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李煥英和賈玲,我和我媽媽

李煥英代表了母親的愛,而《你好,李煥英》則表達了女兒對母親的深愛和理解,它觸動了人們內心柔軟的善良,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母親曾給予的愛,和我對母親的愛,和賈玲的電影一樣,都深情難忘,卻糾纏傷感。如果賈玲沒有今天的成就,她的母親也不過和大多數母親一樣,只能在她和她的家人的思念裡,緬懷和沉寂。

我覺得自己的一生是悲劇,雖然晚年生活好了,可是大半生都是煎熬,而媽媽的一生,更是悲劇,每每想到她的一生,淚水止不住盈滿了眼眶。我不是賈玲,沒有富裕到可以放棄工作,不顧一切回國照顧她……

李煥英和賈玲,我和我媽媽

媽媽也曾經是明眸皓齒的女孩子,卻不願意聽從當官的哥哥安排,拒絕了軍官,嫁給了當年的“臭老九”。可是她的悲劇也從此開始了。因為父親只給她他自己收入的小部分——那少得可憐的生活費,她把自己在廠裡上班的所有薪水,投入到整個家裡的日常開銷裡。而她的哥哥從此和她斷了往來,她的唯一的親哥哥,扶持照顧了他老婆鄉下的所有親戚,而我們做為他的親侄女,直到成年,都依然是城市的貧困戶。更可恨的是,我父親的所有兄弟姐妹,因為我父親對母親的輕視,沒有一個真正打心眼裡尊重過我的母親,我父親一過世,他們立刻形同陌路。

我直到50歲,才在異國他鄉安身立命,再不愁生計了,我知道我是唯一能安慰我母親的人,我能夠給她依靠和溫暖,可是我現在拼盡了一生,好容易安身立命,如果辭職回國照顧她,首先我的綠卡只允許回國每五年呆三年,其次工作丟了,再找可能找不到了。而我的丈夫我的貓也不可能離開很久,種種糾結,說到底還是不是有錢人。

李煥英和賈玲,我和我媽媽

媽媽為了爸爸為了她的兩個孩子,付出了她所能付出的所有。當我還是嬰兒,哥哥也才幾歲時,爸爸被髮配到遙遠的城市工作,為了爸爸能夠調回來團聚,普通貧窮的媽媽,用自己的雙手,竭盡所能做出美味的餡餅,年年往人家送。多少年後那個官員家的子女說,他們是吃著我媽媽的餡餅長大的,因為我媽媽做的餡餅太好吃了。而為了送餡餅,寒冬臘月,媽媽拎著沉甸甸的籃子,步行半個城市,往大官家去,有一次在路燈昏暗的樹蔭下,媽媽踩到冰塊,連籃子帶人,摔得鼻青臉腫。。。。。

可憐的媽媽終於等到了爸爸調回了我們城市,卻並沒有享受到她應該擁有的幸福。。。(一個孩子是最清楚父母的狀態的,永遠不要輕視孩子。)童年少年的我,目睹著媽媽的生活,經歷這樣的原生家庭,內心的瘡傷,一生也難以癒合。。。。。

李煥英和賈玲,我和我媽媽

在我窮困潦倒無路可走時,所有的人都拋棄嫌棄我時,只有媽媽說:“她也不想這樣。” 只有媽媽真正地理解和心疼我。當我為了生活到處漂泊時,只要打電話給媽媽,說哪一天回家,無論多晚,她都想去火車站接我,哪怕那時候她已經記不清路。那年我在上海打工,路遇一個要自殺的女孩,帶她回到公司給我租的房子裡。媽媽把家裡僅有的兩個雞腿熬成湯,一個給我一個給了她。媽媽的愛象種子,種在了孩子的心裡。

那年我離婚,痛不欲生一夜白頭,而我的老房子卻被盜了,媽媽陪著我坐在黑暗的房間裡,聽著四處亂串的老鼠,我不僅僅是肝腸寸斷,我更恨不能殺了自己,因為我無法給她一個安穩的晚年。

現在媽媽在國內越來越痴呆了,我已經準備好請半年假回國,可是如果不能陪伴她直到最後,回去半年是否有意義?現實怎麼辦,我的生活怎麼辦,機票貴得離譜,不是富人根本買不起。。。

我們不是賈玲,我們還要首先讓自己活下去,才能更好地陪伴和照顧已經失能的父母。

“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母親的青春和我的青春都不在了,我們的青春都是一曲悲歌,可是母親對孩子的愛,和孩子對母親的愛,卻是漫漫人生中,永遠不會熄滅的燭光。它照耀著也許慘淡也許孤獨的旅途,閃動著溫暖你我的不變的深情。

李煥英和賈玲,我和我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