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怎樣的習慣能成自然?

朋友家的女兒去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市重點中學,又一個階段性的勝利,令我們羨慕不已,然而這個“別人家”的優秀孩子,卻在進入中學的半年後得抑鬱症了。目前正在配合藥物和心理治療。

從小到大,孩子學習就一直處在急行軍的高壓狀態,朋友本身就是嚴於律己的人,對孩子也是如此,高標準、嚴要求,尤其是對作業要求極高,寫的不好,不對,改了也沒改對,那就得重寫,剛一開始,一家子經常為這個雞犬不寧,但,兩口子硬是統一戰線撐下來了,用他們的話說,這都是為了孩子好。重壓之下,孩子養成了認真寫作業的好習慣,寫的很慢,但很認真,一直以來,她的作業都是作為“樣板兒”被傳閱。但去年上了重點中學,學習難度、學習強度、競爭壓力突飛猛進,作業寫的慢直接導致寫作業時間很長,而且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在糾結寫的工整與否,一是導致留給思考的時間不足,二是考試時題目做不完,心理焦慮越來越大,成績嚴重下滑。可“認真寫、不出錯”的習慣卻一直無意識的控制著孩子的自動化行為,像點燃的炮仗,引爆了諸如失眠、頭痛、情緒緊張、焦慮、迴避社交等連鎖反應。

習慣的對立面還是習慣,沒有一個習慣是孤立存在的,猶如事物的一體兩面,我們在致力於培養“認真寫、不出錯”的習慣時,不善思考、缺少探究興趣的習慣也隨之而來了。孩子的大部分心智用於和“出錯”鬥爭,經受心力和體力雙重壓力。

怎樣的習慣能成自然?

當“習慣”成為教育熱詞,我們在講什麼?

習慣這一概念在世界教育史上始終佔據重要地位。杜威的核心教育理念認為習慣就是利用自然環境以達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在盧梭看來,從兒童的天性出發,培養一系列自然的習慣,是兒童教育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今天想說這樣幾個關鍵詞:

天性

教育就是培養適應天性的習慣

盧梭在《愛彌兒》中寫道:“有人說,自然不過就是習慣罷了,這是什麼意思呢?不是有一些強制養成的習慣永遠也不能消滅天性嗎?”

舉例來說,有一些被我們阻礙著不讓垂直生長的植物,它們就具有這樣的習性。自由生長的植物,雖然保持著人們強制它傾斜生長的方向,但它們的枝葉並不因此就改變原來的方向,而且,如果這種植物繼續發育的話,它又會直立地生長的。人的習性也是如此。只要人還處在同樣的境地,他就能保持由習慣產生的習性,雖然這些習性對我們來說是最不自然的。但是,只要情況一有改變,習慣就消失了,天性又回覆過來。教育確實只不過是一種習慣而已。不是有一些人忘掉他們所受的教育,另外一些人則保持了他們所受的教育嗎?這種差異從什麼地方產生呢?如果把自然這個名詞只限用於適合天性的習慣,我們就可以省得說這番多餘的話了。”

可塑性

教育家杜威認為,習慣的養成是由於我們天性所原有的可塑性。兒童的可塑性完全不同於泥巴的可塑性,它並不是因rw外來壓力就改變形式的一種能力。兒童的可塑性必須以他自身從前經驗為發發酵劑,經驗中的成功或失敗作為一種成長訓練,催化了兒童改變自己行為的力量。沒有這種力量,獲得習慣是不可能的。

兒童生長可塑性或從經驗學習的能力,就是形成習慣的過程。

常規性習慣、主動習慣,內部習慣、個人習慣、心智習慣……,你抓的是哪個?我們要抓哪個?

常規性習慣:不加思考的習慣,抹煞可塑性;

主動習慣:主動尋找機會、主動控制環境;

心智習慣:優秀的心智模式

習慣對於一個人確實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白,要培養什麼樣的習慣?我們可以參考杜威提出的“準則”:“我們把習慣等同於機械和外部的動作模式,而忽視智力的和道德的態度。事實上習慣的重要性並不止於習慣的執行和動作控制,還指培養理智的和情感的傾向,以及增加動作的輕鬆、經濟和效率。”

因此,各種脫離智力的習慣、抹煞可塑性的常規性習慣、沒有思維、觀察、興趣甚至阻礙生長天性的習慣,都是我們可以抓大放小的習慣。

比如,一位家長為了培養孩子養成先做重要的、應該做的事的好習慣,要求孩子回家必須先做作業,孩子呢,結束了一天的學習生活,回到家想先玩會兒遊戲或看會兒電視,放鬆一下再寫作業,但肯定是不被允許的,要求孩子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情,此時孩子的內心是抵抗、爭躁、不愉悅的;另一位家長允許孩子自由安排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很多時候,孩子並不能合理安排時間,玩的時間太長,沒時間寫作業,潦草應付作業,但無論怎樣,他都會完成作業,在學習和玩耍中不斷調整自己,一步步接近合理分配時間的自我管理目標。

前者的學習習慣,是在外力干預和控制下實現的,一旦外力消失,這個習慣也可能隨之消失;我們且稱之為外部習慣,後者看起來似乎並沒有形成成人眼中的好習慣,但實際上,一個適合孩子自己的、使他能夠自我管理、對自己負責的隱性好習慣已然形成,這就是內部習慣。這樣以孩子的天性為主導,由孩子內在的節律形成的習慣,會使他的能量聚焦、專注,有能力、有興趣安排好自己的事情。

怎樣的習慣能成自然?

簡單重複、強制執行的訓練手段可以讓習慣成自然嗎?

從古至今,培養習慣都被放在一個很重要的教育位置上,很多愛學習的家長更是視培養習慣為第一要務,孩子還在上幼兒園時就開始訓練他要“小手背後、小嘴閉上、眼睛看老師”,我們認為上課認真聽講、遵守紀律的習慣越早養成越好。我們在意的、關注的只是要養成好習慣這樣一個目標,“只要是好的,我們就不能拉下”,強制執行、嚴厲批評和責罰可能是我們在習慣養成階段常用的手段,殊不知,這樣做卻是好心辦壞事,離我們希望養成的內在習慣背道而馳。

習慣成自然的過程究竟是怎樣的發生機制呢?

對此,不同心理學流派可能有不同的做法,但開啟並保持在此過程中輕鬆愉悅的感覺系統,卻是不同流派殊途同歸的結論。

行為主義心理學流派運用條件反射來解釋習慣的形成:人們在進行某個行為後可以獲得獎勵,那麼,他就很有可能不斷重複這個行為,並進而形成自動化行為。

具體到日常生活中,比如,我們希望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那就每次在他閱讀時給他一點獎勵。如果孩子每次閱讀都會獲得獎勵,那麼孩子閱讀的次數就會越來越多,久而久之他就把閱讀當成了一種習慣、一種常規。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工具性條件反射,外部的獎勵措施就是“工具”。

其他心理學流派則認為,孩子透過內化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來學習或成長,這種情感關係內化到心裡形成性格、人格。換言之,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我們刻板用力並不利於促進習慣的養成,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讓輕鬆、寬容、信任在過程中流淌,情感關係或者說親子關係得以呵護,孩子在從小到大被允許的過程中,可以無所顧及的去探索、去自我實現,沒有恐懼和內耗,若能如此,養成、培養必是不著痕跡、自然發生的過程。

已經形成的壞習慣,我們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來看壞習慣是如何形成的?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壞習慣是建立在恐懼基礎上的,人們無法有效地管理他們的焦慮、不適和壓力水平,那麼在長期經歷了焦慮和不適之後,他們最終會形成適應不良的壞習慣。所謂的壞習慣只是孩子們抵禦焦慮、不適和壓力的條件反射,是他們痛苦的吶喊。壞習慣有萬萬千,我們需要跳出問題看本質,看到每一個壞習慣的背後,都有一個不適的、有壓力的孩子,都有一個未被父母的關愛滋潤過的心田。壞習慣,不過是提醒我們需要重新連結親子關係。人在安全環境中,自然會向上生成和發展,好情緒,會讓事情良性迴圈;壞情緒,會讓事情再次陷入惡性迴圈。很多時候,孩子的焦慮來源於父母的“傳染”,關照好自己,找到自己焦慮的源頭所在,就已經走在改變的路上了。

內心恐懼的家長,學習之後,內心又多了一層擔心,擔心自己如果不管,這個壞習慣會更加根深蒂固。家長們這種焦灼的心情可以理解,此時,信任和等待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如同要整理一個雜亂的衣櫃,我們可能需要把衣櫃裡的東西暫時全部拿到床上,地上和椅子上,這個時候家裡顯得會更亂,但只要我們一點點去做,物品歸位,家終究會變得井然有序。對於孩子心理秩序的調整也如此,接納他現在的狀態,信任他一定可以積累自我調整的力量,加以時日的等待。

當我們把教育的眼光放至10年、20年,或是我們靜下來理解“培養”習慣這個問題時,我們可能會驚奇的發現:什麼是培養好習慣的催化劑?什麼又是改變壞習慣的關鍵一步?看見孩子,學會愛,加深與孩子的情感維繫,忘掉習慣,跳出培養的藩籬,敢不敢?盧梭說:兒童應該自由成長,對他們來說,最好的習慣就是沒有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