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親子漫步|天生樂觀的孩子緣何會變悲觀?

馬丁·塞利格曼

親子漫步|天生樂觀的孩子緣何會變悲觀?

一般來說,青春期以前的孩子非常樂觀,有無限希望,對抑鬱免疫。但過了青春期後,他們的樂觀開始流失。

親子漫步|天生樂觀的孩子緣何會變悲觀?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樂觀、自信,

因為樂觀將意味著身體更健康、能更好處理挫折和壓力、有更高的成就和滿足感。

近期看了一本書——“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活出最樂觀的自己》,小仙頓時釋然,原來之前孩子的各種“藉口”都是天性的樂觀使然。

遇到一些不好的事,人們會先想原因或解釋,然後做出相應行動。簡單來說,就是事情——想法(解釋)——行動。

關於樂觀還是悲觀的解釋風格,積極心理學認為有三個維度:永久性(時間維度)、普遍性(空間維度)和人格化(人格維度)。

為了易懂易分享,小仙依據理論以現實生活為例。

1. 時間維度

永久性和暫時性是時間上的維度。容易放棄的人相信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壞事是永久的,壞事永遠影響自己的生活;而可抵制無助感的人相信壞事是暫時的。

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杯,家長說:“你怎麼總是這麼不小心?”

孩子會說:“我就是剛才沒注意。”

家長強調“總是”,是永久性的,悲觀的;孩子說的“剛才沒注意”,是暫時的,樂觀的。

2. 空間維度

普遍性和特定性是空間上的維度。對壞事做永久性解釋的人會感覺長期無助,但做特定性、暫時性解釋的人能快速恢復。

比如,孩子已過了鋼琴五級,可專業又嚴格的新老師認為基礎相對薄弱,頭一個月都在糾正指法和基礎。

受挫的孩子問:“媽媽,我鋼琴是不是彈得很差?”

媽媽:“之前沒碰到這樣專業、有方法、又適合你的老師,相信等你打好基礎,會彈得比以前更好聽。”

孩子認為,“我彈得很差”,是普遍性的,悲觀的;而媽媽說的,“之前方法不對”,認為這個階段是特定的,樂觀的。

3. 人格維度

人格化的維度控制人們如何看待自己及對自己的感覺。當不好的事情發生時,悲觀的人怪罪自己;當好的事情發生時,悲觀的人歸功於旁人或環境。

比如,孩子說:“媽媽,今天我去找小林,但他一直躲著我。我好像是個令人討厭的人。”

媽媽:“是不是他今天心情不好?還是你倆之間有什麼誤會?過兩天遇見了要麼問問?”

孩子認為,“我是個令人討厭的人”,是怪罪自己,悲觀的;媽媽認為,是對方有什麼原因或誤會,是樂觀的。

不同的想法導致不同行動。

樂觀想法的好處在於,不把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歸因於自己,並且不把壞事或厄運看成永久的、普遍的,從而能較快地擺脫無助和抑鬱。

積極心理學認為,樂觀的孩子變得悲觀,主要受三個方面的影響,家長的溝通方式與悲觀想法、學校及老師的低期望、外部環境的批評及看法等。

家長尤其是父母本是孩子最親密、最信賴的人,如能與孩子有技巧地溝通,將有助於孩子養成樂觀心態並積極行動。

小仙發現很多理論既有科學之處,也並非無可辯駁,關鍵是自己學到了什麼,在實踐中如何運用。

比如,樂觀態度不能是盲目樂觀,而且後續的行動導向要正確、積極。

舉個例子,孩子比賽輸了,如果是認為對方太強大、自己這次運氣不好,後續行動不應是期待下一次遇到弱的對手,而是自己更努力,爭取下一次好運。

再比如,孩子說上學遲到是因鬧鐘聲音小,與其把精力花在爭論糾錯上,不如換個角度想,這是孩子一種樂觀的自我保護。

接下來,就是引導他如何去積極行動,比如把鬧鐘聲音調大,或花他自己的零花錢買個新鬧鐘。

是不是巧妙又實用?零花錢這招,千萬別說是小仙教的

我們的目標,不是利用任何機會進行教育,而是為了有效溝通,培養孩子樂觀、自信的心態。聰明的家長,你們覺得對嗎

EDN

親子共讀寶藏號

“四時小仙”

閱讀推薦、佳作賞析、親子溝通

養育不易 祝福大小讀者

心中更快樂,

生活更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