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十件傳世古董告訴你,澳大利亞悍然撕毀的,到底是怎樣一份協議

十件傳世古董告訴你,澳大利亞悍然撕毀的,到底是怎樣一份協議

2021年4月21日,澳大利亞政府悍然撕毀此前與中國簽訂的“一帶一路”協議。這一舉動不僅是開“歷史倒車”,嚴重破壞了中國人民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幼稚的澳大利亞當局絕不會知道,他們親手毀掉的,究竟是怎樣一份無法以金錢衡量的、關乎未來發展的協議。

“一帶一路”的全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與有關國家建立的區域合作平臺,其貫穿亞歐非大陸,陸上依託國際大通道,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而這條絲綢之路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

張騫奉漢武帝之命鑿空西域,絲綢之路由此開通,漢武帝以其軍功,封張騫為博望侯。張騫開闢的絲綢之路,最初的作用是將中國出產的絲綢運送到西域乃至更遙遠的地方。

這種中國獨有的神奇織品,曾令全世界的貴族男女為之癲狂。據史料記載,在古羅馬市場上,1磅絲綢能被炒到12兩黃金的天價。而按照西漢桓寬所著的《鹽鐵論》,只要2尺絲綢,就可以從匈奴那裡換來價值萬錢的馬匹、毛皮等貨物。

而絲綢之路更重要的作用,是將沿線的國家和民族緊密聯絡到一起。絲綢之路的誕生,並非單獨一個國家崛起的產物,而是各個文明齊頭並進的結果。

十件傳世古董告訴你,澳大利亞悍然撕毀的,到底是怎樣一份協議

歷史學家認為,歐亞大陸和瀕臨地中海的北非地區,共同構成了一個“世界島”。世界上最頂級的文明,例如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臘文明和中華文明,都孕育於茲、繁榮於茲。而這個世界島,正是由絲綢之路連線起來的。

這條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絲綢之路,穿越了沙漠、草原、高山和江河湖海,數不盡的物質和文化在其中誕生,形成了璀璨的絲路文明。

但這條古老的絲綢之路,也留給後人一樁樁撲朔迷離的“奇案”——漢墓中為何出現草原耳環?北周將軍為何青睞希臘神話?非洲修道院為何藏有中亞古錢幣?風水符籙和占星術書為何現身於偏遠的敦煌古城?

十件傳世古董告訴你,澳大利亞悍然撕毀的,到底是怎樣一份協議

東安格利亞大學教授魏泓女士,曾擔任大英圖書館國際敦煌專案負責人,在過去三十年間,她一直致力於研究絲綢之路的歷史、藝術、宗教、物質和文化。在其新作《十件古物中的絲路文明史》中,魏泓女士指出,要破解上述迷案,關鍵盡在十件古老的寶物。

這十件寶物分別是:草原耳環、希臘式玻璃碗、貴霜錢幣窖藏、阿姆魯克·達拉佛塔、巴克特里亞壺、于闐木板畫、藍色《古蘭經》、拜占庭獵人絲綢、中國曆日,以及絲路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奴隸。

十件傳世古董告訴你,澳大利亞悍然撕毀的,到底是怎樣一份協議

藉助這十件古物,魏泓女士向我們講述了人與物之間錯綜複雜的聯絡:是誰創造了物質?誰帶著它們跨越山河?誰將它們視為珍寶、奉為聖物?它們被誰遺棄,又被誰從層層黃土中發掘出來……

例如,從一座公元前2世紀的女性墓葬中出土的一對鑲嵌著透雕橢圓玉石的黃金耳環,便向我們展示了匈奴和漢這兩大文化中多種文化的藝術和審美。

十件傳世古董告訴你,澳大利亞悍然撕毀的,到底是怎樣一份協議

我們知道,匈奴和漢朝長期處於對立關係,但這對耳環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為複雜的故事,與外交、貿易、通婚、以及技術和文化交流有關。

這對來自草原民族的耳環,誕生於匈奴與漢朝重新談判領土和國際關係變化的時期,它既反映了長距離歐亞貿易路線,即絲綢之路的擴充套件,也反映了整個絲綢之路地區上,沿著歐亞大陸生態界線分佈的內歐亞民族和外歐亞民族相遇的故事。

再如,曾與漢朝、羅馬、安息並稱為“歐亞四大強國”的貴霜帝國,其疆域從今日的塔吉克,綿延至裡海、阿富汗及恆河流域。但在衣索比亞境內的一座修建於公元6世紀的修道院裡,卻埋藏著大量貴霜帝國的錢幣,其鑄造時期可追溯至公元2世紀早期。

十件傳世古董告訴你,澳大利亞悍然撕毀的,到底是怎樣一份協議

那麼,這些錢幣究竟是在何時、何地、出於何種目的而鑄造的呢?它們又是怎麼從中亞地區輾轉來到遙遠的東非?又為何最終出現在基督教的場所?

按照魏泓的觀點,這些貴霜錢幣正是絲綢之路促進國際貿易和交流的證據。

早在公元前3世紀,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就已經存在貿易關係,這種存在於印度、紅海和波斯灣之間的海洋貿易,一直延續到公元1世紀,而且由於新的參與者的加入,貿易出現了增長。

在北印度和中亞,貴霜帝國為陸上貿易和海上貿易營造了良好的環境,這是絲綢之路發展和成功的一個主要因素。貴霜帝國提供的穩定局勢,讓從草原到印度的南北路線、從伊朗高原到塔里木的東西路線變得安全。而發現於衣索比亞的貴霜錢幣,正是經由這條海上絲綢之路,從中亞抵達東非地區的。

在《十件古物中的絲路文明史》一書中,魏泓藉助大量一手史料和最新考古成果,向我們全方位地解碼絲路文化基因,她既探明瞭玻璃、絲綢、紙張、印刷等技術的發明與演變,也揭曉了各大陸上政治、經濟、法律制度的相互影響,並將物與人的羈絆、人與人的牽連、千百次文明的衝突與融合,編織成一張跨域歐亞非的宏大“絲綢之網”。

透過這本書,我們不難看出,“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將東亞、中亞、印度、西亞、地中海等世界幾大文明圈緊密聯絡在一起,“一帶一路”的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而另一頭則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則是擁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廣大腹地國家。

魏泓在書中指出,古代的絲綢之路對推動世界文明程序和人類社會進步有很大的意義。而今日的“一帶一路”,對全世界的意義同樣巨大,擁有不可估量的前景。

孟子曰:“得人心者得天下。”在未來的時代,發展就是人心所向,“一帶一路”就是人心所向,照這樣看來,澳大利亞當局撕毀的,不僅僅是一紙協議,更是澳洲地區未來幾十年的前途。

或許,那些一葉障目的政客,都應該好好讀讀魏泓女士這本新作,認真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正所謂“鑑古而知今,彰往而察來”也!

十件傳世古董告訴你,澳大利亞悍然撕毀的,到底是怎樣一份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