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一生的功課在哪裡?

最近雞媽媽們都閒下來了還是更忙碌了?忙著退費還是忙著自產雞飼料?

還是陷入了更深的迷茫?

老讀者肯定能感受到我曾經的教育迷茫,幾年來雖然看起來很懂,但心態上其實是在拼命囤飼料自救。現在不說任督二脈都通了吧,畢竟咱不是專家,一開始就能啥都懂,但慢慢在打通的感受,切切實實有。能感覺到自己在一點點兒的自我學習中,芝芝麻麻點點頓悟,距離串成能邏輯閉環的大金鍊子、脫離庸人自擾的局面不遠矣。

就說最近讀的書,裡面有段話就幫我頓了一把悟。

《教兒童學會思考》

是一本兒童哲學的實操性老書,多次再版,Teaching Thinking,名字就取得招人喜見。

歷經一週,我終於肝完了它,主旨此篇不分享,還沒消化好。但是有一段我深受啟發,饒有興趣,跟大家聊聊。

一生的功課在哪裡?

(點選看大圖)

孩子們的信念有兩個來源

來自別人的信念

,就是相信別人告訴他們的。

孩子自己形成的信念

,這是由個人經歷、思考和與環境的互動包括與同齡人的互動造成的結果。

第一種是接受的信念,對於第二種,我們可以稱之為

運算信念

(operational belief)。第一種信念的來源是別人對現實的解釋。孩子們學會用語言表達這些信念,例如,透過說他們必須做什麼或者不要做什麼,但是他們不一定把他們納入他們自己的運算信念體系。他們說他們應該做的並不總是他們會做的。第一種信念控制他們的言語,

第二種信念控制他們的行動

……他們學會了生活在兩種信念體系中,而且往往無法認識到這兩種體系之間的矛盾。他們的信念也可能只停留在直覺層面,或者還沒有形成。”

信念一詞在這段文中具體指什麼,其實很寬泛。大概就是一個人安身立命需要的價值取向總和,當遇到大大小小的人生選擇時的站隊方向。總之是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甜黨鹹黨可以裝進去,意識形態可以裝進去,人生路徑可以裝進去,涉及到觀念的都可以裝。

先不說孩子,就說咱們大人的家庭教育的風格,咱們那些對待孩子的教育行動,是不是也存在兩種信念?也識別不出兩種信念體系的矛盾?

一會兒寬鬆育兒一會兒雞娃上頭?一會兒西式創新一會兒中式應試?生活中也經常【他人對教育信念的解釋】和【自己形成的信念】互相battle?被一些教育博主繞得暈暈的,懷疑自己,也有過被我搞焦慮的時候?左右互博,腦中不得安寧,經常質問自己為什麼【道理我都懂可依然過不好一生】?

倘若咱們自己識別不出兩個信念的矛盾問題,可以想象咱們的孩子也會經歷不少battle的掙扎期。當然,即使大人幫忙了,每個孩子也不可避免的會有人生battle期,我想的是,即使battle,我們也要給孩子提供戰鬥工具,讓孩子懂得拿起思想武器與自己的大腦作鬥爭。

這場battle,便是兩種信念逐漸在矛盾中形成統一的過程。

書跟書能產生聯想真是很舒爽的事。

提到信念時,我想到另外兩本書。

《CBT十堂課》裡提到一個詞——核心信念。每個人都需要致力於將自己的核心信念尋找出來,一旦它漸漸清晰,煩惱就不見不見啦。

核心信念就不是啥都可以裝了,它是那些最底層的,最根本的信念,撥開迷霧之後的核心嘛。

比如走到最後不能捨棄的是啥,緊急情況第一個選擇是啥,當然沒這麼簡單就能找出來,有些是埋得很深的深層次的信念,自己都意識不到的,年齡越大埋得越深,被各種經歷可能障了眼,被美色勾了魂,被金錢迷了竅,所以打小就有意識地忙活這事兒,

有可能

會讓生活的更容易一些。

吶,這不就是跟前面說的第二種信念——運算信念是差不離的意思嗎。

不過這事兒矛盾在於,孩子太小的時候呢,經歷又太少,不足以為信念蓋樓。總之是個動態監測、發現、構建的過程。

《生涯諮詢》裡講,人生很重要的一項功課,就是構建自我和同一性。

“同一性是指人們如何看待他們與社會角色相關的自我。角色自我(self-in-role)或者角色同一性是指在社會情境或環境背景中對自我的社會構建定義。……

個體的正命題(自我)與世界的反命題(角色)相遇,構成了一個合命題(同一性)

。因此,同一性是由心理自我與社會環境共同構建而成的。透過心理自我與人際經驗、文化標的聯結,個體開始形成心理社會同一性。在適當的時候,個體把這些屬性整合進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一個用來組織他們信念、能力和興趣的格式塔。”

看懂了沒?就是【人設不倒之秘訣】!

每個人存活於世,不管有沒有社交媒體,都或多或少需要立人設(角色自我),但是這個人設必須跟你的運算信念統一起來。像最近某些明星塌屋,就是人設亂立,不瞭解自我導致的嘛。

你內心的小孩自我再任性,也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角色與這個世界手拉手,不能以忤逆自己內心自我的方式去構造一個角色,但也不能因為不忤逆就堅決演世界規則上的暗黑反角。一個人不當完美之聖人沒關係的,但是需要在成長過程中識別自己,尋找這個世界上的“客體我”,然後慢慢與大系統形成同一性。

一生的功課在哪裡?

(我肯定沒說清楚但您聽明白了對嗎?)

叨叨這一堆,肯定有人看得不耐煩,心想這跟我弄娃有麼子關係?

咱們想想看,之前很多次寫文、思考,我想咱們達成了一個小小的共識,就是孩子們未來不是“生存選擇”的,而是到了“價值選擇”的時代。

就算躺平當鹹魚,不管是國家還是爹媽都不太會讓孩子餓死,但是孩子自己很大的可能會迷茫於“為何而活”,想不通就自我放棄。這就是信念的問題了,自己的真信念和自己周圍的環境、社會大環境、各種遭遇能一致。不一致的時候,能具有魯棒性,能調整到比較舒服的狀態,整裝再出發,是活得精彩的根基啊。

你可能覺得這點咱們家長幫不上忙,力不從心,無所適從,找不到抓手?

可別這麼想,家長在這個層面是最最能幫到孩子的,畢竟養娃長途中,不管孩子愛你還是恨你,都是因為你在左右他價值觀導致的呀。雖然可能孩子大一些你不再能看到他們隱秘的內心,只有家長能看到孩子生活中隱秘的細節呢。

那麼家長給孩子安扶梯,讓他們抓著去尋找“客體的我”,尋找能夠“心從於事”的真信念。也就是說,基於事實、客觀世界的自我信念。

第一個扶梯:表達

研究發展心理學的蘇彥捷老師曾經講過,美國的小孩對於錯誤信念(deverse beliefs)的理解能力,早於中國小孩,中國小孩對於知識(knowledge access)的理解能力強於美國小孩。

一生的功課在哪裡?

這種順序沒有什麼好壞之分,只是表明了大家因為語言的不同而產生的差異。英語表達自己情緒的詞要比中文多,或者準確地說,不一定是中文表達情緒的詞就絕對得少,而是日常美國父母表達情緒的詞彙要比中國父母使用的更豐富,於是孩子理解別人的能力發展會更早一些。

講這麼多啥意思呢?

就是讓你在家跟娃說話的時候,

豐!富!詞!匯!

多用能表達情緒的詞彙去把自己的內心活動描述地更精準,更生動。讓孩子得以在細化的語言表達中,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和別人的心理狀態,理解自己的和別人的信念和價值觀。

第二個扶梯:理解

信念怎麼能具有魯棒性呢?也就怎麼能很有彈性?不至於嘎嘣脆,信仰坍塌尋死覓活?不管這個“信仰”是你對愛情的信念,還是對生活的期待,抑或對物質的追求,都有在人生路途上漸漸捏成型的東西,太早把這些信仰燒製成瓷,碎了很難黏合。

有一個很好的辦法是去理解別人、理解別人跟你不一樣的信念,不一樣的活法,不一樣的看事方式,不一樣的生活追求。讓自己具備多樣性,知道大千世界裡活法很多。

你當然可以不認可別人的方式,不認可的你就能明確那些不會是你的信念內容。但更需要關切的技能是,你得能理解到別人,特別那些你不認可卻能理解的,練就漢納百川的心胸。

如果你自己不理解的就歸為黑,能理解的就歸為白,二元對立的世界直接指向標籤化、僵化、脆化。

從這個角度講,我們這代家長的少年讀物《知音》還是很能起到這個作用滴,相當於當代世說新語、拍案驚奇。

不過,大人尚且很多做不到,先自我修煉吧。

第三個扶梯:探究。

就像我們看愛情劇,男女主經常要反反覆覆磋商,磨磨蹭蹭才能真正明確心意。

不經自我信念蓋章的行動,算是心願沒有建立,即使行動做到了,也很容易不珍惜,或者做到也不滿足,或者後悔。反過來,總去糾結自己做不到的事,往往是信念沒達成,才會覺得自己的成就不太重要。通俗地說,後悔是因為不堅定,做不到是因為還不想,不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

我們接受很多也許認同也許不認同的忠告、箴言,都是他人的信念。可能現在不認可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認同,也許曾經堅持的會倒戈,都沒關係,人都是動態的,也是在動態地瞭解自己,別給自己框死,別輕易入粉籍。

告訴自己,一生探究,就如商場的扶梯,上一層,逛逛,再上一層,逛完了一層層下,都是可以接受的。

《生涯諮詢》裡給出的探究方案挺受用的,一是在讀書中尋找人生偶像,不管是傳記裡的真實人生還是故事中的角色,二是多讀雜誌,分析自己在哪種領域能比較硬核的入進去,當下世界讀新聞和各種流媒體話題都是一樣作用,硬核地入進去而不是跟著呵呵樂的那種。

除了瞭解自己,還需要更多的知識。你有更多的

解決問題

的知識,就有更多知識工具去探究自己和客觀世界的交融點,提高自己信念的含真量。

一生的功課在哪裡?

當今世界,資訊爆炸,無效資訊很多,如果你的信念含真量太低,虛假的信念就會趁虛而入,不給你時間審視。自己在探索中提高含真量,在資訊流中遇到的真信念的機率肯定更高,會更加有緣與世界合流。

所謂一生的功課,那就是大人也得一路尋找,別放棄理想。

自勉,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