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一心偏安的宋高宗趙構,曾經也是鐵錚錚的漢子?

兩宋歷史最灰暗的一段日子除了崖山君臣百姓十餘萬人蹈海而死,就當屬靖康之恥。靖康之難一旦而起,宋室皇帝宋徽宗、宋欽宗,以及諸多皇室王公大臣,和許多名伶倡優金銀珠寶官家密檔等,都被金人劫持北去,中原地區已喪失無幾,百姓們生靈塗炭,百年繁榮市民商品經濟積累而起的皇宋富貴與尊嚴都淪喪殆盡。在這樣的歷史急劇動盪和轉折的關頭,自然會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也讓原本無緣歷史舞臺主角的許多人物得以各種形式粉墨登場。“九妹”趙構當仁不讓。

一心偏安的宋高宗趙構,曾經也是鐵錚錚的漢子?

現在是個大眾發聲的時代,對歷史大家都喜歡也都能評說幾句,因此上流行著各種各樣的“翻案風”,這種現象也挺好,多點觀點爭鳴更有利於大家加深對歷史事件的認識,所謂“真理愈辯愈明”嘛。趙構,字德基,是可憐的宋徽宗趙佶的第九個孩子,母親是韋氏。因他哭哭啼啼地慣於向敵國屈膝投降、委曲求全,又因在家排行第九,近年來得了個雅號“九妹”,也是表達對他只顧自己身家性命而枉顧國家利益的憤慨和不屑,“群眾的眼睛自然雪亮”嘛。趙構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五月出生,出生時就紅光滿屋,三個月大就被封為公侯,一歲時候再進封為廣平郡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得以被封為康王,這也是趙構在史書裡除了高宗外最多見最有名的稱呼。

一心偏安的宋高宗趙構,曾經也是鐵錚錚的漢子?

據《錢塘遺事》記載,說宋徽宗一回夢見錢武肅王向他乞求放歸自己於當年封國兩浙地區,且錢鏐還說:“我本就喜歡來朝參見,何必要硬生生把我留在開封呢?如果一定要,那我就讓我第三個兒子留朝代替我。”醒了之後,趙佶便和皇后說了這件事,鄭皇后也做了同樣的夢,可巧這時宮人來報:“韋皇妃喜誕皇子”也就是後來的高宗趙構。三天後,趙佶前往看自己的兒子,把襁褓之中的趙構抱在膝間,喜不自勝,還開了一個不大得體的玩笑:“我這小子長得倒真像錢繆的臉。”錢武肅王錢繆,五代宋初之人,在五代紛亂割據之時,曾長期佔據江南地區當土皇帝,後主動投降宋朝,因此地位很高,著名的“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就是錢繆說給自己老婆的。年高德劭的錢繆八十一歲才去世,巧合的是宋高宗趙構也是享年八十一歲,並且錢繆胸無大志,喜好承平享樂,又偏居江南一隅之地。大約後人據此而附會了趙構乃錢繆第三子託生的這段故事。

一心偏安的宋高宗趙構,曾經也是鐵錚錚的漢子?

《宋史》還載康王趙構幼年少年青年時也是個奮發有為的三好青年,天資聰穎、博學強記,每天讀書上千字,當然我們知道古人所謂讀書,許多情況下指的都是背書,一天背住千八百字也可以算上博聞強記了,趙構還習武事,能拉很硬的弓。不僅如此,彼時的康王趙構還是個血性漢子,頗有擔當。宣和末年到靖康元年間,金人勢大,逐漸入侵中原王朝的地盤,有幾回也曾攻入到京師附近,於是宋朝只能請求議和。金人既然覺得全操勝券,就提出了一些比較過分的條件,不僅要宋朝割讓幾個軍事重鎮城池,太原、中山、河間等地,還要宋朝派遣宰相重臣親自割授土地城池,並明言“親王送大軍過河”。說是要宋朝親王送金朝大軍返還到河北之地,表示議和親切之意,其實金軍是虎狼之兵,誰不懼怕?而且這其實就是相當於人質一樣,萬一戰和不定,戰端輕啟,這還不是隨時要掉腦袋的活計?

一心偏安的宋高宗趙構,曾經也是鐵錚錚的漢子?

所以這個活很危險,一般的沙場宿將,久經生死者都未必敢坦然赴之,更何況溫室裡長大的親王了。剛當上皇帝的宋欽宗就很發愁,而且這活還不能隨便派遣哪個皇子就能幹的,派出去的親王能不能得命還朝是小,萬一禮數不周,觸怒金人以致重啟戰端,這才大事不妙呢?那如狼似虎的金人正愁得到的好處不夠多呢。

一心偏安的宋高宗趙構,曾經也是鐵錚錚的漢子?

懷揣著疑問和擔憂,皇帝召見諸王公問:“誰可替朕一行?”只聽諸王中間有人朗聲而應:“臣請行。”宋欽宗一看,正是自己的皇九弟趙構越眾而出,隻身立於庭中。後來,康王趙構將要前往作為人質的時候還密奏皇帝:“朝廷若有便宜行事之處,只管區處就是,不必以一個親王為念。”當時陪同親王一起授地的宰輔重臣是樞密院副使張邦昌,一起出行時不免有些文人氣短,忍不住垂淚,趙構看到當即慨然做聲:“為國犯險這是男子漢大丈夫的事。相公不必如此作兒女態。”堂皇正氣倒還頗令人感佩,張邦昌慚愧而止。

一心偏安的宋高宗趙構,曾經也是鐵錚錚的漢子?

這次的出為人質,趙構成功回來了,該年冬天金人又攻,趙構又被派遣議和作為人質。到了河北地界,幸賴宗澤勸阻,才得以保全,沒有被金人擄走。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這個被主戰派名臣宗澤保全的皇帝后來卻只圖自保,放棄了中原之地,放棄了父母兄長,放棄了祖宗之業,不能不讓人有些屠龍勇士終成惡龍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