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雙十一剁手節,資料屢創新高的背後,是消費習慣的變革

今年的雙十一,從筆者自身的角度來看,也是要爆出新的記錄的。從1號到3號的預購期開始,我跟我愛人就開始為雙十一選購各種東西,購物車裡雖然沒有達到#伊能靜雙十一買900件商品#這樣的程度,但兩個賬號加起來也選購了近百餘種商品,也是創下來我們歷年的記錄了,整體剁手支出也達到了驚人的五千塊錢,心痛到無法呼吸。

雙十一剁手節,資料屢創新高的背後,是消費習慣的變革

當然,我們兩口子今年購物的主要產品是嬰兒用品,從身體乳到尿不溼,從奶粉到玩具車,五千塊錢裡面,粗略計算了一下,寶寶的支出佔了八成,只能說養兒不易啊。當然了,餘下的兩成中,家庭日用品佔一部分,給媳婦買的化妝品也佔了一部分,畢竟孩子重要,媳婦也很重要,這年頭男人還是需要有點求生欲的。

雙十一剁手節,資料屢創新高的背後,是消費習慣的變革

當然,筆者這點剁手金額放在整個剁手黨中,只是螢火之光,滄海一粟。那麼我們來看看,雙十一全國剁手黨們一共貢獻了多少?

根據幾大購物網站披露的資料顯示,天貓雙十一的成交總額為4982億元,京東的成交總額為2715億元,拼多多與蘇寧易購沒有公佈具體數字,在這就不做統計。那麼僅天貓、京東兩家,雙十一的成交額就已經達到了7697億元,這是個什麼概念呢,2019年中國城市GDP排名中,山東煙臺以7653億元的GDP排名全國第25位。

雙十一剁手節,資料屢創新高的背後,是消費習慣的變革

粗略統計一下,我國的網民數量約在9。5億人,那麼雙十一人均消費額應為7697億/9。5億,即810元,所以雙十一剁手金額如果低於800元的話,那你就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了,這麼一算,我居然超過了全國平均數。

資料的背後,其實折射出了中國目前消費者消費習慣的巨大變革。電商已經逐步成為社會消費的一種主流方式,2009年,在筆者還在讀大二的時候,開始有雙十一活動,但那會筆者連電腦都沒有,對線上銷售也並不是很放心,覺得不太靠譜,然而僅僅三年過去,到2012年天貓雙十一的銷量已經突破百億達到191億元,到2016年突破千億達到1206億元,到2020年逼近5000億,11年時間,資料翻了一萬倍,資料變化的背後是質的變化。

第一是超前消費觀念的改變:

前段時間,螞蟻金服以馬雲為代表的幾個高管被約談了,螞蟻金服的上市之路有點難,但不可否認的是花唄、借唄帶來的提前消費理念已經逐漸在年輕一代消費群體中成為了主流。包括筆者自己也是花唄的忠實客戶,花唄額度都給我幹到了兩萬多,有時候看著這上面的錢還真有點忍不住想花一花,當然,即使沒有花唄,沒有借唄,我們還是有信用卡,所以應該說支付寶的存在本身是順勢而為的事情,當然,支付寶並不是改變超前消費觀念的主要因素,而是一個催化劑,提前實現超前消費的到來。

第二是電商渠道成為主流消費渠道:

其實十年前,筆者觸網觸電商的時候,覺得買衣服可以從網上買,畢竟筆者口拙,不會砍價,網上的確實便宜,至於其他的比如說電器、數碼產品、食物一類的我還是比較傾向於線下,然而現在大到房子車子,小到鉛筆橡皮,基本上都可以直接從線上購買了。筆者作為酒行業從業人員,五年前的時候我都在跟朋友們強調,儘量還是從線下買靠譜點,現在我一般都是推薦去線上的旗艦店購買,這次雙十一,各大酒廠也是收穫頗豐,筆者會在近期整理一下白酒品牌的剁手資料,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