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禁錮”式養育正在傷害我們的下一代,李玫瑾:這樣養孩子不瘋才怪……

回覆

“晚安”

,即可獲得一條特別推送

可能80%的父母曾對孩子的生活表示羨慕,但如果互換身份體驗一下,結果或許會令你大失所望。

李玫瑾教授也曾有過這樣的想法,女兒一席話值得每位父母深思。

女兒說:“我們這代人非常羨慕你們,你們太幸福了!”

李玫瑾教授:“為什麼?”

“禁錮”式養育正在傷害我們的下一代,李玫瑾:這樣養孩子不瘋才怪……

女兒回答說:“

你們大人感受不到我們的痛苦。

每天早上7點10分坐到教室,要坐到下午5點半,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11點半。

媽媽,不是一天,是12年,連週六週日都被你們占上。”

“禁錮”式養育正在傷害我們的下一代,李玫瑾:這樣養孩子不瘋才怪……

李玫瑾教授聽後震驚之餘說:

“我想這人不瘋才怪呢!”

而這可能是大部分孩子正在經歷的人生,真正屬於他們的世界逐漸被收窄。

01

沒見識過世界

哪來應對世界的策略?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過“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的調查,以90後和00後對比為例,結果顯示:

“00後”上課外班的時間大幅增長,每週平均上課外班8。2小時。

學習日上課外班的時間為0。8小時,是“90後”的兩倍;休息日上課外班的時間為2。1小時,是“90後”的三倍。

即便有時間可以外出活動,家長也會密切關注孩子,不論是在家還是在校。

“禁錮”式養育正在傷害我們的下一代,李玫瑾:這樣養孩子不瘋才怪……

這樣的場景不勝列舉,孩子跑的快點怕摔了、玩點什麼可能也會被制止,父母為孩子操碎了心。

儘管“圈養”看似省心,實則孩子從身體到心靈的生存能力並未變好,反而愈來愈差。

教育部曾發文,截止202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不合格率,小學生為6。5%,中學生為14。5%,高中生為11。8%,而大學生為30%,且人數還在逐年遞增。

另外,今年中科院心理研究院也發表了《2019-2020國民心理健康報告》,結果也令人感嘆不已:

小學階段:抑鬱檢出率為10%-13%;

初中階段:抑鬱檢出率為25%-30%;

高中階段:抑鬱檢出率約38%。

“禁錮”式養育正在傷害我們的下一代,李玫瑾:這樣養孩子不瘋才怪……

所以,最好的教育並不是給孩子“營造”完美世界,而是帶領他們發現世界就是五光十色的,未來要面對的問題更是五花八門。

那時又該如何應對呢?

它需要豐富的知識儲備、辯證的思維、博大的思想高度。

而這一切恰恰也是建立在“有見識”的基礎上。

我們總說:學習是為了看見更大的世界。

但學習絕不是單一的、枯燥的,而是在品嚐人生百味的過程中累積智慧,不斷領悟解決問題的策略。

02

沒有空間長不出翅膀

成長需要打破魚缸

心理學中有個很有趣的法則——

魚缸法則。

主要講述了幾條小魚,一直被養在一個魚缸裡很多年。

從水溫到環境再到食物樣樣不差,可令人費解的是:

它們就是長不大。

“禁錮”式養育正在傷害我們的下一代,李玫瑾:這樣養孩子不瘋才怪……

一開始大家以為它們天生長得小,直到有一天有人不小心打碎了魚缸,只能暫時把小魚放進院子裡的魚塘,沒多久小魚竟然意外的長大了。

小魚的成長需要自由的空間,孩子的成長亦如此。

讓孩子有足夠的空間,與外界進行連線吸收成長養分。

不管是運動也好、還是和同學在一起組成社交圈也罷,即便是小小的吃虧也沒關係,吃一塹才能長一智。

“禁錮”式養育正在傷害我們的下一代,李玫瑾:這樣養孩子不瘋才怪……

在給足孩子舒展空間的前提下,父母也可以用自己的閱歷和智慧,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想法。

還可以把決定權交給孩子,這樣有利於養成孩子獨立思考、分析的習慣。

有了父母的支援,孩子也能更加勇敢的不畏艱難,衝破陰霾找尋屬於自己的天地。

生如雄鷹,自當奔赴遼闊天空。

“禁錮”式養育正在傷害我們的下一代,李玫瑾:這樣養孩子不瘋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