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追星一年花六位數:當年我瘋狂追星,見過一次明星後,我清醒了

文章有點長,分為四部分,你們可以跳到自己想看的位置

·學生追星花費哪些錢?

·瘋狂追星,見一次偶像後極度後悔的故事;

·學生為什麼喜歡追星?

·家長應該怎麼做?

前陣子有這樣一個熱搜——

為偶像借

dai

氪金一年開銷達

6位數。

說的是一個女孩曾經瘋狂追星,一年的開銷達到了6位數,現在她已經離開飯圈兩年了,可依舊沒有填補上當初追星時留下的窟窿。

在此之前,還有另一個高三學生,因為追星瘋狂氪金欠債92萬,被告上了法庭。這名學生說自己在五星級酒店一包就是半年,一個星期就要花六七萬。

追星一年花六位數:當年我瘋狂追星,見過一次明星後,我清醒了

這兩件事可以看出三個問題

1、高中學生拿什麼抵押,才能dai款這麼多錢?

2、放dai公司貸款的門檻太低,稽核太不嚴謹。

3、什麼家庭出來的孩子,才會對錢這麼沒概念?

追星,就意味著要花錢,這是肯定的。

我見過、聽過很多飯圈女孩追星的故事,但氪金到這種地步的還是少見。一般的追星也就是省吃儉用大半年,攢錢買演唱會門票、路費、房費、車費等等。即便是這樣,也是不被常人理解的,

平時省得恨不得一個饅頭吃兩頓,但幾千塊的門票、機票買起來絲毫不手軟。

圖什麼呢?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庭長陳海儀指出,在現在的網路借dai案中,有一個新的特點:

在校學生借dai大部分是因為粉絲應援,給偶像送禮等追星行為產生的。

根據智研諮詢釋出的報告中顯示,有69。04%的追星族曾經為偶像花過錢,4。67%的追星族平均每個月為偶像花費超過5000元。

追星一年花六位數:當年我瘋狂追星,見過一次明星後,我清醒了

像我們平常人,真的很難想象追一個星能花費什麼,需要借dai到幾十萬的地步。

我總結了一下,大概是下面幾種型別:

1、

偶像周邊

,比如相簿、雜誌、海報等等。這筆花費所佔比例很小,哪怕那些周邊很貴很貴,但和別的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2、

線下見面會

,這是最大的一筆花費,比如文章開頭那個女孩,曾經為了見偶像的線下活動,她就從借dai平臺提現了3萬元,用於訂機票、酒店和門票。類似這樣的線下見面會,每年都有很多場,哪怕是隻有幾分鐘、一首歌的時間,她也會特地飛過去支援。

3、

代言產品

,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如果追的這個明星代言的產品是奢侈品,那麼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4、

給偶像打榜、做資料,

自從認識了身邊一個飯圈女孩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還有這種操作。原來那些偶像所謂的新歌榜第一名、熱搜榜等等,都是粉絲們有組織、有紀律、有規劃的幫自己偶像一步一步登上寶座的。有人負責轉發、有人負責點贊、有人負責控評,還有人在背後統籌帷幄。那麼靠一個人的賬號能轉發多少呢?當然靠的是花錢買小號……

追星一年花六位數:當年我瘋狂追星,見過一次明星後,我清醒了

據統計,在這些追星黨中,有6成是女生,20歲以下的粉絲佔4。8%,20—29歲的粉絲佔71。2%,30—39歲的粉絲佔20。2%,40歲以上的僅佔3。8%。

如果我老公看到這個資料一定會懷疑不準確,因為在他看來,追星黨中,女生的佔比起碼佔了9成……

先不論這個資料的準確度,我們要有一個認知,那就是:

所有這些追星的方式、圈子,背後都是資本在操控。

對於大學畢業後,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人來說,他們願意追星,願意花錢,我們也沒什麼好說的。

但我想重點說一下,追星族中的學生群體,

對於學生來說,不止是沒有經濟來源,啃老、借dai追星的問題,更嚴重的是追星要耗費大量、大量時間和精力,還會擾亂我們正常的思考方式和學習模式。

比如說下面這個女孩:

她高三的時候一直在追星,每天上課的時候不是在睡覺,就是想著晚上要看偶像的哪些訊息。白天的她,和同學談的全是“追星追星”,晚上的她,每天從10點一直刷手機刷到凌晨一點。這種追星行為,讓她整個高三的成績都處於班級墊底。

追星一年花六位數:當年我瘋狂追星,見過一次明星後,我清醒了

後來自然也沒有考上好大學,她上了一所民辦大學。在大學裡,她繼續追星,每天從早到晚給偶像做資料投票,一天能投幾萬票……

真正發生改變是在她大四在新浪實習的時候,因為工作原因,在工作的時候可以見到很多明星去公司掃樓。有一次她喜歡的一個明星也去了,她上司要她去要一張簽名照,以後做活動的時候用得著。令她沒想到的是,那個平時在電視裡看著很好相處、走搞笑路線的明星,私底下居然那麼拽。

她當時走過去說明來意,結果那個男明星只是瞥了她一眼,理都不理她。

她說,她那次去要照片,是以公司的名義去的,沒想到那個男明星會是那種態度。

追星一年花六位數:當年我瘋狂追星,見過一次明星後,我清醒了

從那以後,她再也不追星了,也明白了“明星也是人”的道理。她說,我們看到的明星都是他們想讓我們看到的樣子,那些光鮮亮麗只是他們的工作而已,他在工作,自己也在工作,並沒有貴賤之分。

現在的她,從來不和別人講這件事——自己喜歡的明星居然是那副德行,她覺得羞恥

。更令人難過的是,當年的自己為什麼那麼傻,居然為了追星而耽誤了學習,當年的同學都是被保研、985,而自己卻連找工作都頻頻碰壁,甚至有面試官問她“你知道高考總分多少嗎”。

追星一年花六位數:當年我瘋狂追星,見過一次明星後,我清醒了

在那一瞬間,她一定是羞恥加悔恨的。

她問面試官,你這是什麼意思呢?是覺得我沒有上過大學嗎?還是覺得我連高中都沒上過?

追星一年花六位數:當年我瘋狂追星,見過一次明星後,我清醒了

成年人追星,有試錯成本;可是學生追星,沒有試錯成本,因為學生耽誤的不只是金錢,而是再也回不來的時間

。耽誤了時間,就意味著失去了好看的學歷和更多的知識。

但是在未成年的學生群體中,追星族真不算少數。以前不是就有過一個“初二女生竟然是大粉”的新聞嘛。

那個女生在課堂上玩手機,老師把手機沒收後,手機一直在響,原來那天是她崇拜的偶像一個很重要的打榜的日子,她正在網路上揮斥方遒,指導下層粉絲們,要幾點開始、如何開始做資料。

結果手機被沒收了,老師發現女生管理著五百人的粉絲群,她每天在群裡要求小粉絲們簽到、打卡,還會發布任務等等,據不完全統計,她們一共有25個打榜單,77個子榜單。平時背書背不下來的人,居然在群裡一套一套的……

追星一年花六位數:當年我瘋狂追星,見過一次明星後,我清醒了

估計收到手機的老師也是一臉懵,這女生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粉?

先不說這個女孩花了多少錢才能坐上大粉的位子,只說時間成本,她一定是花了我們想象不到的時間來打理賬號,才能穩坐大粉之位的。

那麼她還能剩多少時間用來學習呢?

雖然現在的明星榜單全部應要求撤銷了,但對於粉絲們來說,又會有其他事要忙的。

所以,相比較於成年人氪金追星,青少年追星更值得我們關注。

追星一年花六位數:當年我瘋狂追星,見過一次明星後,我清醒了

青少年為何會沉迷於追星?我總結了幾點,家長們可以瞭解一下,然後才能對症下藥,教育和引導孩子:

1、

外貌,

孩子被偶像的外貌所吸引,這是青春期孩子追星最常見也是最直接的原因。

2、

偶像的品質,

追星者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始於顏值,終於人品”,我現在看到這句話就頭疼,每個偶像的粉絲都是這樣稱呼自家哥哥的,可問題是,如果他的人品真這麼好,怎麼還會有那麼多翻車事件,比如WYF。

3、

偶像是光,

這也是粉絲們最喜歡說的話,說因為某某明星的某某行為,讓我更加熱愛生活,讓我有了奮鬥的目標,讓我更堅定地堅持夢想,等等。

追星一年花六位數:當年我瘋狂追星,見過一次明星後,我清醒了

這是青少年沉迷於追星的幾種表面原因,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下面這幾種:

1、

情感依賴

,處於青春期的她們,急於擺脫家長的約束,所以很容易產生偶像崇拜的心理,因為她們需要一個新的情感寄託。

2、

自我認知的需要,

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們,會透過喜歡不同的明星表達自我和態度。

這兩個原因,從另一個方面說,這也是成長的一種模式,只是這種成長需要家長來引導,否則孩子很容易陷入追星的漩渦中,迷失自我。

孩子追星,其實不全是壞事,很多追星族確實可以從偶像身上學到他們努力、堅持夢想的積極一面,但盲目追星,就容易導致極端行為的發生。

我們作為家長,首先最不能做的當然是——否定孩子的偶像。

要知道青春期的孩子都是有逆反心理的,你越是是反對、詆譭她的偶像,那麼一定會把孩子推得越來越遠。

其次,我們要引導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像開頭那幾位氪金追星的學生,估計家長對孩子的金錢教育進行得少之又少。不說別的,起碼得讓孩子知道“錢是努力掙來的,不是金錢刮來的”吧。如果孩子要反駁,我們可以告訴她:如果你的偶像真的那麼優秀,他的人品真的那麼好,那麼他一定不希望你們這些學生為他花錢氪金,如果花錢了,他估計得不高興。

追星一年花六位數:當年我瘋狂追星,見過一次明星後,我清醒了

再次,我們要引導孩子多元的價值觀

,我說的是“多元”,不是“正確”,因為“正確”這個詞放在價值觀上,屬於一個主觀詞,並且範圍非常大,青春期的孩子可沒功夫聽我們講那些大道理。“多元”講的是尊重,我們尊重孩子的追星,孩子才能尊重我們偶爾穿插在聊天中的小道理。比如:你的偶像是YY,我也覺得他確實不錯,但我更喜歡XX(這個XX指學科類的偶像,不是娛樂類的)。

我們先接受孩子的偶像,然後再引導孩子,讓她明白,這個世界上的偶像有千萬種,每個人的喜好都不一樣,我們要學會尊重和剋制。

至少不要讓孩子變成一個“我的偶像最優秀,你不認同,那你就和我不是一路人”這樣的鑽牛角尖高階學者。

最後,我們可以偶爾陪孩子瘋狂。

越是得不到的東西,就越要想方設法得到;越是被阻止的事情,我越要悄悄地幹。所以我們可以在時間和金錢都允許的範圍內,偶爾陪孩子瘋狂一次,比如在假期陪孩子去看一場演唱會。這絕對是我們拉近和孩子距離的最好機會,也是引導、教育孩子理智追星的最好機會。

總結來說,學生追星並不可怕,我們家長也要理解孩子的這種特殊情感需求。理智追星甚至能有正面積極的作用,但要怎麼把這個正面作用發揮到最大,就看家長怎麼引導和教育了。

我們作為家長的,肯定不希望孩子長大後,再來後悔自己在學生時代做出的瘋狂追星行為。那麼我們就多用點心和精力,來幫助孩子理智追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