究所、歐洲技術研究所、國立資訊化與自動化研究院(INRIA)、國立科學研究中心(CNRS)等,

旨在增強園區在國際科學技術交流活動中的地位,形成多學科、高水平的國際科學技術中心,逐漸形成了創新資源集聚的科研高地。

研究人員數量激增。

這個階段,索菲亞的科學家和科技專業學生的數量增長很快,科學家超過了2000人,大學生和研宄生則超過5000人。國立科學研究中心(CNRS)是法國最大的政府研究機構,也是歐洲最大的基礎科學研究機構,被認為是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風向標”。CNRS於20世紀80年代在索菲亞科技城組建分支機構,在資訊科技和生命科學領域貢獻了許多力量

3、讓有知識的企業冒出來

1)用孵化器激發本土創新活力

實現知識本土化,不僅要把有知識的人和企業留下來,更重要的是,要加強本土的創新能力,其中的關鍵就是要鼓勵創新創業,讓有知識的企業自己冒出來!

當政府聯合多方在索菲亞科技城建立了許多企業孵化器,孵化器促進了科技城的創新創業活動,科技城年均新增企業120-160家,企業退出大概80-120家,年淨增企業40-80家。

自然風光如何轉化為生態科創空間?(下)

Paca-Est孵化器是索菲亞科技城最重要的孵化器之一,至今已經孵化了190個專案,建立了150個初創企業,創造了1100個工作崗位。它為初創企業提供:

量身打造的孵化計劃:

根據不同專案各自的特點,制定6到24個月的孵化計劃。

個性化的培訓交流活動:

為創業者提供個性化的專業知識培訓、方法論研討會等活動。

豐富的外部資源:

孵化器邀請各種外部服務提供商為初創企業提供專利申請、營銷活動和制定招聘程式等服務。

2)促進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為生產力

科研機構往往掌握著大量最新的科研成果,快速將成果轉化為可用的技術可以極大地增加生產力。

索菲亞科技城的許多科研機構都設立了技術轉移組織,促進科技成果快速轉化,讓最新的科技成果化身有知識的企業“冒出來”!

國立科學研究中心CNRS的下設組織CNRS-Innovation是索菲亞科技園最活躍的技術轉移中心,25年來已經幫助1400家初創企業建立,創造了近8000個工作機會,轉移了CNRS的130項技術。

服務物件:

CNRS-Innovation服務於計劃將CNRS的科研成果帶到生產領域的企業或個人,尤其是CNRS內部的科研人員。

專家指導:

CNRS-Innovation有50位專家專門為接受技術轉移的企業解答技術上和企業運營模式上的問題。

定製支援:

CNRS-Innovation為所有的技術拆分企業提供為期一年的定製上游服務,包括科技成果的講解與人員的培訓等內容。

網路服務:

CNRS-Innovation會調動資源網路為拆分企業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比如孵化器、投資者和商業服務提供者等。

3)開展交流活動營造創新氛圍

豐富的交流活動讓不同想法相互碰撞,是產生創新氛圍的潤滑劑,有知識的創新企業會在創新氛圍中冒出來!

索菲亞科技城透過建立企業俱樂部、行業協會等方式,例如索菲亞咖啡、經理俱樂部等,為各類創新活動提供了交流與分享的良好平臺。

自然風光如何轉化為生態科創空間?(下)

索菲亞咖啡

(Sophia Café)是一個非官方組織,每月針對不同主題(如通訊專利、科技政策探討等)舉辦交流會,藉此達到跨領域與跨國籍知識交流的目的,

這種“暫時群聚”,可以幫助企業短時間內獲得有用的產業資訊,幫助其創新。

“經理俱樂部”

是各大公司的研發部門主管組成的非正式團體,一開始是一個探討企業策略、問題和發展機會的平臺。近年來,該協會組建了若干專門委員會, 負責特定領域的技術問題,致力於在成員中廣泛交流技術經驗。

索菲亞科技城創始人皮埃爾·拉菲特認為:“創造力是企業間在一種科學藝術氛圍濃厚的環境裡,透過不斷的交流、碰撞產生的。學科交流與樂天的性格,是創造力的真正源泉,並流傳下來。”

4)引入風投基金和諮詢顧問等商業服務

初創企業往往面臨資金緊張的壓力,風險基金往往樂於在初創企業中尋求高風險高收益。索菲亞科技城大力推動風險基金的發展,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讓有知識的企業在風險基金的推動下冒出來!同時,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各種商業顧問服務,索菲亞科技城也積極引入了諮詢顧問公司、律師事務所等服務機構,完善了配套服務,讓有知識的企業在商業服務系統的推動下冒出來!

自然風光如何轉化為生態科創空間?(下)

·E/N/D·

參考文獻:

1、https://www。sophia-antipolis。fr/

2、陳平。從工業園區到創新基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24(9)

3、李榮等。法國競爭力叢集政策體系對我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啟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4

4、艾之涵。法國索菲亞科學園區的發展對我國高新科技園區的啟示,2015,22

來   源丨 華高萊斯(ID:RL-CONSULT)

原標題 |《自然風光如何轉化為生態科創空間?(下篇)》

作   者丨鄺澤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研究觀點;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