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大連老師”大山裡書寫愛的奇蹟

“大連老師”大山裡書寫愛的奇蹟

/ 文·裴沛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鄭鴻

圖·彭召兼 /

去年10月,來自大連的4位支教老師走進貴州省盤州市石橋鎮梓木嘎村一戶農家時,丁橋(化名)還是一個總是蜷縮在角落、不會走路只能爬行的殘障兒童;如今,每次“大連老師”再來到這裡,孩子總是高興地跑過來,撲進“大連老師”懷裡……孩子媽媽說,是大連支教老師徹底改變了孩子的人生和他們一家的命運。

丁橋是貴州省盤州市石橋鎮關坪小學教師的幫扶物件。由於患有腦軟化症,已經6歲了卻不會走路,四肢不協調到連雙手五指交叉這樣簡單的動作都無法完成,也說不成一句完整的話。去年10月的一個星期五,正是關坪小學教師定期幫扶殘疾兒童小橋的日子,大連金普新區第二批組團式教育協作組的4位老師聞訊,堅持要去孩子家看看。

“小橋,老師來看你了。”當地老師進門先打招呼。“孩子最近怎麼樣?”老師問。“孩子就這樣了,沒辦法了。”媽媽沉默半晌,低聲回答。

“她今年才6歲呀。”眼前的一幕,彷彿針刺般扎著大連老師們的心。同樣家有女兒、從大連市一一三中學來關坪小學支教的張成老師更是心痛得夜不能寐。

第二天是星期六,公休日。張成帶著女孩子都喜歡的芭比娃娃,再一次來到小橋家。小橋看著娃娃面露笑容,卻無法開口表達。有著25年教齡的張老師深知,要想改變孩子的現狀,首先要做的就是溝通,讓孩子接受自己並願意交流。他和小橋一起玩芭比娃娃,扶著她慢慢走路,伸出手指教小橋數數……孩子和張老師逐漸親近起來。

“小橋媽媽,你看小橋多漂亮,又聰明,我相信透過治療一定能好起來的,你要有信心。以後她能夠生活自理,你們一家的負擔就大大減輕了。”望著將信將疑的小橋媽媽,張老師堅定地說:“讓我們一起努力,請相信我。”

從此,張老師每個週末都帶著小禮物到小橋家。先是肌肉和穴位按摩,然後從抬一條手臂到兩條手臂、手腿協調動作的協調性練習,再進行五指交叉等判斷性動作練習和增加肌肉力量的訓練,最後指導小橋慢慢走路,教小橋發音、握筆等,和她一起做肢體運動遊戲。張成大學期間所學的知識,和從教以來積累的運動醫學方面的經驗,在距大連3000多公里外的貴州山區有了新的用武之地。一個週末、兩個週末,一個月、兩個月……眼看著孩子逐步好轉,小橋的父母對未來重新燃起了希望。

今年5月,對口幫扶的4位大連老師又一起走進小橋家。剛到家門口,小橋和母親早已等候在那裡。看到張老師,小橋竟然自己跑了過來。雖然只是短短的四五米距離,雖然她的腳步踉蹌,但大家驚喜地發現,如今的小橋,五指交叉順暢,握筆寫字有樣,還在院子裡騎上了兒童腳踏車!小橋的母親忙著給老師們拿水果,滿臉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僅僅半年多時間,從不能走路、不與人交流,到能小跑、笑容燦爛,小橋變了。前段時間,記者透過微信與張成老師取得聯絡,得知經過不斷的康復訓練,小橋的情況越來越好。“用我的專業知識和愛幫助貴州大山裡的孩子,這是每個支教老師應該做的。”上週剛剛結束支教回到大連的張成老師高興地對記者說。

作者:鄭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