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電視劇《陪你一起長大》一開播,迅速走紅家長圈。

不少家長看完後,大呼“真實”。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四個風格迥異的家庭代表了四個孩子不同的成長環境,以及四對父母的家庭教育觀。

劇中涉及到的教育政策、孩子升學、學區房、離婚、二胎、全職媽媽、職場媽媽、隔代養育……每個話題都是分分鐘上熱搜的節奏。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4組家庭上演了各不相同的教育方式。

相信觀眾在現實生活中都見過,或者是身邊好友,或者就是自己。

甦醒家|虎媽貓爸式育兒

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在玩具店裡撒潑打滾,一定要買新玩具。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家裡的玩具已經數不勝數,媽媽堅持立場不妥協,拒絕購買。而爸爸看到孩子可憐兮兮的樣子,趕緊充當起了和事佬,“不就是一個玩具嗎,寶寶不哭,爸爸給你買……”

或者爸爸要求孩子寫完作業再玩,而媽媽心疼孩子,“學了這麼久了,休息一會,晚點寫沒關係……“

現在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出現「一人唱白臉,一人唱紅臉」的情況。

《陪你一起長大》由劉濤、李光潔扮演的甦醒和奚彬就是這樣一對“虎媽貓爸式”的家庭結構。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奚彬在這部劇中的角色就是充當家庭潤滑劑,對於兒子學習,他的教育理念是:循序漸進,欲速則不達。

相較於劉濤飾演的媽媽,“望子成龍”的學業堆積式的教育理念,作為父親的奚彬就顯得有些“不務正業”。

奚彬的生活就是三件事:工作,哄老婆開心,陪兒子開心。

本來老婆甦醒也很認同,並享受他這種佛系生活理念,對兒子的教養也是佛系放養的。

可是自從一次幼兒園的開放日活動上,甦醒看到別的小朋友都各有才藝,自己兒子只會像只小熊一樣在地上滾來滾去的時候,甦醒如同瞬間被冷水澆頭而下,原來自己以往的帶娃方式是錯的。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從此甦醒開啟了焦慮模式,拿出自己曾經學霸的氣勢,給孩子買各種繪本,卷子等學習資料,準備從頭開始,迎頭趕上,絕不能再落後了。

可每當甦醒認真管孩子學習時,作為丈夫的奚彬卻總在背後搗亂。

例如,當甦醒下班回家親自教兒子,還沒五分鐘,剛遇到點不順,奚彬就急忙跑來抱走兒子,一邊還說:

“今天已經跟媽媽學了足夠多的東西,爸爸帶你去活動活動。”

又例如,當奚望的學習終於有進步了,甦醒愈發上心。然而,“豬隊友”奚彬立馬上線:他完全不管老婆正在教孩子,就在旁邊引誘兒子,要帶他去踢足球。

明明當時孩子學得挺專心的,但他一出現,甦醒前功盡棄。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再例如,因為帶著孩子和小狗玩耍,沒時間做題,老父親便親自用左手替孩子寫作業……

顯然,甦醒和奚彬的教育理念有分歧:一個主張嚴管,一個主張放養。

結果夫妻倆對奚望,一個拖,一個拽。

其實這些問題奚彬都可以選擇私下溝通解決,而不是屢次當著孩子的面,拆老婆的臺。

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我可以陽奉陰違,我可以不學習,因為有爸爸給我收拾殘局。

所以,在教育孩子時,如果和另一半有不一樣的理念,完全可以花心思讓自己的想法付諸實際。

用行動告訴另一半,寓教於樂沒有問題,孩子也可以成長。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但奚彬偏偏選擇了最錯誤的處理方式:陽奉陰違。

這樣的做法,讓甦醒越來越焦慮:工作上不順心,孩子落後別人家太多,老公還不理解自己。

結果,甦醒的情緒越來越失控,都發展到打孩子了,再後來,兒子在高壓下,還出現了口吃和抽動症等問題。

這一切,父母都有責任。

其實在教育孩子時,不只是雞娃,任何事情都需要雙方一起用心用力,而不是一方拼盡全力,一方毫不在意。

林芸芸家|詐屍式育兒

在這部劇中的四個家庭中,最具爭議的家庭就是顧家偉、林芸芸和顧林新月一家。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在這個家庭結構裡,顧家偉作為一家之主,有絕對的話語權,而且他極其的自以為是。所以,家裡的大小事務,包括孩子的教育,全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

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顧家偉的要求也極其嚴格,他明確表示,自己的女兒必須是第一,不只是學習要拿第一,其他方面也必須是第一。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新月也的確不負父母苦心,小小年紀,就從同齡人中,脫穎而出:

彈鋼琴、跳芭蕾,樣樣拿得出手;

小小年紀,就學習了法語,還能詩朗誦!

可即使是這樣的女兒,顧家偉依然不滿,而他不滿的原因,是因為新月在幼兒園開放日上,被45秒還原魔方的李非凡比下去了。

“讓你一定要帶女兒準備好,練一個暑假練的是什麼?我的臉都被你丟盡了!

“新月挺好什麼挺好,我的女兒,她要是最好、最優秀、最耀眼!”

顧家偉身為父親,以一句“我負責賺錢養家”,就推卸教育孩子的責任。

當孩子稍有差錯,他就只會責怪老婆,說她就在家待著怎麼還管不好孩子,把一切責任都怪在她的身上。而且在顧家偉眼中,女兒也不過是個能讓他展示他優越感的工具。

犧牲孩子童年時的快樂,如果是為了讓孩子的未來更好,這樣的教育方式還能說得過去。

但顧家偉犧牲了女兒的童年,卻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實在不應該。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這窒息的“第一名”,顯然不是育兒的最好方法。

沒有鼓勵,沒有表揚,有的只是無盡的鞭策與責備!

這對5歲的新月來說,是殘酷的,因為她從沒有得到過爸爸的肯定;她的內心缺失的是父親的陪伴與真正的關愛。

對於妻子林芸芸來說,同樣是“羞辱”:自己每日的付出,在丈夫眼裡,依然是不夠的!因為她沒能教出一個獨一無二、次次第一的女兒!

然而,林芸芸每次也只能忍氣吞聲,雖然心疼女兒,但還是要好好地哄丈夫,丈夫說什麼就是什麼!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於是新月在爸爸的嚴苛教育下,非常在意輸贏。因表演輸給玩魔方的李非凡,就在上幼兒園打招呼時,故意講英語挑釁李非凡,來獲得他人的關注。

為了達到自己不想去上學的目的,而故意讓自己受傷並且誣陷栽贓給奚望。

很多人都說小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但正因為孩子的單純所以才會不明是非學習父母的行為。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會照著鏡子學習。

新月能幹出這樣的事情來,和她的父母真的有很大的關係。

父親顧家偉,是一家律師事務所的高層領導,“好面子”“虛偽”、“摳門”是他的標籤。

母親林芸芸,雖然穿著一身真名牌,但她的人生充滿了謊言,偽造出國留學生的身份,樹立高知家庭出身,以及後面為了保護新月的形象而向顧家偉撒謊的“滑梯摔倒事件”。

與其說新月這個六歲的孩子太可怕,心機太深沉,不如說是家長的教育和言行出了問題。

所以,對於評判孩子是否優秀,不能光看學習成績,而是要從全面的角度來看待孩子。

何景華家|隔代溺愛式育兒

都說隔輩親,但這一點也是很多父母在教育中遇到的最大困境。很多老人喜歡護著小孩,但一味的寵溺,只會害了孩子。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在這一點上,劇中的何景華和蔣博這對組合家庭上可謂將隔代教育的弊端顯示的淋漓盡致。

何景華是二婚,兩個孩子同母異父,女兒紫寧高考失利,叛逆任性;兒子蔣思遠是個“熊孩子”,不服管教,拿水槍噴老師,隨時胡鬧,何景華為此頭疼不已。

兩個孩子都問題重重,何景華的“育兒”困難直接變成了雙倍。

由於兩個孩子都是由外公外婆帶大,兒子蔣思遠6歲了還在追著到處餵飯,是一個連培訓機構都避而遠之的混世魔王。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每當兩人想好好教育兒子,但屢次被外公外婆喝止,甚至把孩子的錯歸咎到父母身上。

由於外公外婆溺愛外孫,不捨得碰,不捨得說,什麼都由著蔣思遠的性子來,結果是蔣思遠愈加調皮不懂事。

何景華表面上不希望父母插手自己的生活,但實際上仍是他們教育蔣思遠的時間更多。對於女兒叛逆,兒子頑劣的背後,何景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這裡面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她沒有參與到兩個孩子童年的生活及教育中去,而是當甩手掌櫃,把照顧孩子的任務交給了自己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六歲之前的教育至關重要,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曾有著名科學家被問到是什麼原因成就了非凡業績時,他回答說就是在幼兒園時期建立起來的規矩、習慣。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李玫瑾教授曾說:“想要孩子將來有很好的行為、表現,那麼就要在孩子六歲之前,對他進行正確的教育,而這段時間的教育,主要靠父母。”

其實,何景華的父親就一針見血指出,孩子教不好就是教的人有問題。

要想孩子好好學習,父母需要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在孩子教育問題上,一家人要達成共識,這樣才能勁往一處使。

這就可以採用“分工合作”的教育方式,維護孩子父母的權威。

在充分溝通彼此認可的情況下,每個人分配不同的教育角色,大家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行事,互相不要過多幹預。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孩子面前溝通教育方式,甚至爭執。

對孩子而言,家庭裡的每個成員都是他最親近的人,這無疑是對孩子情感的極大傷害。

在雞飛狗跳的家庭氛圍中,長輩的寵愛護短,影響著父母對孩子的管教。

不管是離婚家庭,還是重組家庭,複雜而不和諧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都是不可估量的。

沈曉燕家|喪偶式育兒

常言道:條條大路通羅馬。有的人,生來就在羅馬;而有的人,終其一生在奔向羅馬的路上。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劇中的李非凡,就是那個奔向羅馬的孩子。

他出生於平凡人家,父親李翔是本地人,有房有戶口,但卻不上進,每日好吃懶做,不是酗酒就是打牌。

並且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完全不聞不問,對妻子也是想打就打,想罵就罵,甚至離婚了還要偷摸拿妻子辛苦打工賺來的錢去揮霍。這樣的丈夫,看著就讓人恨得牙根兒癢。

而母親沈曉燕,早已與丈夫離婚,但因為孩子的撫養權被判給了丈夫。所以,為了照顧孩子,過著 “分居不分家”的生活。

在外人眼裡,李非凡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聰明、好學、自律、懂事……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他可以為了母親不那麼拼命賺錢而捨棄想要去的補習班;可以為了不讓別人傳播他父母已經離婚了而打架;可以為了母親的面子而對新月栽贓奚望的事實不置一詞。

你說,李非凡他知道父母離婚了嗎?

他知道,他無數次躲在門裡聽到父母吵架,甚至說到離婚,奪去撫養權的事,他害怕失去父母中的任何一個,即使父親再不作為,在孩子的眼裡,他仍然是他最愛的父親。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他可以為了母親的笑臉,努力讀書。他是聰明的,早熟的,他早早的就看清了自己的處境,併為此做出的選擇。

在家長看來,這可能是乖巧的表現,但實際上卻是討好型人格的表現。

因為一些孩子天生敏感,他們會把父母爭吵的原因歸結於自己的錯,所以他們會盡己所能順從父母,努力讓父母開心。

很多人評論說:父母每次吵架,他們都覺得錯的是自己,現在特別害怕別人生氣,別人只要生氣就會立刻討好,這讓他們活得很累,但是沒有辦法,從小耳濡目染,讓他們形成了這樣的反射條件。

劉濤揭露教育焦慮下的扎心真相: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可以這麼拼!

其實父母無論對孩子的教育有怎樣的分歧,都要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不要讓孩子陷入這樣的壓力之中,形成“討好型人格”。

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約翰·杜威說:“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個人的生命成長中,沒有比家長更重要的老師。最好的家教就是夫妻恩愛。”

父母更要好好的愛對方,尊重對方,互相欣賞對方,即使已經離婚了,也應該共同建立一個有愛的“家”。

父母相愛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也是給予他們最好的教育。

孩子“幼升小”的這段旅途上,既是孩子們人生中的第一道關卡,也是新手父母“學會為人父母”的第一道考驗。

“陪你一起長大,”不僅是孩子們的成長,更是父母們在面臨一次次矛盾、又一次次和解中,收穫幸福的真諦,體會到人生的責任,這也是專屬於父母的成長。

教育不是一場通關遊戲,而是一座遠方的燈塔。

在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歲月裡,也要時刻銘記:育兒先育己,雞娃先雞爹和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