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檢測報告中這5個典型缺漏性問題經常容易出現

檢測報告是檢測結果的集中呈現,是對工程質量定性的權威性檔案,更是多方決策參考的重要依據,一旦出現問題後果非常嚴重。然而,任何事情都無法百分百的保證永遠不出問題。因此,本文就將檢測報告中經常容易出現的5種典型的缺漏性問題總結如下,可供參考警示!

檢測報告中這5個典型缺漏性問題經常容易出現

檢測報告中這5個典型缺漏性問題經常容易出現

01

圖片缺漏

較常見的問題是樣品外觀檢查後,有其試驗後照片,而缺少其試驗前照片。

僅要求檢查樣品試驗後的外觀時,報告是否必須附上其試驗前的照片呢?

很多檢測報告都有檢查試驗後樣品外觀的要求,這本身就蘊含了將樣品試驗後與其試驗前的外觀進行比較檢視、看其是否發生變化的要求。因此,試驗前必須要檢查樣品外觀,而檢查結果在報告中的體現形式,便是照片或文字描述。

由於報告給出的結果只是試驗後樣品外觀的描述,而檢測依據、檢測環境、檢測條件要求、試驗過程等又不涉及試驗前,樣品接收時類似“收樣時樣品外觀完好”這樣的籠統描述也不能等同於樣品試驗前外觀描述,所以通常整份報告並無試驗前樣品外觀描述。

因此,試驗前樣品照片幾乎是唯一能體現檢查了試驗前樣品外觀的證據,而且照片也比簡單的描述更加客觀可信。樣品經歷試驗後,若外觀有變化,如生鏽、長黴、破損等,則試驗前照片就必不可少。

只有同時擺出樣品試驗後和試驗前不同的外觀照片對比,才能直接客觀地證明樣品是經歷了某試驗才導致的外觀變化。若樣品外觀無變化,其試驗前照片則是試驗前進行了外觀檢查的直接證明,若缺失此項,則說明試驗體系執行和檢測程式有問題。

這一問題之所以頻繁出現,主要在於試驗人員或報告編制人只關注到技術要求中外觀檢查是在試驗後,而忽視了在外觀檢查中,試驗後的樣品有一個比較物件,即試驗前的樣品。

比較物件的缺失自然就導致報告的客觀證據不足,信服力減弱,檢測結果的可信度大為降低。綜上所述,報告中必須同時附上試驗前和試驗後的樣品照片以進行更直觀的比對,這既是展示檢查結果的一種客觀證據,又是體現檢測程式完整和體系執行無誤的有力證明。

02

資訊缺漏

1) 漏掉必要資訊

例如:

①報告無檢測日期;

②報告無檢測結果;

③報告中某測試表中“溫度”、“溼度”、“大氣壓力”空白未填。

認可準則都明確要求檢測報告應包括檢測日期、檢測結果,且規定了當相關的規範、方法和程式有要求或對結果的質量有影響時實驗室應記錄環境條件,在測試表中都已設定了“溫度”、“溼度”、“大氣壓力”等環境條件欄目,更應當填寫。

2) 遺漏提及的內容

例如:

①報告正文提到某內容“見附表X”,但整篇報告中無附表X;

②委託書中勾選了某檢測標準,但報告未提及該標準;

③歸檔檔案核對清單註明某內容入報告,但報告中無該內容。

3) 缺少標註說明

例如:

①某測試進行了多次,但報告的資料記錄頁中未註明是第幾次測量,結果有兩頁資料記錄內容一致無法區別;

②多方向的振動試驗報告中的試驗曲線圖未標註是哪一方向的。上述案例不符合準則要求的觀察結果、資料應能按照特定任務分類識別或註明名稱,缺少這樣的標註說明直接造成資料記錄、圖片的混淆不清,容易引起誤解。

4) 描述不全

例如:

①報告中“技術要求”未描述委託書附件描述的電壓頻率和電壓施加過程的要求;

②報告中合格判據未提及委託書中提到的“無可見損傷,標記清楚”;

③報告結論僅描述為“合格”或“不合格”。描述不全這種問題會引起稽核員對檢測過程、檢測結果的質疑,易在發生質量爭議時導致報告無效。尤其是合格判據這麼重要的資訊都描述不全,給出的檢測結果更要劃上一個大大的問號。而案例③的結論描述存在明顯漏洞,應針對檢測專案予以具體描述。

5) 編號、符號、日期不全

例如:

①英文報告編號尾號漏掉“(E)”;

②報告中標準未註明年號;

③報告中“相對溼度”漏寫“%”;

④某報告檢測時間為2013。1。16-2013。1。23和2013。6。17-2013。6。24,所有儀器裝置均未列出使用日期,計量有效時間也均只有有效截止日期,如有3個測試儀的計量有效期分別至2013-3-13、2013-3-11、2014-3-14。

案例①、②、③問題性質較輕微,但很常見,應予注意。由於不同儀器裝置計量有效期時長不同,所以只有截止日期時無法推測出計量開始日期,案例④的檢測時間有兩個時間段,計量有效時間又缺少計量開始日期,也沒有儀器裝置使用日期,故無法知悉儀器裝置使用時是否在有效期內。

03

標識缺漏

標識缺漏這類問題通常表現為:

①入報告作為附錄的檢測記錄無唯一性標識;

②報告結束處未標明終止號。

問題①中的唯一性標識包括檔案識別號、報告編號、頁碼。

首先,檢測記錄作為一種檔案,應有與其他檔案相區別的檔案唯一性標識,即檔案識別號;其次,檢測記錄既入報告,則為報告的一部分,應有與其他報告相區別的報告唯一性標識,即報告編號;再次,檢測記錄的每一頁應有與其他頁相區別的頁面唯一性標識,即頁碼。

這三種標識共同組成了作為報告附錄的檢測記錄的唯一性標識,三者缺一不可,否則既不符合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又不符合檢測實驗室要求,而且容易引起混淆,造成混亂。

問題②沒有明確報告是否已結束,從而可能導致某種不確定性和誤解,基於此,標準準則均明確提出檢測報告結束處要有清晰的標識。

04

簽名缺漏

漏簽名這種問題雖少,但問題性質往往很嚴重,一般而言,報告編制、稽核、批准漏簽名的情況基本沒有,但要謹防報告出現這兩種情況:

①三方會籤漏簽名;

②試驗日誌記事人未簽名。

05

不規範缺漏

在各種質量稽核檢查中,最常見的一種不規範性缺漏問題是“有欄目空白未填”,如表格有空白欄、“備註”欄空白未加“/”等。

這種問題極其普遍,不僅多見於報告,在原始記錄、委託書、試驗單、傳遞卡、合同評審表、監督記錄、樣品登記表等各種報告相關資料中更是比比皆是。這一問題看似微不足道,實則仍會帶來不確定性:空白欄是應該填寫但遺漏未填呢,還是沒有內容應打上“/”呢?

另外,還存在著報告中測試記錄頁面表格“結論”欄“合格”印章的印跡殘缺不全、模糊不清的現象。作為報告中最重要的部分,報告結論必須清楚明確,印刷或印章字跡也必須清晰完整。否則會造成報告質量大打折扣,並且影響檢測機構的科學嚴謹的形象。因此,報告編制者應有科學規範的意識和嚴謹認真的態度,出具的報告不應有任何模稜兩可或有不確定性的地方。

宣告:文章來自網路和媒體,僅為分享知識,版權屬原作者或平臺,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絡我們刪除,分享文章內容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參考,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