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人才爭奪戰”陷入內卷!武漢如何“放大招”引得“鳳凰”來

“人口是一切經濟社會活動的基礎,人才更是第一資源”

,這句話幾乎完美地概括了人才對於一座城市的價值。

如今,隨著人口紅利的消退,人才的價值日益凸顯,各大城市陸續加入人才爭奪戰,先有北上廣深組成的第一梯隊,後有杭州、重慶、成都、西安等第二梯隊,與此同時,一眾三四線城市也不甘示弱,你方唱罷我登場,送錢、送房、送戶口,

“搶人大戰”陷入內卷

,各大城市各出奇招,以最大誠意向各類人才丟擲橄欖枝,這場“大戰”可謂激烈萬分。

“人才爭奪戰”陷入內卷!武漢如何“放大招”引得“鳳凰”來

作為中部地區排頭兵的武漢,自然不會缺席這場人才爭奪大戰。在當下各大城市人才新政陷入“內卷”時,江城武漢又是如何“放大招”的呢?

1

武漢,本就不缺人才

既然說到“人才”,就有必要搞清楚什麼是“人才”。

在現代經濟學層面,“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並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

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學歷無疑是“人才”最為直接的證明,而從比例上來說,大學是誕生人才最多的地方,這一點上武漢頗具優勢。

據武漢市統計局資料顯示,

武漢目前有85所高等院校,居全國第二

,僅次於北京。其中,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更是常年霸榜中國大學排行榜TOP10的位置。此外,

2021年武漢在校大學生人數為104萬人,數量位列世界第一

。可以說,光是在校生的人數,就已經相當於一個小型城市的規模了。

“人才爭奪戰”陷入內卷!武漢如何“放大招”引得“鳳凰”來

從數量上來說,武漢已然成為了我國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重鎮”,但是尷尬的是,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武漢都留不住人才

,大學生畢業後大多都選擇離開武漢。據武漢人社局此前公佈的資料,2013年留在武漢的大學生人數為10。4萬,到2016年雖然有所增長,也僅僅只有15萬人而已。留在當地就業的學生數量,與百萬級的學生數量相比顯然不成比例。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無疑是多方面的,但歸根到底都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

一方面,城市的

產業結構、就業機會、基礎設施

等“硬實力”會影響對人才的吸引力強弱;另一方面,

人文底蘊、城市介面、發展潛力

等“軟環境”也是城市吸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以說,武漢不缺人才,缺的是能夠吸引人才留下來的條件和環境。但好在,如今的武漢正在打破自身的發展壁壘,全力扭轉留不住人才的尷尬局面。

2

人才迴流,武漢做對了什麼?

在今年5月出爐的《2020年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榜單上,

武漢人才吸引力指數位居第11位

。從留不住人才到人才吸引力急速上升,武漢究竟放了哪些“大招”?

事實上,武漢是全國率先打響“搶人大戰”的城市。早在2017年,武漢就啟動實施了

“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計劃”

,部署“走進去、走下去、留下來、幹起來”工作,目的就是要留住百萬大學生。

“人才爭奪戰”陷入內卷!武漢如何“放大招”引得“鳳凰”來

吸引人才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決人才的

戶口問題

。從“百萬大學生留漢計劃”實施以來,武漢不斷降低大學生落戶門檻,無論本科、專科,只要在40週歲之內,憑大學畢業證即可登記落戶,博士、碩士則不受年齡限制。這樣的落戶要求意圖十分明顯,就是要開啟大門讓人才“走進來”。

其次,解決人才的

安居問題

也同樣重要。在武漢出臺的人才新政中明確,為大學畢業生提供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同時,大學畢業生能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買到安居房,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租到房。

同時,

近500家企業帶頭落實大學生最低年薪標準

,對初次就業的大學畢業生,試用期滿後的最低年薪:大學專科生4萬元,大學本科生5萬元,碩士研究生6萬元,博士研究生8萬元。

“人才爭奪戰”陷入內卷!武漢如何“放大招”引得“鳳凰”來

此外,

武漢也為來創業的人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措施

。透過安排專項資金支援孵化器、大學生創業特區等眾創孵化平臺建設,以及聘請知名企業家作為“招才顧問”和“招才大使”等措施,瞬間點燃了眾多創業者的創業激情。

在落戶、安居、創業等層面打出這一套“組合拳”之後,近些年,

武漢人才流入“由負轉正”,並已連續4年成為人才淨流入城市

。這4年時間裡,武漢新增留漢大學生139萬人,其中落戶64。6萬人,提前完成“百萬大學生留漢計劃”。

但是,武漢招才引智的工作並未停止,甚至有升級加碼趨勢。

今年5月,

武漢人才集團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這是一個由武漢官方成立的人才引進機構,目的是要“為城引才、助才立業”;9月,武漢進一步調整落戶政策,印發了《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完善落戶政策相關條件的實施意見》,

趨近於“零門檻”落戶

“人才爭奪戰”陷入內卷!武漢如何“放大招”引得“鳳凰”來

令人欣喜的是,在釋放出一系列“大招”之後,武漢的人才總量極速上升。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

武漢每10萬常住人口中,大專及以上高等教育學歷人口就有33867人

,僅次於北京、南京和上海,居全國第四位。當前,武漢的人才總量已經超過了285萬,毫無疑問,武漢的人才“磁場效應”已經開始發揮作用。

3

武漢搶佔“第二總部”制高點

產業和人才從來都是互為影響的關係,人才推動產業發展,產業吸引人才聚集。在招才引智的突圍階段,要想把人引進來,就要先搭好臺子。

在數字經濟浪潮下,各大城市都把佈局數字經濟作為城市發展的新引擎,

作為國家級積體電路產業基地,武漢在數字經濟的賽道上有著天然的優勢

,人才和產業的良性互動也正在這條賽道上形成。

近年來,武漢積極發展“總部經濟”,並另闢蹊徑地開創出

“第二總部”概念

,經過數年發展,武漢已經亮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近日釋出的《武漢企業發展報告(2020)》顯示,

已經有60多家知名企業總部或“第二總部”落戶武漢

“人才爭奪戰”陷入內卷!武漢如何“放大招”引得“鳳凰”來

2019年,

小米在武漢投資了200億修建第二總部

,在小米的佈局中,武漢第二總部被定位為“超大研發總部”。選擇落址武漢,除了有雷軍作為湖北人對於武漢的故土情結這一原因以外,更多的或許還是因為武漢有著深厚的網際網路產業基因。

去年4月,武漢正式“解封”後,

騰訊便宣佈將繼續推進騰訊(武漢)數字產業總部的建設

,並公佈了一攬子投資計劃,在數字政府、智慧教育、智慧出行、人工智慧以及安全等方面與武漢深度合作,全方位助力武漢數字產業的建設與發展。同時,未來五年內,騰訊在湖北的員工規模將達到現在的4倍。

今年4月8日,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與武漢經開區正式簽約

,將在該區建設科大訊飛華中總部、科大訊飛人工智慧華中研究院、人工智慧產業加速中心,預計總投資50億元。

7月,智慧電動汽車品牌

小鵬汽車武漢專案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啟動

。據悉,該專案佔地1500畝,將建設衝壓、焊裝、塗裝、總裝、電池、電驅等工藝車間。專案規劃產能10萬輛,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300億元以上。

“人才爭奪戰”陷入內卷!武漢如何“放大招”引得“鳳凰”來

此外,雷神網路、緯創軟體、漢王科技、聚虹光電、海康威視等科技企業都已經或即將把第二總部(總部)設在武漢。

除了科技行業,教育行業的作業幫、嗨學網;新零售行業的來伊份、每日優鮮;新文娛行業的樂信聖文、達唯科技;工業製造行業的公牛集團;金融行業的廈門國貿等等企業,都選擇把第二總部(總部)設立在武漢,推動著武漢產業與人才雙向奔赴的程序。

結語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在全國“人才爭奪戰”逐漸白熱化的當下,各大城市更要

亮出真招、實招、新招

。但是,如何給異鄉遊子們營造“吾心安處是吾鄉”的歸屬感,或許才應該是一座城市留住人才的底牌。

“人才爭奪戰”陷入內卷!武漢如何“放大招”引得“鳳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