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孩子為何輸不起?提升受挫力六技巧

當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大,個性特質的明顯程度也會顯著。於是,許多家長會發現孩子與同齡人之間的相處,經常會因為基於“好勝”、“輸不起”而產生矛盾,或產生交友問題。

孩子個性的形成和許多因素都有關係,比如說接受的教育方式、成長的環境影響……不同型別的原因都會對孩子的個性造成影響,而家長在孩子的個性形成演化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孩子為何好勝心如此之強?需要檢視孩子好勝心從何而來。一起來看看提升孩子受挫力的七個技巧吧!

01

家長過度讚美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透過讚美來增加孩子自信心。當然,適當的讚美還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但是,如果家長的過度讚美,則會適得其反。

當孩子確實不錯地完成一件事情時,家長則可以給予具體讚美,不能什麼小事都敷衍、一昧地跟孩子說:“

真棒、好厲害”等誇獎話術

,因為這樣會及其容易令孩子的自尊與自信心過高。如此一來,就會在孩子遇到挫折時,

無法接受“不棒、不厲害”

的結果。

孩子為何輸不起?提升受挫力六技巧

02

特殊的個人特質

許多研究表明,獨生子女的受挫力更低。

這是因為獨生子女的家長在教養上會對孩子更多忍讓與妥協。而孩子在和同齡人玩耍遊戲時,別人並不會給予相同的“待遇”。所以,不妨讓孩子多與不同年齡的夥伴接觸、玩耍,增進受挫能力。

此外,不少家長會對“男孩”、“女孩”的教養態度存在差異,例如希望女生能安靜乖巧、內向平穩,但卻會鼓勵男孩去競賽、嘗試,如此一來也會讓男孩產生好強、不服輸的心態。

03

未建立輸贏的正確觀念

用“比賽”的方式“鼓勵”孩子,是許多家長都會採用的方式。比如:和哥哥比賽誰吃飯吃得快、喝妹妹比誰穿衣服穿得快……勝利的那方會因此得到鼓勵與獎賞,以至於孩子對輸贏的意義不能更好地理解,而只想要贏。

另一方面輸贏是對孩子的內心感受有一定的衝擊的,所以孩子會急於表現自己,

渴望獲得他人的讚賞、誇獎,而對於輸掉競賽的失落感,則無法正確接受覺得。所以,家長需要引導替孩子建立正確的輸贏觀念:

“輸贏並不是兩個極端。”

孩子為何輸不起?提升受挫力六技巧

04

對自己的能力不理解

三歲以下的孩子身體各方面都還在初步發展中,所以動作協調能力並不成熟,當他們在剛開始自己吃飯的時候,難免會吃得亂七八糟。這時父母的責罵,會讓孩子自覺能力的不足,而產生心理壓力,甚至於出現負面情緒。

所以,明白自己能力在哪裡的孩子,是能擁有較強的受挫力

。比如:知道自己的投球不會像其他大哥哥那樣投得那麼高,這樣當他們投球的結果不如預期時,孩子並不會有挫敗感。反之,不清楚自己能力的孩子會因為自己不如其他年紀較長的大哥哥而覺得喪氣。

孩子為何輸不起?提升受挫力六技巧

05

陪伴孩子度過反應風暴

有人會在受挫後選擇放棄、逃避,有人會在面對挫折時麻木、無感,有的人則會痛苦、大叫,有人也會沉默、生氣……挫折給每個人的心情感受不太一樣,家長應該耐心地陪伴孩子度過受挫後的反應,不管孩子挫折後的回覆力快與慢,給予引導讓孩子選擇繼續面對挑戰。

孩子為何輸不起?提升受挫力六技巧

06

尊重隨之而來的情緒

當孩子受到挫折,即他們的需要不能被滿足時,可能會出現焦慮、憤怒等情緒,甚至伴隨行為或言語的攻擊,

在這樣的狀況下,許多家長都會立刻出面安撫或協助處理他們的情緒與行為,但其實家長可以試著不要太快介入孩子受挫折的狀況,讓他們感受一下失敗的滋味。

另外,也常見家長安撫時,脫口而出與孩子背道而馳的觀點,例如:家長可能會說“不過是積木倒了,又不會怎麼樣,幹嘛這麼愛哭”、”玩具壞掉了,就別去玩、不要理它就好”,如此以大人的觀點來反映孩子的挫折,雖然本意是希望將他們拉出失敗的情境,但卻牴觸孩子的反應與意願。

然而,受挫時出現的行為反應,對小朋友來說只是第一時間的直接情緒反應,很多小朋友其實是願意繼續嘗試。因此,學習尊重孩子的挫折是父母應該學習的課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