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社恐,但又不完全社恐。

社恐,但又不完全社恐。

一個人一味的熱情一定是盲目的,

你一定會有大部分的時候是冷淡的,

才能夠對比出你對哪些事情、

哪些人懷抱著極高的熱情。

1。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症狀:

“在陌生人面前是啞巴,在朋友面前是瘋子;明明很自卑,別人卻以為你很高冷;在網上無話不說,在現實無話可說;討厭演講、討厭自我介紹、討厭回答問題。”

如果你都中了,說明你也是一名社恐患者。

很多時候人們會把內向等同於社恐,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內向是天生的一種性格,

而社恐則更多的是受後天生活環境所影響形成的。

比如你上學的時候被某些同學排擠過,又或者是你被家人或者老師否定過,於是再也不想表現自己。

內向和社恐最本質的區別就是,

內向的人是有社交能力的,只是他們不想社交,懶得社交;

但是對於社恐的人來說,社交是有很大的困難的,即使他很想跟別人交談,但總會害怕、退縮,導致社交出現問題。

而隱形社恐和社恐也有些許不同,

隱形社恐看起來很外向熱情,能說會道,但內心想的是別跟我打招呼,別找我聊天,別約我出去玩,我們不熟。

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有社交的能力,但內心疲於應付。

別人都覺得你天生開朗健談,羨慕你遊刃有餘,但只有你自己知道,其實你也很孤獨,

如果可以,你更喜歡自己一個安靜的生活。

社恐,但又不完全社恐。

2。

我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隱形社恐患者——

愛說,愛笑,愛交朋友,但其實我並不喜歡那個善於社交的自己。

簡單來說就是社恐,但又不完全社恐。

從小我父母就教育我見到人要主動打招呼,要面帶笑意,要給別人留下好印象。

現實也確實如此,因為這種看似“活潑愛笑”的性格,讓我也收穫了不少長輩的喜愛。

他們會誇我“吃得開”“放得開”,會讓自己家孩子學習我這種“外向”的性格;

我父母也為此感到驕傲自豪,覺得我很“懂事”。

但實際上,我卻更羨慕那些所謂“內向”的人,他們不想打招呼就不打招,不想社交就可以自己一個人待著,

雖然會被說“你這麼內向不好”,但起碼保護了自己真實的內心。

如果自身並不享受社交帶來的樂趣,那麼社交就是一種負擔;

如果“外向”帶給你的是一種無奈,那麼“內向”未必是一種缺點。

如果你喜歡,那麼獨處,比社交更有意義。

社恐,但又不完全社恐。

3。

工作之後,就越來越不喜歡社交了。

懶得去結交新朋友,懶得再做自我介紹,懶得重新把我的人生複述一遍。

如果第一眼沒那麼投緣,那就不再看第二眼。

相識但不相知,不喜歡也不討厭,或許就是我們之間最好的狀態吧。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冷淡一點反而更好,沒有期待,也就沒有失望。

在被社會毒打了這麼多年後,我也終於明白,

工作上只要本職工作做好,老闆真的不會介意你愛不愛說話,是不是交際達人的。

更何況,比起朋友,我們更需要的是和自己獨處。

熱情、溫暖從來不是跟別人維持良好關係最好的方式,真實才是。

所以啊,不要被“外向”綁架,你不需要成為一個善於社交的人,

你只需要成為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就夠了。

社恐,但又不完全社恐。

/Recommended Reading/

文 | 周不知

圖 | 網路 侵刪

社恐,但又不完全社恐。

號主:兜兜

人間溫柔觀察者

每晚九點三十分,溫暖每一個孤獨的你

文章首發來源微信公眾號

周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