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童年艱辛,只望你能懂得

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

很難用語言形容《我說話像河流》帶給讀者的閱讀體驗。它從一開始就奠定了濃烈的情感基調,又不可思議地留有餘地,具有某種欲說還休的空間。

《我說話像河流》描述的是一位口吃男孩在演講當日的恐懼與疑慮。爸爸帶他來到河邊,用一種男人的方式,肩並肩地鼓勵了他。

故事在憂鬱陰沉的氣氛中展開:

童年艱辛,只望你能懂得

每天早晨醒來時,

有許多的聲音,圍繞在我四周。

一個口吃的學齡兒童與語言鬥爭的時刻,透過背影、模糊的面目表情和暈染的畫面展現,提供了一種難以琢磨的氛圍,在這裡,日常被無常取代,就像口吃把確定的語言引入不可預知的方向,隱喻引發讀者的共鳴:

童年艱辛,只望你能懂得

松……松……

松樹佇立在窗外。

烏……烏……

烏鴉停在樹枝上。

月……月……

月亮漸漸在天空消失。

每天早上醒來時,

這些詞語的聲音

圍繞在我四周。

我卻沒有辦法將它們說出來。

自由體詩句模擬了主人公說話時不自覺的停頓,放緩了讀者的閱讀速度,詞語在一次次的重複中穩定下來,加上孩子獨白中的意向,呈現出一幅令人揪心卻富有詩意的圖景:

童年艱辛,只望你能懂得

松……

松樹在我嘴裡

長出根,

緊緊纏住

我的舌頭。

烏……

烏鴉卡在

我的喉嚨

深處。

月……

月亮在我嘴唇上

施了魔法,

我只能

發出咕噥聲。

加拿大詩人喬丹·斯科特(Jordan Scott)的自傳《我說話像河流》描繪了口吃者童年平凡的一天。

他尋常起床,尋常吃飯,尋常去學校——結結巴巴,像尋常一樣。平凡的一天就是艱難的一天,也是安靜的一天。

無論周圍有多少聲音,無論他想說的話是什麼,他都保持著沉默。

真實的童年充滿艱辛,無論你是否口吃。

童年艱辛,只望你能懂得

每天早晨醒來時,

這些詞語的聲音

都卡在我的喉嚨裡。

我安靜得

像塊石頭

認知心理學將情緒看作一種認知判斷。如果我們看到有人皺眉頭,我們會用“他不喜歡我”的看法來解釋這個現象,之後導致了“情緒”這種身體感受。

實驗心理學則認為,情緒不是認知判斷,而是軀體反映。我們看到了一頭熊,身體迅速開始行動,啟用我們戰鬥或逃跑的反應,當我們尖叫著逃跑時,我們的理性才追上進度,注意到“我很害怕”。

無論是哪種看法,情緒在我們的生活裡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口吃男孩要面對演講日,我們看不清回過頭的同學的表情——他們是否在皺眉,我們甚至也看不到演講者本人的模樣。然而他被邀請參與加入一場戰鬥,敵人強大且無形,結局早已確定, 並不能選擇逃跑或退出……

童年艱辛,只望你能懂得

上午總是很難熬,

今天上午尤其艱難。

我說話時

卡得比以前

更嚴重。

老師說,

每個人都必須上臺

分享自己

最喜歡的一個地方。

今天輪到我了,

我的嘴巴

卻說不出話來。

我好想回家。

2021年凱特·格林納威大獎得主、加拿大插畫家西德尼·史密斯(Sydney Smith)從情感和審美的層面理解了口吃,他把結巴當作了背景,就像演奏中的低音,貫穿了整本圖畫書。口吃顯然是存在的,但它不是這個孩子的全部經歷或身份。

童年艱辛,只望你能懂得

爸爸到學校接我。

“今天只是說話不順暢而已,”他說,

“我們去個安靜的地方吧。”

爸爸帶我來到河邊。

在這個可以自由呼吸、清晰思考的庇護所,我們可以看到男孩的解脫。

父親把兒子拉到身邊,指著河流說:

“看見水怎麼流動了嗎?你說話就像那樣。”

河水起伏不定,在一些地方翻騰躍動,在另一些地方平靜緩和……

童年艱辛,只望你能懂得

當圍繞在我四周的詞語很難說出來時,

我就會想起那湍急的河流。

水花四濺,

急流回旋,

翻滾奔騰,

拍打衝擊。

雙摺頁展現出波光粼粼的宏大場面,那是語言難以啟及的片段,是一種文學性的時刻、莊嚴的瞬間——一個孩子背對著我們,面朝光,涉水而行。

童年艱辛,只望你能懂得

他們看不到

松樹從我嘴裡

伸出來,

只看到舌頭。

他們聽不到

我喉嚨裡的烏鴉

發出呱呱的叫聲。

他們也注意不到

我嘴裡的月亮

發出耀眼的光芒。

口吃不單單是說話結巴,它使表達變得艱難,讓身邊的人感到困惑。就像作者斯科特所說,口吃代表了一系列與語言、聲音和身體密切相關的複雜行為。

童年艱辛,只望你能懂得

我會想起

急流過後

平靜的河面

童年艱辛,只望你能懂得

那裡水流通暢,波光粼粼,

我的嘴巴就是這樣動的。

就算河流也會有不通暢的時候,

像我說話一樣。

這本書不僅僅描繪了口吃患者的問題,它也講述了其他口齒不靈活的人每天面臨的挑戰,想一想我們是如何在餐廳點餐,如何跟旁人聊天氣,或者與自己所愛的人開口交談的吧!

我們與作者共同經歷了童年艱難的一天,作者的表達相當剋制,好像是故意向後退了一步,辛苦掙扎嗎?是的。

但他保持了一個合適的距離。後撤一步,也許是另一種形式的跨越。

童年艱辛,只望你能懂得

作者在後記中說,

口吃使他感受到深刻的聯絡和深深的孤獨,而那是一種令人戰慄的美麗

毛姆曾寫道:“詩來源於冷靜地回憶起來的感情。”此話不假,對作者與讀者都如是。作者痛苦的當下,我們雖可能不曾經歷,但也似曾相識。

我們穿越時間的隧道,透過茫茫雪原與粼粼河水,重新審視自己的某一段經歷及感受的意義時,心中會充斥著一種近似詩意的東西。而這正是本書最了不起的地方,它沒有消費痛楚,充盈著詩意。

斯科特在後記中說:

有時候我想坦然無懼地開口,有時候我也想優雅、有技巧地說話,用所有能想到的詞語流暢地說話,但那不是我。

我說話像河流。

《我說話像河流》沒有提供勵志範例,也無意進行情感紓解,它否認病得醫治,以平凡的姿態迎接著人生況味。它讓我們看到,

有人是這樣的生而不同,也是這樣的與它相處。

童年艱辛,只望你能懂得

啟發官方抖音號全新上線

開啟“抖音”搜尋“啟發童書館”

>>>找到我們

新浪微博 | @啟發童書館

抖音 | 啟發童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