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為何如此,何至如此?(上)

“我知道抖音現在是風口,能賺錢,也知道各種變現方式,但我不知道該怎麼做?”

“抖音我也做了,就是賺不到米。”

“道理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這個普遍性的問題共有以下幾個主要的形成原因。

(1):認知範疇受限。

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為何如此,何至如此?(上)

“懂”和“做到”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導致你做到的,依靠的不僅僅只是理智層面的懂得和理解,更與你認知層面相關。

在常規意義上和大眾的認知裡,彷彿“懂得”了就一定等於能“做到”。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試圖另一個人有所改變的時候,幾乎所有人所用的方法都是——勸說。把道理掰開揉碎,彷彿只要把對方說通了,把他說明白了,他就能夠做出改變了。你想幫助普通人成功,可是你忽略了一個東西「一個人認知的極限,就是他成功的侷限」。

如果認知沒到,即使你幫他爬上井沿看一眼,他終究會掉下去。就像查理·芒格說的「我的劍只傳給能揮舞它的人」。

對於「一部分」說出“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這句話的人而言,他們說出這句話在某種意義上其實是為了傳達出:你看,道理我都明白了,但對我沒有什麼用,還是不知道怎麼做下去,更不知道做到什麼程度。

另一方面,因為人們通常將懂得與執行掛鉤,這就會在「知道但做不到」的情況下引發一定程度的焦慮。這根本原因也就是不知道做到什麼樣層次才能達成目標。

工作中推薦五步工作部署方法。

第一步,講清楚具體事項;

第二步,讓員工原封不動地複述事項;

第三步,和員工討論該事項的目的;

第四步,交流並作出該事項的預案;

第五步,讓員工圍繞該事項闡明自身觀點。

如果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儘量當天可以回覆大家。

(2):結果是不是你要的,不清楚。

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為何如此,何至如此?(上)

黃袍加身,天天魚肉相伴,你知道這不是自己想要的,但你還是選擇了做個騎手。道理雖好,結果不盡如人意,你覺得天意弄人。

其實這是因為你所懂的這個道理所可能帶給你的結果,並不一定是你真正想要的。

在內卷化日益嚴重的時間節點上,非常多的人變得焦慮和痛苦,是因為需要面對的不確定性越來越脫離了自己的認知範疇。

內在動機都是變得更優秀,變得更好。而這些目的實在是過於籠統,

盲目的將一些道理和方法套用在自己身上,但卻始終達不成小目標,反而讓自己進入各種不堪狀態,如婚姻、負債等等。

他們沒有適合自己的思路,更沒有適合自己的方法,同時只會盲目朝錯誤的方向前進,他們也就自然而然做不到。他們在狀態之間缺乏了 一個合適的橋樑。

還有不在少數的人是由於幼年時期被父母、老師等其他長輩給予很多高標準的要求,導致其形成了一種會過度追求完美和理想化的自我的傾向。這種傾向在慢節奏社會下,不會造成太大的心理焦慮。但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當中,大眾都是邊幹邊學,快速迭代。而完美主義的人完蛋了,你永遠做不出來完美的產品服務了,特焦慮。你也知道其中的道理,你卻做不到,你缺少的是一套行為矯正系統。

比如有許多出於考研階段的人都非常的焦慮,一方面知道自己應該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另一方面又總是會在該學習的時候不停地玩手機,刷微博刷知乎浪費時間。日子一天天過去,內心也越來越著急,但行動卻永遠都跟不上。這群人缺的是認清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因而這些道理你都懂,但是據此執行下來,得到的結果是不是你自己想要的,你不知道。在執行的過程中,你茫然無助,感覺不到快樂,效率低下,可想而知你做下去的結果是怎麼樣。考研考公這個事情上,有的人考了,大部分實現了“來年再戰”。這裡面有部分人都是分不清這個道理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3):僅知道能力,不知道願力

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為何如此,何至如此?(上)

“懂”僅僅是止於“理解”,盡你在理智層面上「知道」了,你的內心其實堅定的相信的是隻要能力具備就可以做到,卻忽略了你的情緒態度對你的重大影響。

理解只是原理性領悟的開始,你還需要達成更深層次的領悟,這個領悟一般稱之為情感性領悟或稱有效性領悟。

或者說,人類擁有理性,但問題在於,執行的結果是由願力系統與能力系統來決定的。為我們做事情執行提供動力的是願力系統中動機和態度,如掌控感、榮譽感、佔有感、態度、情緒等一系列願力。

同時做的效果也是由能力願力系統共同決定的。

客觀來說,道理懂,僅僅說明你在能力系統的認知中,認為自己可以做得到。但是你做得怎麼樣還與你的願力想關聯的。

比如非常多的人都在渴望著“成功”,這世上有非常多的勵志書籍在鼓勵人們追求成功,也有不少方法論告訴你怎樣達到成功。

但不管你理智層面上對成功有多麼的渴望,不管你多麼清楚達到成功的步驟,不管你的能力有多強,但如果你無法發自內心的熱愛這份事業,如果你不能在願力系統上對你所要做的事情充滿正向情緒,那麼你毫無疑問會陷入懈怠和拖延,最終什麼都做不了。

我們的大腦一刻也不停地在盤算著「怎樣將我的痛苦和付出最少化,怎樣將我的享受和快樂最大化」,所以我們會本能的喜歡和傾向於呆在自己熟悉的舒適區之內。

一個人留在舒適區裡的時間越長,難以改變的惰性越大。勇氣往往是一鼓作氣的,太久的不成長,會不斷削減一個人對自己的信心。

而如果你持續追求新的目標,你會越來越願意嘗試做出各種各樣的改變。

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為何如此,何至如此?(上)

什麼是“舒適區”?

Alasdair White在2009年提出的定義是:人把自己的行為限定在一定的範圍內,他對這個範圍內的人事都非常熟悉,從而有把握保持穩定的行為表現。在舒適區裡,“我們的不確定、匱乏和脆弱都降到最低,我們認為自己擁有足夠的愛、食物、才能、時間,能夠獲得足夠的欣賞,我們能感受到自己的控制力。”

一個人的舒適區範圍是不斷變化的。它會隨著你對自己的突破不斷拓寬。它也會隨著外部事件的影響而變小——通常是在我們生活的不穩定性增高,遇到社會、政治和經濟上的困難的時候。

舒適區對於每個人的標準是不一的。在有些人的想象中,“走出舒適區”一定是要去嘗試一些常人看來是刺激、危險的事情,比如辭掉高薪工作改行,或者退學去創業,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只要一件事對於你來說是全新的、陌生的,就是對你已有舒適區的挑戰。對於有的人來說,辭掉一份在老家的體制內工作,去大城市打拼是冒險;對於有的人來說,選擇離開北上廣、回到家鄉做一份安穩的工作才是跨出舒適區。

而知道了一個新的道理,想要達成一個新的改變,往往意味著你要跳出自己的舒適區,要經受一定程度的痛苦。

可我們不願意付出努力,我們不想承受痛苦,我們只想一覺醒來之後自己自動的就改變了,只想著在某一個未來自己忽然就不再拖延了,只會一味地幻想在年終自己的業績忽然就提升到公司第一了。

但我們只會“想”,只會用幻想去滿足自己,緩解焦慮,而很難在行動的層面上付出任何的有效努力。

但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改變往往都是必然要伴隨著痛苦和喪失的,或者說,痛苦本身就是改變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