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家長分三層,您在哪一層?

有一個著名的藝人,名叫任賢齊。

“賢齊”這個名字的來歷,是出自《論語》:“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可見此名寄予深情厚意。事實上,“見不賢而內自省”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這是因為人對於自身,往往會有很多認識的不足。在回溯自身缺點時,更是“故意忽略”,從而回避“自省”。

筆者在多年從事心理諮詢的過程裡,就見過太多因不能自省而使家庭教育失當的案例,這樣的家長几乎無一例外地把過多的精力與目光投向了“別人的問題”上,只希望別人改正問題,卻不知道自己的不足。

家長分三層,您在哪一層?

(Photo By david-straight)

孩子被學校勸退,尿床,膽怯怕黑?

筆者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三個孩子:

毛毛,男孩,7歲,小學一年級,上課總是喜歡動來動去,不是摸摸小朋友的頭就是站起來伸懶腰,要麼就是在玩鉛筆盒弄得乒乓響……老師批評了多次也沒有什麼改變。家長回家也進行教育,孩子仍依然如舊沒太多變化。同學家長也投訴影響到了同桌孩子的學習;學校安排他單獨一個人坐了之後,又被老師投訴說:無法講課了!全部時間都要用來管好他一個人的紀律。因此,學校做了勸退處理。

麗麗,4歲,爸爸媽媽工作都非常忙,從小由外婆帶,外婆很疼愛麗麗,陪麗麗玩和上各種興趣班,但外婆也會很嚴格要求麗麗,每天晚上都會陪麗麗讀英語和練完舞蹈才讓她上床睡覺,麗麗現在有頻繁尿床的現象。

小明,5歲,膽小怕黑,經常要媽媽陪在身邊,不然無法一個人待著,上興趣班也是必須要媽媽進到教室裡。在幼兒園非常聽話,但有時尿了褲子也不敢跟老師說,爸爸覺得孩子有問題。

家長分三層,您在哪一層?

(Photo By kelly-sikkema)

家庭教育的迷思:我對孩子做了這麼多,為什麼孩子好像還是沒那麼好?

毛毛、麗麗,小明的父母,幾乎都無一例外地跟筆者抱怨:“過去已經諮詢了那麼多人,但孩子好像還是沒那麼好;孩子已經上了那麼多課,但好像都差不多”。

希望孩子越來越好,固然是每個父母的心願。但給孩子怎樣的家庭教育,才能讓孩子不斷精進與健康成長呢?現在有許多父母都積極學習很多育兒、教育方法,並熱衷學習一些“管教”類或者心理學類的理論課程。隨之,根據家長自身不斷學習、吸收、轉化的程度不同,就逐漸分為三類不同層面的父母。

第一類父母:

“管教”的方法學了很多,但為什麼孩子依然故我?

這一類的父母:是“孩子有問題,我要找方法”式的父母。

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生命獨立體,都會有著不一樣的個性、喜好等。如:有一些互動方式,孩子喜歡,但父母卻未必喜歡或適應;有的父母希望女兒能夠是一個文靜秀氣的女孩,但偏偏女兒喜歡踢球、戶外運動,更像個女漢子;有的父母希望兒子喜愛運動多運動,但兒子卻更喜歡安靜地在室內下圍棋……

孩子的喜好本沒有問題,但如果家長不喜歡,又不能充分尊重孩子的喜好,就會出現“我沒問題,有問題的是孩子”的情況。即使學習了“管教”類的課程,父母秉承著“有問題的是孩子”的態度去對待孩子,就會如同“緣木求魚”一般。

如果父母沒有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和選擇,家長將固有想法、喜好強加給孩子、要求孩子時,且得不到孩子順從的接受時,便又帶著“有問題的是孩子”的思想,急急忙忙去尋找“解決孩子問題的方法”。這一類的父母,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仍需“進階”。

家長分三層,您在哪一層?

(Photo Byashton-bingham)

第二類父母:

學“教育知識”是為了教育孩子!

第二類的父母,積極熱衷於上不同的“心理學、教育學理論”的課程,無論是知識水平還是人生閱歷都非常豐富,各種育兒理念都能侃侃而談。但實際情況是,這類父母只是為“教育孩子”而去學習的。

所以,這類父母事實上只認識那個“在書本上的孩子”,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時,這類父母更多地只會生搬硬套書本上的知識。他們對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瞭解並不多,也不太關注。比如:孩子真正希望獲得的是什麼?

上述案例1,毛毛為什麼上課老喜歡動來動去,是為了尋求更多的關注?還是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獲得自信?還是為了引起同伴的認同?……

上述案例3,小明真正害怕的是什麼?是孩子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把黑暗想得更可怕?還是媽媽引導孩子探索的行為不夠?還是與媽媽存在分離焦慮?……

孩子外在做出“問題行為”的背後,往往隱藏著孩子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與情緒。父母如果只看到孩子的行為,卻又不耐心深入瞭解自己孩子背後的真正原因,便拿各種理念、他人案例生搬硬套進行說教,就如同只通讀游泳技巧的書,卻不願意自己踏入泳池半步,何來能教他人游泳?最終只會讓家庭教育的效果事倍功半。這類的父母,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也需“進階”。

家長分三層,您在哪一層?

(Photo Bymarkus-spiske)

第三類父母:

家庭教育的根源還是家長對自己的認知和改變

當孩子來到這世上,有如白紙一張,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位人生老師。我們都知道,在家庭教育中,言傳身教的力量與教育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尤其是對孩子。而更進一步地“身教”比“言傳”更為重要。

當父母能夠正視自身的問題與不足,並不斷進行最佳化調整時,才能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與學習物件。因此,這類父母是在帶孩子過程中,邊學習邊進行自我成長和發展,他們從不否定自己本身存在的侷限性,願意透過“借用”孩子的到來,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還需提升的空間,不斷先幫助自己,認識自己和改變自己。

案例1,透過溝通引導,毛毛的媽媽意識到孩子小時候自己陪伴時間太少,基本都是由老人家撫養,老人傢什麼事都包辦代替,代價是孩子自我價值感低,需要透過引起別人的關注來提高。孩子現狀的核心不在孩子身上!

媽媽明白需要自己先改變:首先要多陪伴孩子,在陪伴的過程中,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耐心引導。後來媽媽對自己情緒變化有了很好的覺察和管理後,跟孩子在一起時耐心更多、快樂更多,情緒也平穩很多,不再為孩子的表現焦慮時,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也越來越多的得到認同。

因此,第三類的父母除了關注孩子,更多的是關注自身的改變,透過不斷了解自己,讓自己在家庭教育中,踐行更高質量的“身教”。這類的父母,才是在家庭教育中最適當、最稱職的父母。

家長分三層,您在哪一層?

(Photo By ben white)

如果我們給家庭教育中不同型別、不同階段、不同狀態的家長進行晉級劃分,真正稱職的家長應從基礎層 “瞭解自己 ,改變自己”開始,透過自身的學習、轉化、提升逐步上升到“瞭解孩子,引導孩子” 的第二層階,才能在“瞭解方法,善用方法”的第三層階有的放矢後,靜待開花結果。

這樣的遞進共同成長方式,才是家庭教育的真正意義、價值與核心。家庭教育真正目的和意義,從來都不是要放棄家庭成員中的任何一員的成長和提升。

家庭教育分三層,您在哪一層?

榮華:心理學博士(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在讀)、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廣東省心理學學會、中英精神分析取向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連續培訓專案學員、英國TAVISTOK嬰兒觀察專案學員、暨南大學心理諮詢中心兼職心理諮詢師

(部分圖片、影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