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職業焦慮|80後退出IT行業?是年齡限制還是能力退縮?

說起來,80後這一代人,一直被認為是“求穩”“老實”代言詞,這個其實屬於時代的標籤,而在這個標籤的背後,“80”後也是一群形形色色,帶有不同性格的人。也有很多北漂的,每天折騰奮鬥;也有很多留在老家發展的,只求安穩;更有不少進國企及事業單位,誠誠懇懇地發展著……

職業焦慮|80後退出IT行業?是年齡限制還是能力退縮?

老闆牛逼言論讓人莫名其妙

前幾日,武漢一公司老闆稱『80後退出IT行業』,把機會留給95後98後。言論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持續網上發酵,“80後的人,真的該退出IT行業了”???這句真讓80後還在IT行業的老兵心驚肉跳了!

職業焦慮|80後退出IT行業?是年齡限制還是能力退縮?

有老婆孩子要做飯的員工就不行了?試問這老闆一輩子就不結婚了?不要老婆孩子嗎?不照顧父母了?

職業焦慮|80後退出IT行業?是年齡限制還是能力退縮?

帶沒經驗的員工能盈利,現在帶有經驗的員工虧本了就怪員工?怎麼不反思下自己的經營能力和戰略呢?

這老闆讓人莫名其妙,請問這位老闆是不是80後,是的話起個表率作用退出唄?難道這老闆吃了仙丹能保持一輩子30歲?員工一旦幹不動了就要卸磨殺驢?

遇到這種老闆最好的方式就是快速積累實力,然後跳槽打他的臉,留下一直幹最終只會被壓榨殆盡。

網際網路行業對高齡段的偏見

IT科技公司喜歡年輕人已經是一種普遍的現象。網際網路公司一向喜歡標榜年輕化來證明自己的公司的活力與未來前景。在網際網路公司,員工平均年齡低是一種炫耀資本。

而IT科技公司的員工們隨著年齡越大,被公司以“不再續簽”為由辭退的風險就越大。這種焦慮,蔓延在每個網際網路中年男人的頭上。

國內來看,IT網際網路公司對年輕人的偏愛源於國內的IT行業工作強度大,996機制下,年輕人更有體力與精力優勢。網際網路行業變化太快了,IT公司又多偏重於應用創新,而非底層基礎架構。而應用創新又離錢更近,更加短平快,技術門檻低,對人才的要求更為初級。

職業焦慮|80後退出IT行業?是年齡限制還是能力退縮?

有人一針見血指出,科技網際網路行業對高齡員工的偏見,是因為這些員工從事的工作沒有完全擺脫勞動密集型的本質。

IT科技行業要包容80生存環境

需要知道的是,我們常用的手機、PC作業系統是誰弄出來的,是國外的大齡程式設計師。

從整個科技行業來看,如果普遍缺乏能夠包容35歲以上的員工生存的企業環境,其實是不利於整個科技行業的深度創新與技術迭代。

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短時期的人才成本,辭退有技術有行業經驗積累的老員工,為IT行業帶來的多重的負面效應。企業的技術延續性上行趨勢與研發經驗被打斷,這遠非找一個更低成本的年輕人可以彌補的;一家企業或者行業的底層基礎性短板長期無法解決,長期受制於人。

優待80後職場人才成為技術接點的突破

優待中年職場人才,讓有經驗有技術的35歲+員工能夠更上層樓,其實才能形成更加良性的人才上升機制與激勵機制,對行業的持續性進步起到真正的推動作用。那些具備核心競爭力的35歲+人才,甚至是一家企業建立護城河的關鍵,這其實也是矽谷基礎底層的程式設計與技術創新的動力源泉。

職業焦慮|80後退出IT行業?是年齡限制還是能力退縮?

一家科技企業,為了降低用工成本,盲目淘汰80後老員工或是一種短視,而那些厚積薄發的人才,它所能帶來的經驗積累與爆發點往往也在80後這個階段,這是職場員工最為心智成熟以及對行業趨勢具備較深的理解的時候,如果是技術研發型員工,往往能對一家企業在技術上關鍵節點的突破帶來真正的助力,這並非年輕的新員工所能替代。

留住年齡界限的科技人才

騎驢找馬,頻繁跳槽的現象可能會成為常態,職場焦慮化也將愈加普遍,這導致職場的穩定性與員工的忠誠度下降,這對於企業的技術傳承與長期主義戰略的執行極為不利。

5G、AI時代是技術與底層科研驅動的時代,它需要大量技術型人才,而對年輕化的極端偏執也容易導致大量超出35歲年齡界限的技術型人才不被重用,或者被拋棄,以年齡為界劃線,容易錯失一些關鍵人才,而錯失一些關鍵人才,可能也意味著錯失一些轉型與升級的關鍵機會。隨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未來程式設計師的職業生命週期會不斷得到延長,這是一個大的發展趨勢。

在許多國家,明顯的年齡歧視是非法的,部分科技公司過度偏愛年輕化其實是進入到了一種只求短期應用驅動的發展誤區。

在面向C端的新需求與新變化時,反應要更為敏捷與快速,對年輕人需求理解更到位,而年齡大的人就很難再理解產品與年輕人的想法,這其實也是一種偏見。

職業焦慮|80後退出IT行業?是年齡限制還是能力退縮?

IT行業平均年齡中國IT富豪平均年齡48歲,百度執行長李彥宏、騰訊執行長馬化騰和網易執行長丁磊分別以460億元、360億元和215億元成為IT榜的榜首、榜眼和探花。馬雲在35歲之前歷經諸多失敗,35歲之後才創辦阿里,而黃錚創辦拼多多的年齡也恰恰是35歲,王興在35歲的時候,推進了美團與大眾點評的合併,此後美團的佈局愈加穩健,一路走高,王興也在這一年迎來事業的拐點。

做為80後,在拼搏的道路上,面對種種的職業焦慮,行業各種的待遇,是真的年齡限制?能力退縮?大家肯定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歡迎大家留言!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