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孩子的智商到底是怎麼遺傳的?後天教育有多大用?

大家好,我是圈主華川(川媽),育有一兒一女。曾留學歐洲,是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在此與您分享二胎孕、產、育兒知識,以及自家倆寶的親子教育經驗。

孩子聰明與否,究竟是靠先天遺傳,還是後天教育?

如果說遺傳很重要,智力是按什麼規律遺傳的?

這是科學家們研究了幾百年的課題,也是很多為人父母者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比如,某天我教閨女一道數學題,教了幾遍她也沒弄懂,我就會忍不住思考:這究竟是因為我沒教好,還是因為娃的智商太低?這智商究竟是遺傳了誰?

在養育兩個孩子的過程中,我曾無數次拷問自己。一有時間就孜孜不倦地鑽研。今天,我就把初步研究成果分享給大家。

首先,現代科學界基本達成了一個共識,即智力主要來自遺傳,遺傳的影響力達到了75~85%。科學家們主要是透過兩類研究得出這個結論的。

一類研究是面向多子女家庭的。在一個多子女家庭,當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和所獲得的教育資源非常相近時,科學家們發現:每個孩子的智力仍然存在著顯著的差別。

其實觀察一下我們自己和周邊家庭,就很容易驗證這一點。比如,我有一位鄰居生了3個孩子,這位鄰居對每個孩子都一視同仁。然後大娃唸到初中畢業,二娃考上了重點大學,三娃勉強上了一箇中專。

另一類實驗是同卵雙胞胎實驗。一些被遺棄的同卵雙胞胎,被不同的家庭撫養,若干年後,科學家對異地撫養的雙胞胎做智力測試,發現倆娃的智力相關性達到0。74(越接近1關聯越強)。

科學家們正是據此確認:遺傳對智力的影響佔到75%左右,而不同的成長環境和後天教育,影響比率是25%左右。

當然,這個研究成果要排除一些極端的後天養育環境,比如嬰兒期營養不良、過早輟學、染上重大疾病,等等。

同時,也不排除“有些家庭子女個個優秀,有些手足兄弟個個無能”的少數個案。但科研結論一般只從“大機率”現象中提取。

下面,再說說

父母雙方智力對孩子智力的遺傳影響。

有科學研究揭示,X染色體上包含跟智力有關的基因,由此得出結論:女孩的智商遺傳父母雙方(女孩染色體是XX,由父母雙方各提供一條X染色體),男孩智商主要由母親遺傳(男孩染色體是XY,由母親提供X,父親提供Y)。

但隨著研究的進展,科學家們發現跟智商有關的基因分佈在不同的染色體上,包括決定性別的染色體。而且,有些基因特徵針對某一種性別是隱性的,而對另一種性別是顯現性的。這就導致了同一家庭不同性別孩子的智力差距較大,也導致了智商存在隔代遺傳的可能。

比如,我有一個考上985的學霸閨蜜,她哥哥就智商極低,低到念小學都費力。同時,她父母也都老實巴交,看不出任何優勢基因。再往上追溯,他爺爺原是大戶人家的知識分子,在XX運動中被抄家,變成赤貧,然後在別無選擇的條件下,娶了一個資質不佳的老婆,又生下一個資質很一般的兒子,沒想到,老人家的優質基因最終在孫女身上發揚光大了。

事實上,科學家們到現在都沒有完全搞清楚到底哪些基因和智商有關。

一個智商高的孩子,除了常見智慧(數理邏輯智慧,語言智慧,空間智慧等等)存在顯著優勢以外,還需要極好的記憶力,極靈活的神經反應能力……這些優質基因分佈在父母雙方各自23條染色體上的不同部位。

一個天賦優秀的孩子,往往是諸多優質基因的完美組合,就好像打麻將摸到了“清一色”,這是極低的機率和極大的運氣。

即使父母雙方都是“清一色”的好基因,兩者混合到一起,讓孩子再摸出一個“清一色”也很不容易。

父母雙方分別對孩子的智力影響有多大?

一本譯於1982年的《行為遺傳學》中有一組這樣的資料:孩子和媽媽的智商相關指數為0。46,和爸爸的智商相關指數是0。42。 而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媽媽對兒子的智商影響為0。443(越接近1影響越大),爸爸對兒子的智商影響為0。411。

所以,儘管母親對孩子的智商影響確實大一點點,但這一點差異其實非常微小。總體而言,父母雙方對孩子的智商的影響力是相當的。

舉一個不那麼準確的例子。假設母親的基因是一桶水(桶裡有優質基因也有劣質基因),父親的基因是另外一桶水。孩子的基因,就好比將父母的兩桶水混合之後,再舀出來一桶水。

你說父母的基因對孩子有沒有影響?肯定是有的。但這個影響又是不明確,很隨機的。

運氣不好的孩子,可能舀的那一桶水正好是父母基因裡的劣質成分;運氣好的,就全部撈到了父母基因裡的優質成分。

當然,如果父母都很優秀,基因裡的優質成分佔比大,那麼孩子撈著好基因的機率還是會大一些。

這就是遺傳的神奇之處。下一代的特質跟上一代有一定關係,這是為了滿足傳承的需要;但也絕不是一成不變的關係,這是為了適應新世界的需要。

從整個人類種群而言,正是這種不確定性,讓人類的未來充滿了變化和生機。畢竟這世界、環境、氣候,也一直在不斷的變化中。

後天環境對孩子的智力影響又如何體現呢?

科學家們的觀點並不統一。有部分比較積極的科學家認同:“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賦,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而遺傳決定論者認為:“一兩遺傳勝過一噸教育。”

這些說法都太絕對了。

最為科學的闡述是:

遺傳決定了能力發展可能的範圍和限度,環境則決定了在遺傳基礎上能力發展的具體程度。

我們可以用一張圖來說明:

孩子的智商到底是怎麼遺傳的?後天教育有多大用?

如上圖所示,橫座標表示後天環境的支援程度,越往右,意味著後天環境越好;縱座標代表一個人的實際能力水平,越往上,表示能力水平越高。

曲線A,展現的是先天遺傳智力水平低下的人,他們在現實中的能力發展跟後天環境的關係

。從曲線圖可以看出,即便環境支援無限大,他們的能力水平依然很低。因為他們能力發展的上限很低。

這就好比一個低能兒,生在貧民家庭很低能,若是生在億萬富豪家,狠命砸錢培養,也依舊是低能。所謂“朽木不可雕也”,就是這個道理。

曲線B,體現的是遺傳智力水平中等的人,在不同的後天環境下的實際能力發展水平

。當後天環境足夠好,孩子的能力發展可以達到較高的水平。如果後天環境支援低,其實際能力發展水平也會比較低。

現實中大部分孩子屬於遺傳智力水平中等,對於這一類孩子,後天環境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但同時也要注意,後天教育的投入,在達到一定水平之後,能力上升的空間也是有限的。

比如,我念初中時有幾個成績中等的同學,中考之後選擇了不同的道路。甲同學中考之後,就輟學出門打工了;乙同學中考之後,憑成績考進了普通高中;丙同學的家長花錢找關係,進了重點高中。

三年之後,乙和丙以相差無幾的成績,進了一所三本院校。十幾年後的今天,乙和丙的事業狀態差不多,但比甲還是明顯勝出一籌。

孩子的智商到底是怎麼遺傳的?後天教育有多大用?

在這個案例中,甲同學是因為沒有獲得足夠的後天環境支援,發展受限;乙同學是獲得了正常的環境支援,得到了正常的發展;丙同學獲得了超額的環境支援,但因為智力所限,所以發展水平沒有太大的突破,跟乙差不多。

曲線C,體現的是遺傳智力水平很高的人的能力發展曲線

。這一類人的能力上限很高,後天環境對他們的影響也最大。

我不由得想起我父親跟提過的他的一個童年玩伴,據說特別聰明,對所有數字、文字都過目不忘,但因為家庭貧寒以及“黑五類”的成份,只念了幾年小學,就輟學務農了。他最後成了全村最出色的農民,種的糧食畝產都比別人家多幾十斤。如果這人能夠有條件繼續求學進修,當個低配版的袁隆平也猶未可知。

我還有一戶鄰居,生了一對龍鳳雙胞胎,但家庭環境很糟糕,到了九十年代,達不到溫飽水平。但這龍鳳胎的天賦非常高,即便是在飢一頓飽一頓的狀態,姐弟倆的學習成績也常年包攬了班上的前兩名。後來姐姐唸完小學就輟學了。弟弟在親戚贊助下上了高中,進到高中以後就因為成績優異開始拿各種獎學金,最後考進了本省最好的985大學。

孩子的智商到底是怎麼遺傳的?後天教育有多大用?

你看,兩個遺傳天賦都同樣很高的孩子,因為不同的教育環境,造成了兩種天壤之別的人生。

直到現在,我還時常感慨那位比我小几歲的姐姐的命運……

但如果雙胞胎的天賦智力水平都很低,他們的發展軌跡就跟曲線A一樣,最好的結局和最壞的結局之間,差別也不會太大。

總結上述所有資訊和案例,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 孩子的智力遺傳既跟父母相關,但遺傳方式又存在很大的隨機性。

如果父母智商很高,生的孩子智商一般,這很正常;如果父母智商一般,生了個智商一般的孩子,這更正常;

智商一般的父母生出智商高的孩子也是有可能的,這相當於買彩票中大獎。

2、 後天教育對不同孩子的影響程度是不一樣的,孩子遺傳智力水平越高,後天教育的影響越大,遺傳智力水平越低,後天教育的影響越小。(有些孩子成就低,並不是大人沒教好)。

3、 遺傳基因決定了每個人的能力存在天花板(雖然有些消極,但這就是事實)。兔子有時候跑的比烏龜還慢,但烏龜永遠跑不到兔子的最快速度。

所以後天教育的投入產出,也存在邊際效應。當後天教育達到一定水平,孩子能力也發展到一定水平之後,教育投入的邊際效益會越來越低。

打個比方,養孩子就好比種莊稼,施一次肥,收成增加很多;再施肥一次,收成又增加一些;當再、再次施肥時,收成就沒有增加了,甚至產生了副作用。

同時,根據美國教育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慧理論,一個人的能力可以分很多種(語言、數理邏輯、視覺空間、人際、運動、音樂、博物、自省)。如果每個孩子能致力於往自己的優質智慧方向發展,發展潛能會更大。

所以,教育的關鍵,是

先弄清楚自己的孩子是哪塊料,然後,因材施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