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要做好使用者運營,沒有資料思維怎麼行?

要做好使用者運營,沒有資料思維怎麼行?

要做好社群運營,光組織活動是不夠的,還要不斷收叢集成員之間的互動資訊,並對之進行資料分析,根據社群具體情況做到有針對性的運營。

資料思維的本質是要把一些業務現狀資料化,有判斷業務資料現狀的邏輯,有基於判斷結果反應的邏輯。

什麼意思?

也就是從1)資料的蒐集,到2)資料分析,再到3)分析後的反饋都可以儘可能被量化。

一、可具體應用到使用者運營上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回顧資料思維上,我們肯定已經能夠明瞭,無非是分為三個步驟:

標準化使用者資料的蒐集,明確使用者的標籤

分析對比使用者標籤

基於不同使用者標籤的資料變化,形成運營反饋

舉個例子,現在很多平臺都在做社群運營,我們應該怎麼在社群內的使用者運營的時候使用資料思維呢?

首先我們來想想社群的價值,社群的價值其實是需要使用者討論社群主題範圍內(或者是使用者關注)的話題,進行高價值的討論,避免低價值的內容在社群中出現,不然的話,社群被大部分使用者遮蔽資訊,想要在社群內做的轉化也難以實現了。

所以圍繞這社群的目的,要更精細化的運營使用者,我們通常都需要使用者在群內修改名字。

如果是基於某種社團特徵的社群,通常會要求使用者標註上 地區、行業、姓名。

如果是基於某個區域的某個目的的群,通常會要求使用者標註上公司、興趣、姓名;或者是基於這個目的階段,如果是讀書群,那麼就需要標註正在看的書,如果是英語演講群,就需要標註英語演講的段位等等。

我們一定能夠看到哪些使用者沒有標註的群,除非本來就是熟人,不然很難形成討論。

但是一旦有了使用者標註,使用者進行陌生的溝通和運營就有了一個好的基礎。

這樣對於一個社群的基礎設施來說有了很好的第一步,但是從社群運營者的角度來說,這對進行社群運營的使用者標籤的蒐集是不夠的。

還應該蒐集哪些資訊呢?

關注使用者發言的頻次和質量,質量代表的是這個使用者發言後可以在群內帶來多少持續討論

關注使用者拉進群來的使用者量,和使用者和群內使用者的連結情況

對群內討論的內容進行標註,例如八卦、乾貨、某一個群成員、線下活動等等

關注社群的活躍時間段

通常一個群內都會有幾個關鍵連結,這幾個節點就連結了整個群的成員。

以上就完成了對於社群使用者的資料蒐集。

然後根據使用者的發言頻次質量、使用者和使用者之間的連結資料,對使用者進行分級。

我們不斷去分析在不同型別的內容釋出後,不同分級上的使用者發言頻次和質量的變化,以及使用者和使用者之間的連結的資料來判斷:

哪種內容是不斷提升群內的使用者連結緊密度的

哪種內容是提升群內使用者增速的

哪種內容是提升使用者發言頻次的

哪種內容是提升使用者發言質量的

哪種內容對哪種分級下的使用者效果最佳

哪種內容在哪個時間段的釋出效果最佳

這樣我們就掌握了一張精細於使用者群體、精細於使用者行為、精細於活躍時間、精細於內容標籤的社群運營大圖了。

這個階段我們就完成了資料分析,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因為使用者總是波動的,波動的背後,是社會熱點的波動,是使用者自身的成長與變化,所以我們還是需要進行持續的資料蒐集和資料分析,以得知當下的那張社群運營的大圖,讓我們對我們運營的社群做到心中有數。

二、這樣接下來的運營動作反饋怎麼做呢?

當我們發現某個分級的使用者在減少,使得社群的使用者結構發生了兩級分化的情況,我們可以找到對這個我們需要增長的分級下的使用者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更多的釋出。

當我們希望進行一些商業專案的轉化,需要大家開始提高對群的關注度,加強使用者之間連結的時候,我們可以發起一些有助於增加群內連結的內容討論,以便於在合適的時候進行商業轉化。

當然在我們的資料統計和分析下,我們一定可以知道哪些使用者有更多的使用者連結,更好的社群內容的輸出,我們也需要和這些核心使用者進行單點的溝通討論,以便於他們對我們的社群有更高的認可度。也可以在社群的運營出現怎麼做都效果不佳的時候,多和這些核心使用者溝通溝通,來感知他們的判斷。

資料就像錢,沒有資料是萬萬不能的,但是也不能光靠資料解決所有的問題。

資料更像是我們做好使用者運營的基礎設施,我們有了資料,就能對使用者的現狀、使用者的大盤和歷史行為有了一個基礎的判斷。

但是對使用者的洞察,也並不能只靠資料,很多時候需要我們和使用者的直接溝通,探知背後那些難以被資料洞察的原因,以便於洞察之後,我們可以再嘗試以提取關鍵要素的方式,把過去沒有資料化的標籤儘可能標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