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論文工廠”背後水有多深?

“論文工廠”背後水有多深?

編譯 | 朱秋雨

頂級國際期刊出現批次複製貼上的論文,如何辨別並“打假”,成為國際編輯界頭疼的難題。《自然》雜誌3月下旬釋出文章表示,為打擊“論文工廠”生產出的假論文,應儘快實施更嚴苛的審查制度——編輯應當要求作者提供原始資料;期刊僱專人檢查文內的圖表。

相同佈局的條形圖,相似的文章大綱,不同小標題下的類似內容……在論文“打假人”眼裡,這些稿件都由通用模板製作而成——只將文字和圖片稍加調整,即可生產出截然不同的文章。

據《自然》統計,自2020年1月以來,共有370篇稿件因被懷疑來自“論文工廠”被各大期刊社撤稿。有研究者指出,“垃圾論文”的增加,對學者的可信度會因此遭到破壞,“正削弱我們對科研團隊其他稿件的信心”。世界最大的科學出版商愛思唯爾的服務商認為,學術界有組織的欺詐問題並不新鮮,也不限於中國。“我們已經從其他幾個國家發現工業化作弊的證據。”而截至2021年3月,據《自然》統計,已有約1300篇論文由“論文工廠”生產。

“論文工廠”背後水有多深?

《自然》雜誌

01

醫學論文重災區

2021年初,《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SC)的編輯勞拉·費舍爾宣佈,將從該雜誌撤回68篇論文。理由是在2020年1月,費舍爾發現其收到的多篇論文有相似之處。

經過一年的自查,RSC公佈了讓人大跌眼鏡的撤稿宣告,宣稱它已成為“系統生產欺詐科學研究”的受害者。

來自舊金山、專門從事糾偏“論文工廠”行徑的前斯坦福教授伊麗莎白·比克對此評價稱,RSC的公告因其開放性而意義重大。“這麼多論文都是假的,這對於該期刊相當尷尬。為他們承認上當受騙點贊。”她說。

比克是造假論文的“殺手”,以專查影象抄襲為長。2020年2月,她曾聯合其他三名專家釋出了一份包含400多篇論文的清單,指出這些文章可能均來自同一個“論文工廠”。因文內都出現雷同的“蝌蚪”影象,他們將其命名為“蝌蚪廠”。當年7月,比克又發現了121篇論文來自另外一家“論文工廠”。

“論文工廠”背後水有多深?

伊麗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

“(它們)單獨來看,是非常合理的,”比克認為,“只有當大量比較這些論文時,你才開始發現,它們高度相似。”

統一的“論文製造”有什麼特徵呢?2021年2月,聲稱遭受“論文工廠”迫害的醫學期刊《藥理學檔案》發表社論總結:工業化批次生產的論文特徵包括:非學術性的電子郵件地址,作者在被問及時無法提供原始資料,以及文內糟糕的英語表達。

該雜誌報告稱,其所有投稿中約有5%來自論文工廠,且正在撤回10項已公開的研究。

在這其中,醫學論文成為此次國際期刊界大查重的最主要領域。這些由通用模板製作而成的論文,雖然微調了文章單詞和影象,卻有很大雷同——擁有相同背景及可疑平滑輪廓的蛋白免疫印跡;來自不同實驗卻得出相似的條形圖;不同主題下的相似內容。

“論文工廠”背後水有多深?

造假論文中的影象抄襲示例

悉尼大學的分子腫瘤學研究員詹妮弗·拜恩發現,疑似由論文工廠生產出的文章,實驗細節經常會列出不正確的核苷酸序列或試劑,因此所描述的實驗不可能發生。她表示,這些論文很可能只是簡單地透過調換癌症型別或篡改研究中涉及的基因,就產生不一樣的結論。

與比克合作揭露論文工廠的學者伍茲則擔心,一些論文宣稱在重要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這些偽造的結果會掩蓋掉人們對結果較為平淡但真實的研究的關注。

“基於假論文的發現,人類的癌症已經被戰勝了,”伍茲說,“它們可能會給患者帶來虛假的希望。這樣的結果是我無法忍受的。”

02

“論文工廠”地震連連

問題論文的盛行,影響了醫院研究人員的聲譽。《分子治療》雜誌在2021年2月發表社論表示:“‘垃圾科學’的數量不斷增加,將對來自事發地區其他研究的可信度造成破壞,期刊界會越來越多地對來自該地區的科學研究產生懷疑。”

“論文工廠”過去曾幾次引發國際學術圈“地震”。2017年,癌症雜誌《腫瘤生物學》公佈,將撤回已釋出的107篇醫學論文,理由是發現批次生產的偽造論文。而期刊《腫瘤生物學》也自當年7月起,不再被SCI收錄。

“論文工廠”背後水有多深?

《腫瘤生物學》

值得一提的是,《腫瘤生物學》107篇論文的醜聞發生後,有對事件的調查結果顯示,論文的同行評審大多是捏造的,部分論文由第三方公司製作而成。

《自然》則指出,醫生通常需要發表研究論文才能獲得晉升,但由於醫院工作繁忙,他們可能缺乏時間做科研。在這一情況下,學術不端的代寫工廠滿足了該群體的痛點。

03

如何甄別“流水線”論文?

在常人的理解裡,甄別假論文是一個最基本的學術操作。但國際期刊的編輯卻認為,“論文工廠”生產出的學術文章屢禁不止,與背後的整個系統有關。

保持審稿的隱私和獨立性,是各大期刊的共識。於是,很常見的窘境是——如果某期刊拒絕了他們認定為偽造的稿件,這些稿件仍可能在其他地方發表。

這一窘境成立的前提在於:作者有權利將同一稿件提交給多家期刊。而由於各大期刊之間分享資訊的能力有限,期刊編輯對於分享有關作者的資訊持謹慎態度。這些資訊有可能是誹謗性的,且資料保護規則阻礙了對作者資料的共享。

自2020年1月以來,獨立調查人員和期刊已經標記出超過1000份可能與 “論文工廠” 有關的論文(來源:《自然》)

這樣的規則容易造成“滾雪球”效應。一旦欺詐者知道其論文在某特定期刊上容易被接納,他們便可能會持續投稿。

《自然》指出,這即是為什麼一些期刊明顯受“論文工廠”影響更大的緣由。例如,自2020年1月以來,《歐洲醫學和藥理學評論》已經撤回了186篇文章。“我們對調查結果感到震驚。”其主編在受訪時表示。

而近年來批次撤稿醜聞再度引發學術界憤怒之際,國際期刊界開始絞盡腦汁地思考:如何甄別並“打假”猖獗的“論文工廠”。

“論文工廠”背後水有多深?

2020年9月,國際出版倫理委員會(COPE)舉辦了一場主題為“‘論文工廠’系統性地操縱出版市場”的論壇。比克作為主講人,列舉了編輯們需要注意的危險訊號,如注意來自特定醫院的論文,以及電子郵件地址與任何作者姓名均沒有關聯的稿件。

假論文的出現,同時重塑了期刊界的工作與審查模式。總部在荷蘭的愛思唯爾旗下部分期刊宣佈,他們因此會盡量避免釋出那些“論文工廠”極為擅長的主題論文。幾家知名出版商則表示,他們的許多期刊已經更新政策,要求作者在投稿時出示實驗背後的原始資料。

部分期刊開始僱傭分析員,專門審查期刊不同論文間雷同的影象。還有的出版商,將希望放在計算機技術上——僱傭研發團隊開發能有效識別重複影象的軟體。

“論文工廠”背後水有多深?

比克的團隊發現,在有些論文的免疫印跡實驗中,增強對比後,所有條帶段具有相同的背景,沒有任何常規實驗中會出現的的汙跡

只是,這些保障措施似乎並不是無懈可擊。“要求提供原始資料並不是絕對的保證,因為人們大可以偽造資料。”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團(Taylor & Francis Group)出版誠信和道德總監Sabina Alam說。而要做到用軟體識別“論文工廠”,還需建立龐大的影象共享資料庫,以此讓出版商查重。

如同受騙上當的《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所大聲呼籲的:“科學出版社是時候需要協調一致的努力,杜絕偽造的研究了。”只是,當假論文成為國際出版界的一大痛點時,需要反思和做出努力的,遠不止國際期刊界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