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超精簡備忘術》:為忙碌低效的人生做減法

到年底了,盤點類的話題層出不窮,圖書、電影、音樂尤其如此。

正巧,就在某個年度十大好書的榜單下,出現了這麼一條留言:

毫不猶豫全部加入書架,定會夜以繼日全部讀完。

《超精簡備忘術》:為忙碌低效的人生做減法

看到這個留言,我的第一反應是:

他很有動力,很有激情,很有求知的渴望。

緊接著,第二個想法就出現了:

不聚焦

這個年度十本好書的盤點是綜合性的,也就是說“文學”“紀實”“小說”“技能”等等都有,並不是某個具體類目下的榜單,“年度文學榜單”之類。

對於讀書,我們自己都有一定的體會:

好書清單一大堆,真正讀完的,不超過兩隻手。

不說每天一本書,每個星期能讀完一本書,其實都已經是強人了。這麼算下來一年也只有52個“席位”而已,隨便找幾個推薦榜單就填滿了。

可是讀完以後呢?

今天看文學,明天看技能,後天看勵志……每本書單獨看都有用,可放在一起,卻改變不了你的生活。

又應了一句老話:“看了這麼多道理,為何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我想解決辦法之一,就在《超精簡備忘術》的副標題中:為忙碌低效的人生

做減法

《超精簡備忘術》:為忙碌低效的人生做減法

這本書是日本作家臼井由妃的新作。

臼井由妃是日本知名企業家,時間管理達人,暢銷書作家,她曾經憑自己獨特的想法和果斷的行動力,將一家負債累累的公司轉變為年銷售額高達23億日元的優質企業。

在這本書中,封面上的那句話我很喜歡:

讓重要的事物成為你人生的路標。

在“做加法”已經很容易的“資訊爆炸”的環境中,“做減法”或許才是我們新的出路。

1、孫子曰:“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在《孫子兵法》的虛實篇,有一句段話是這麼說的:

“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翻譯成白話,就是:

你防備前面,後面就虛了;防備後面,前面就虛了;防備左邊,右邊就虛了;防備右邊,左邊就虛了;

你無所不備,所有地方全都防備好,那就所有地方都沒防好。

原因很簡單,因為兵力有限。

正所謂“有所為,有所不為”,很多時候你能“有所為”的地方,都是因為先有了“有所不為”。

這也是為什麼,生活中什麼都想做好的人,往往什麼都做不好。

《超精簡備忘術》:為忙碌低效的人生做減法

針對這種現象,作者臼井由妃給出了一個很簡單的方法,概括起來只有三步:

寫下來—>捨棄掉—>集中於

不要把東西放在腦子裡,讓它呈現在紙上,這就是寫下來;

面對一張紙,你才能清晰看到數量的多少,也才能比較,知道到底哪個是多餘的,哪個是真正想要的;

捨棄掉那些多餘之事,將全部精力集中於自己原本的目標或夢想上,並努力去實現。

在這裡“寫下來”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透過“寫”這個動作,可以將你從工作壓力、人際關係,或者一些個人煩惱中解脫出來,讓你的思想和行動都更加自由,這樣能進一步幫助你理清思路。

所以在正式使用這個方法之前,一定要告訴自己:

不要為了寫而寫,這不是一件需要刻意努力去做的事情。

《超精簡備忘術》:為忙碌低效的人生做減法

2、“一張沒有留白的日程表,它的主人只有可能成為時間的奴隸。”

時間管理可能是職場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因為時間太特殊了,它既不能增加也不會減少,既不能透支更不能預存。

所以對於時間,我們多多少少都有緊迫感,特別是在做計劃的時候,總是會往裡面塞很多的東西,覺得越滿越好。似乎只有滿滿的日程表才代表著“我沒有浪費”。

可作者說不是這樣的。

她建議:

你的日程表只能填一半。

這還沒完,還有一項更狠的:

每個月設定一天自由時間。

在這個自由時間中,你不被任何人打擾,這一天只屬於你。

《超精簡備忘術》:為忙碌低效的人生做減法

先別急著否定和驚歎,“這怎麼可能!”“原本時間就不夠,還要再減少?”

我分享一個《稀缺》中的案例。

曾經就有一家急診醫院,手術室的利用率高達100%,經常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醫院不得不去協調已經做好安排的手術,導致手術室的排班總是很混亂,員工也因為各種“臨時”安排無法好好休息,倍感壓力。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醫院請了一個顧問。

在一系列的分析後,顧問給出瞭解決方案:

預留一間手術室待用。

也就是說,在原本就不夠的手術室中 還要抽一間出來,不排班。

原來,醫院的手術分為兩種:

一種是計劃中的,也就是提前安排的手術。

另一種是計劃外的,也就是會因為各種緊急原因,臨時穿插進來的手術。

這時,顧問建議其實是說:

將不排班的手術室專門用來應對計劃外的手術。

採取這個建議後,醫院的手術接待數量,不僅沒有下降,反而上升了5。1%,人工的精神狀態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超精簡備忘術》:為忙碌低效的人生做減法

這就是“留有空白”的原因。

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如果你的日程滿滿當當,任何一個突發事件都可以帶來多米諾骨牌式的坍塌。

所以,既然日程表裡塞不下這麼多的“待辦”,我們在整理的時候就更要挑選重點中的重點,捨棄掉那些“可做可不做”或者“能找別人做”的事情,集中精力去完成關鍵任務。

3、清理人際關係並不可怕

高效的人生並不只有時間一個維度,與我們息息相關的還有人脈、財富、物品。合在一起是作者提出的人生減負4個維度。

關於財富和物品,我們或許更好理解,可人際關係上多多少少都會糾結。

畢竟對方是活生生的人,我們和人之間產生的連線是一種感情,很多時候不是說斷就能斷的。

這部分作者的很多建議倒是給了我一些啟發。

其實清理人際關係沒有那麼可怕,很多後果都是我們想象出來的。

離開那些給你帶來負能量的人,這個過程沒有那麼難,給你帶來的損失也遠沒有你維繫關係時付出的多。

當然我覺得這裡的“離開”並不是統一的一刀兩斷的意思,而是可以透過頻率和距離來控制的。

對於一些麻煩的人,我們可以透過減少溝通頻率,減少見面次數來慢慢的疏遠,你只要告訴對方“我很忙”就可以了。

而對於一些雖然負能量,但不能直接拒絕的關係,拉開距離或許是最好的辦法。

就像前兩天看到一個科普博主,他說:

有網友問我,說婆婆不讓她養貓,讓她覺得很鬱悶怎麼辦?

你以為我會告訴你“養貓對人有好處”,“養貓可以緩解壓力”,“只要注意衛生和防控,貓把弓形蟲傳染給人的機率還不如你喝生水大”這些就證實了的道理嗎?

我才不會呢。

我要告訴你都是:搬出去住吧。沒了婆婆的嘮叨,加上貓咪的陪伴,你才能享受自己的生活。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願意跟家長住在一起,也是有道理的。

真的不是不愛父母,只是彼此在一起,就會有不斷的小摩擦,來來回回斷斷續續,就像一個不大,但總長不好的傷口,擱誰心裡都不舒服。

所以怎麼把握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呢?

前幾年網上流行一句話叫“一碗湯的距離”:

住的不近,住的不遠,送一碗湯過去,還能保持溫溫的熱度,這個距離剛剛好。

當然對於人脈的衡量,作者建議也要用“寫下來—>捨棄掉—>集中於”這3個步驟來思考,選出那些對你真正重要的,捨棄和遠離哪些帶來“負能量”的。

有時候,朋友也可能是“時間小偷”。

《超精簡備忘術》:為忙碌低效的人生做減法

寫在最後

這本書不算厚,在有啟發的同時,讀起來也很輕鬆。

其中關於“如何無意識的開銷”,“如何衡量某個投資是否適合自己”這些具體問題,作者也給出了她的操作方法,非常具體,特別是職場新人,比起“談道理”要更實用一些。

總之,用“寫”的方式,與“無意識、下意識”的阻礙劃界限,捨棄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才能讓你的時間與精力集中,去完成那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