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如果鴻門宴上項羽殺了劉邦,是不是就取代了漢朝,建立楚國?

《鴻門宴》這篇文章來源於《史記·項羽本紀》,是中國兩千年來膾炙人口的佳作,也是中學生語文必學科目,文章主要描述了秦國滅亡後,項羽和劉邦進行的為時五年的爭霸天下的開端。雖然是開端,但也在某種意義上預示著這種爭鬥的結局。

《鴻門宴》情節跌宕起伏,形象生動鮮明,語言精練優美,通篇文章一氣呵成,大氣磅礴,讓人不知不覺沉迷於其中,彷彿親身經歷。

由於高中語文課本上都有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讀過,也都瞭解故事情節內容,故此在這裡就不再多加贅述。

如果鴻門宴上項羽殺了劉邦,是不是就取代了漢朝,建立楚國?

本文主要是想討論下,如果鴻門宴上項羽聽從了范增的建議,殺了劉邦,歷史會不會改變,項羽能否最終當上皇帝,重續楚國王朝。

其實這個問題,無論是歷史學家,還是歷史愛好者,討論者不知凡幾,各有各的理由,如果要做假設,那首先得清楚,項羽為什麼鴻門宴上沒有殺劉邦?且劉邦為什麼最終能夠坐擁天下,而項羽兵敗自刎於吳江?

這個問題也是眾說風雲,有說項羽糊塗的,有說劉邦本身就是市井出生,會忽悠,還有的說是最後樊噲的表現鎮住了項羽等等。

其實這都是理由,而且都有道理,但在我看來,項羽之所以沒有殺劉邦,或者說劉邦之所以能夠死裡逃生,最重要的有兩個原因,一是項羽太驕傲;二是劉邦不要臉。

如果鴻門宴上項羽殺了劉邦,是不是就取代了漢朝,建立楚國?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得從項羽和劉邦這兩個人的出身和這些年的經歷來說。

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而項燕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由此可見,項羽出生名門之後,是豪門貴公子。而劉邦就不一樣了,劉邦是沛縣人,農家出身,在起義之前,做得最大的官職就是亭長,而且年輕時候的劉邦頗為“無賴”,喜歡喝酒,其實就跟現在的街邊無賴差不多;

所以從出身看,項羽和劉邦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一個如翱翔在九天之上的鳳凰,一個就是地裡的土螞蟻,根本沒有可比性;就像如今的社會,豪門富二代是不屑於跟農家窮孩子玩耍的,因為根本不是一個階層的人。

在項羽的眼裡,他本身就是鴻鵠,有天下之志,劉邦就是燕雀,和自己沒有可比性,這是項羽的驕傲,古代就是這樣,出身就是一生。從項羽的出身可以看出,他是豪門後裔,是貴族,有自己的階層定位,有強大的自尊,驕傲不可比擬。

劉邦就不一樣了,他本身就是底層出身,年輕的時候就是無賴,難道老了就不是無賴了?骨子裡的基因是改變不了的,多年的底層生活經驗練就了一身的生存本領,他更知道像他那樣的人,活著是多麼的不容易,為了活著,一切都可以犧牲,自尊,尊嚴算什麼,只要成功了,世人只會記得你的成功,而不會記得你在成功路上的尊嚴丟失。

中國歷史上,但凡偉大的帝皇,有幾個是要臉要尊嚴的呢,要臉要尊嚴都是在得到皇位之後才開始的,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之前,什麼臉面、尊嚴,都是狗屁。

所以在鴻門宴上,劉邦才會低聲下氣,一直裝孫子,不停地討好項羽,得到的都給你,城池,金錢,美女等,統統不要,只要活著,活著才有希望,活著才能翻盤。

如果鴻門宴上項羽殺了劉邦,是不是就取代了漢朝,建立楚國?

事實證明,劉邦是對的,一時的忍辱,讓他在未來一步步發展壯大,最終擁有了和項羽爭霸天下的資本並一舉擊敗了項羽,得到了天下。

其次,在項羽眼裡,從來沒有把劉邦當成對手,劉邦在他眼裡,只是一個投機取巧的小人,而且在那個時候,劉邦已經接近50來歲了,對於那個時代的人來說,人的壽命本身就短,五十歲已經是屬於老年了,項羽正當年。作為一個正年少的年輕人來說,他有他的驕傲,根本就沒把一個朽木一般的老頭放在眼裡的。而且劉邦是他的部下,項羽是貴族,他遵循的是貴族的遊戲規則,是強者的世界薰陶出來的,他天生不是一個陰謀家,也不屑於玩弄陰謀,因為他有強大的實力,喜歡什麼,厭惡什麼,從來不屑於用陰謀得到或者毀滅,因為那樣太費神,跟他冠絕天下的西楚霸王形象不符。

這樣的項羽是不會殺劉邦的,一個卑躬屈膝的,在他面前諂媚的劉邦,他是不屑於殺的。

在他眼裡,劉邦只是他的一個部下,是一個孩子,部下犯了錯,而且改正了,作為上司,肯定是不會逼死部下的。孩子偷了東西,認錯很及時,且把偷來的東西都還你了,難道你還要逼死孩子嗎?或許在項羽眼裡,劉邦就是這樣的存在,他們的地位從來就不平等。所以,這種情形下,項羽是不會殺劉邦的。

其次,項羽太天真,性格不夠果斷。他不懂政治,性格直爽沒有心機,所以一切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他天真地以為,鴻門宴上放了劉邦,劉邦就會對他感恩戴德,從此效忠無二心。而且在鴻門宴上,他一開始的初衷,其實就是要殺劉邦的,要不然也不會有項莊舞劍一說,但卻在劉邦的一番刻意討好以及項伯的干預下產生了動搖,最終在樊噲的一番攪局下,劉邦得以逃脫。

由此可見,項羽性格優柔寡斷,太武斷,沒有作為一個上位者的雷厲風行,心狠手辣的手段。

殊不知,在他心裡,他把自己當成了皇帝,把劉邦當成了自己的部下。但劉邦自己知道,他的志向一直是天下,從來沒有想過做項羽的部下,或者跟項羽平分天下。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一個人最終能走多遠,所以註定了項羽會失敗。

再次,項羽剛愎自用,最終導致人才流失,身邊無可用之人。劉邦知人善用,不恥下問,身邊人才濟濟,不斷髮展壯大,最終擊敗項羽。

最後,劉邦的背後除了擁有出眾的人才之外,還有一個默默支援他事業的女人,甚至於這個女人的野心比劉邦還要大,都說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默默支援他的偉大的女人;毫無疑問,呂雉是一個偉大的女性,且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女性(在後劉邦時代,她的表現尤為出色),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政治上能夠和呂雉一較高下的女人,無非就是唐朝的武則天以及清朝的慈禧。而項羽是一個情感細膩的人,他雖武功霸絕天下,但骨子裡一個具有浪漫情懷的人,虞姬恰好也是這種人,他們的愛情故事,代代相傳,感動了無數後人。

所以,項羽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太驕傲,天下無人入他眼。劉邦能夠成功,是把不要臉的精神發揚光大。在成功之前,一切都是虛的。

所以,從項羽的性格分析,就算他最終項莊在鴻門宴上殺掉了劉邦,項羽得到了天下,也不會長久。

項羽是一柄鋒利的絕世寶劍,可以開疆拓土,可以制霸天下。但他只適合打天下,而不適合坐天下,他的位置應該是一位開疆拓土的將軍,卻在命運的安排下,成為爭霸天下的主宰者之一,最終的結局是自刎於烏江之畔,留下千古遺恨。

後人每每讀到項羽烏江自刎的片段,都經不住發出聲聲嘆息,感嘆命運不公,時運不濟,這樣的一位可愛的英雄人物,卻是這樣的悲劇收場,後人很難接受這樣的結局,但又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結局。

如果鴻門宴上項羽殺了劉邦,是不是就取代了漢朝,建立楚國?

從歷史上講,劉邦武不及項羽,文不及項羽,出身更是不及項羽,而且劉邦年老體衰,項羽正年少。但他卻最終坐擁了天下,他是偉人而項羽不是。

這就是為什麼在歷史上,雖然劉邦最終得到了天下,但對於後世之人來說,更加同情的人卻是項羽,因為相對於劉邦,項羽更加優秀,他集人類一切優秀的品質於一身,相對的更加的能夠走進人們的心裡。也因為項羽和虞姬的愛情故事讓人們唏噓感嘆,這樣的一對具有浪漫主義的男女,最終沒有一直相守下去,卻雙雙隕落在烏江之畔,成為歷史遺憾。

但歷史的車輪不會停止,每一件事情的發生和結局都有其必然性,在當時那個時代,項羽的失敗的註定的,從他鴻門宴上放走劉邦的那一刻,他就已經敗給了劉邦,就算最終沒有敗給劉邦,他也會敗給大勢,這是性格使然,也是歷史趨勢。

從鴻門宴以及楚漢相爭的故事中,衍生出現代社會經常會被提及的兩個問題:一是男人喜歡問女人,你是喜歡項羽這樣的人,還是劉邦這樣的人呢?二是女人喜歡問男人,你是想做項羽還是想做劉邦呢?

那麼,你又是怎麼選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