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攜號轉網執行一週反應平淡 還存在這些“門檻”問題

總體看攜轉意願遠低於預期,並沒有多少人真正去轉。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三大運營商的套餐資費趨同,資費對攜號轉網的影響越來越少。

央視網訊息

(記者 王甲鑄 袁育堃 王莉莉) 11月27日,全國攜號轉網服務正式啟動,全國攜號轉網系統正式上線執行。執行一週以來,記者分別在西安、太原、南昌等城市走訪發現,使用者對攜號轉網總體反應平淡,具體操作中也因為諸多“門檻”存在,攜號轉網並不容易。

只有更好的服務,才能留得住使用者。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全國實行攜號轉網,隨後工信部部長苗圩也表示,使用者對一家公司不滿意了,可以帶著號選擇另外一家。

攜號轉網執行一週反應平淡 還存在這些“門檻”問題

市場反應平淡 攜轉意願低於預期

正式啟動之後,使用者面對這項紅利的反應卻總體平淡。從11月28日至12月1日期間,記者分別在西安市小寨移動營業廳、長安區韋曲南街聯通營業廳,太原市迎春街移動營業廳、賽馬場聯通營業廳以及南昌市部分營業廳走訪發現,和叫號排隊辦理寬頻和資費套餐的使用者相比,很少有使用者辦理或者諮詢攜號轉網。

江西作為試點地區之一,在2014年就開始試行攜號轉網。在南昌市紅谷中大道中國移動第一街區營業廳,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從早上到現在,你是第一個來諮詢攜號轉網的。”在紅谷灘新區中國電信營業廳,整個上午也只有三四個人來辦理攜號轉網。”

西安長安區韋曲南街聯通營業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前來諮詢辦理的使用者少,一天能接待三四個,也都是老年人。“業務剛剛啟動,很多人還不熟知,還有很多人是撥打客服諮詢,營業廳裡來的很少。”

工信部11月27日公佈的資料顯示,自試執行以來,截至11月26日,前期五省試點全行業累計攜轉使用者316萬,近期26省試執行(11月10日至26日)全行業累計攜轉使用者僅7。2萬。這些資料和15。99億總使用者數比起來,堪稱九牛一毛。

電信行業分析人士毛啟盈告訴記者,使用者的號碼都捆綁著很多網際網路服務,到處都是WiFi,三家運營商的訊號、資費和服務差異化並不明顯,對很多使用者來說,轉和不轉實際上區別並不大。“2G和3G時代大家對訊號的要求比較高,攜號轉網的呼聲和需求更高,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毛啟盈說。

電信行業分析師付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總體看攜轉意願遠低於預期,並沒有多少人真正去轉。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三大運營商的套餐資費趨同,資費對攜號轉網的影響越來越少。

門檻依舊 攜號轉網並不容易

即便如此,對於真正要轉網的使用者而言,在具體操作中,依舊需要面對不同程度的“門檻”。

記者在上述三個城市分別以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的號碼進行了攜號轉網的線上和線下辦理體驗。採訪發現,辦理攜號轉網總體上需滿足以下條件:必須是用自己實名登記的電話卡(入網滿120天);轉網的號碼不能有欠費、掛失等行為,且資費不在套餐活動內,非合約機,無影響他人付費或使用業務等,比如存在主副卡關係等。

攜號轉網執行一週反應平淡 還存在這些“門檻”問題

工作人員提醒,要取消套餐服務,解除主副卡關係等這些都不能在線上辦理,須本人攜帶有效證件前往營業廳,並需要一個“自然月”的時間長度才能生效。“您怎麼都得來兩趟營業廳,就是挺麻煩的。”西安市長安區韋曲南街聯通營業廳工作人員說。

同時,工作人員不斷提示記者要慎重考慮轉網需求,並給出轉網後將存在的風險提示。“支付寶、微信、銀行卡等業務的話,有可能簡訊或者是驗證碼收不到,建議再觀望一段時間。”

南昌市民黃先生在辦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號碼因為之前辦理了多個套餐,如今必須要先取消套餐,而解除合約還要支付違約金,同時需要等至少一個月時間,為此,他不得不暫時放棄了攜號轉網的想法。

此外,並不是所有的營業廳都可以辦理攜號轉網業務。以太原市的中國聯通業務為例,目前只有10多家規模相對較大、聯通自有的營業廳才可辦理攜號轉入業務。

毛啟盈說,所有這些設定有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但總體來說,對使用者攜號轉網都是一種不友好的門檻設定。“電信運營商給一些使用者設定門檻,比如網齡的延續和資料的同步等在轉網後都會取消,使用者轉到哪一家都是新使用者,之前的待遇就沒有了。”毛啟盈說,其真正的原因在於三家運營商在資料上無法實現互聯互通。

另外,記者在採訪中還發現,隨著攜號轉網正式啟動,三大運營商都表現出強烈的“求生慾望”,開始加強對老使用者的關懷。付亮表示,攜號轉網是服務不是競爭,運營商加大對老使用者的關懷,實際上是加速了老套餐的最佳化升級或退市,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毛啟盈認為,萬物互聯的時代,使用者需求決定著市場發展的方向,通訊等不再是簡單的消費品。攜號轉網讓使用者更加自由,這必然會促進運營商在服務、技術等方面的創新,促進電信市場提高行業整體服務水平,催生更良性、更便利的社會發展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