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山溝裡農民更好過

對於莫言說他小時候吃不飽,我和他同齡,他是山東人,我是遼寧人,與他有過相似的經歷。

山溝裡農民更好過

農民家有兩個國營職工,那生活比在城裡強。

我小時候經常上我的姑姑家去玩,他家比我家強些,因他家我的兩個表哥都在國營廠礦上班,是重體力工種,在礦石坑推軲轆馬子,即把礦石裝進鐵礦車內,推到有捲揚機的地方,一天說是也很累。

他家的掃炕的條帚把上的捆紮條帚糜子的繩是有紅色或綠色的細鐵絲扎的,而咱家的條帚是用線麻繩扎的。沒有他家那條帚把好看。

據說那是礦山放炮用的電雷管上的電線,放完炮後揀的,他家有好幾大團子那樣的炮線。

他家比咱家吃的好,偶爾還吃大米飯。咱家只有過年的除夕晚上才有那飯。

我回家問大人,咱家怎麼只有過年才吃那一頓?

我父親說,“工人有糧食本到月上糧庫領糧,每月就每人供應五斤大米五斤白麵,剩下的苞米麵,高梁米,”

因我的表哥他們乾的是重體力活,每人每月五十多斤口糧標準的成品糧,每月還有一定數量的肉,油。

而我們在那時(一九六0年冬)每人一天一兩八的毛糧,一個月才均五斤四兩毛糧,要折成品還不足五斤。

我們兩家就一河之隔,他家因有兩個工人,還是乾重體力活的,口糧標準高,所以他家比咱家的伙食沒法比,有時咱家還到他家借幾斤苞米麵回家摻點蘿蔔絲熬麵糊。人家那苞米麵是把苞米去皮以後粉碎的,特別好吃。不象咱家那是帶皮用家中的石磨磨的。

等到新糧下來,還不了人家那樣式的苞米麵,只得多給人家幾斤苞米粒,人家餵雞正好。

我那兩個表哥不是農民進城當的工人,是五0年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回來轉業分配的,

後來才聽說,美國佬在朝鮮打不過我們,就想用在二戰中對付小日本的方法往咱中國的幾個大中城市扔原子彈來消滅我們。也是我們鬥爭方法得當,聯合了前蘇聯這個當時也有了原子彈的國家,才阻止了悲劇發生。

因此我們也要有原子彈,只有有了原子彈才能震懾住想打我們的人。

要研究生產原子彈,必須得有工業,尤其是重工業。

發展工業得需要天文數字一樣的資金,尤其是重工業,光投入既使出產品了也沒有產值,因他不直接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作用於農業從而從土地中產出財富來良性迴圈。

(如產出化肥賣給農民,農民撒在莊稼地裡,地裡多打糧而把投資賺回來)

重工業生產飛機,導彈,原子彈你除非像美國那樣往世界賣軍火,而外國給他鉅額資金。不然你生產多少都是放那放著,不產生財富。

而生產這些東西的工業中的工人要吃飯,要生活,要有錢花,工廠的生產廠房,裝置,技術,日常生產費用這些錢從哪出?

都知道,新中國是接舊中國的一個爛攤子,沒有錢。又一九五O年抗美援朝還欠蘇聯一大堆債務必須用農產品還。

這又發展工業沒地方出錢,還得用農民的農產品支援。

有人不承認中國的工業是中國的農民供養的,他說你們農民打那點糧自己都吃不飽,拿什麼供養工業?

這一句話還真說不清。

那老農民反問你,中國工業的起步,發展,壯大的資金從哪來的?

你們哪個當初進廠時,從家裡拿錢往廠裡投了?你們扛個行李捲,空兩個手丫子進了工地,剛一開始,連個宿舍都沒有,有的連廠址都不知道在哪裡呢?進廠登記就算工人,也不管有沒有產出產品,到月就開錢,廠裡給你們蓋宿舍,給你們發勞動保護品,生產工具,蓋廠房,添裝置,培訓技術,這些錢從哪來的?

你說國家撥的。國家哪來的錢?國家那錢若是要多少有多少,怎麼一個月給工人才開三四十元?怎不象美國一個月給工人開三四萬元?國家摳氣嗎?

你也知道當時國家困難。

如果當時的農業若是產糧不是三四千億斤,而是三四萬億斤,你看國家還困難嗎?

就是國家是根據農民當年能生產出多少糧食來確定發行多少人民幣,來確定你一個月開多少錢相當。農民付出的辛苦多,你們的日子就好過。

一九六O年農業歉收,養不起那多城市人口,國家精減城鎮人口,到一九六三年減掉近二千萬城鎮人口。

隨著農村產糧的增多,城鎮人口又陸續增多。

到一九七六年,城鎮人口又增加了三千來萬。

農民供養城鎮人口,不是說城鎮人口在那“躺平”不幹活,而是辛苦的從事農業以外的工作。

但農民若是產糧少了,供養不動那些從事農業以外的人了。

那時就得減少城鎮人口。

這都是有據可查的。

農村的農民能提供的糧食決定工業發展的規模和進度。

為了加快工業發展,農民節衣縮食,全力支援工業。

在一九六O年莊稼歉收,為了不影響工業,農民把一年所打糧食寧肯自己不吃,全數上交國家,支援城市人口吃飯。

這都是那個時代的人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