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李安的新片《雙子殺手》“搞砸”了。

豆瓣評分7。1,IMD5。7,Metacritic38,爛番茄新鮮度25%。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截至10月21號,北美票房只有2800萬美元左右,國內票房僅為1。54億。

這是什麼概念呢?

《雙子殺手》的製作成本是1。38億,按照這個節奏走下去,這部電影可能會虧5億多人民幣。

隨便翻一下豆瓣評論,滿眼都是差評——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一片批評聲中,還不少人自詡為“李安死忠粉”。

對於這些所謂的“影評人”、“大V”們,我只想問一句:你們站在精英主義的高地上不冷嗎?你們真的熱愛電影嗎?

如果真的熱愛,那你為什麼無視李安的努力,否定電影的未來?

現在反對4K+120幀+3D的人,跟當初反對有聲電影、反對彩色電影、反對3D的人有什麼區別?!

先驅者們永遠都在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探索著電影的未來,而愚昧的人抱著已經死去的知識嘟囔著廢話。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用自己的方式諷刺好萊塢

在我看來,《雙子殺手》不僅是一部完完全全的“李安式”電影,還是李安對未來電影在敘事、電影語言方面的革新與升級。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這部電影最受詬病的地方在於劇本。

劇情簡單總結一下,就是51歲的特工亨利與其克隆人小克之間的糾葛。

“克隆”這個題材在今天已經不新鮮了,畢竟《雙子殺手》的劇本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寫好了。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很多人都在說故事很老套、無聊、沒有懸念、像上世紀80年代的動作片,跟我們印象中型別與深度並存的“李安式”電影大相徑庭。

但如果我們深入分析的話就會發現,這個劇本實際上充滿了李安的影子。

李安最常探討的話題是父權。

從“父親三部曲”開始,“父權”就是李安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推手》、《喜宴》、《飲食男女》這三部電影裡郎平飾演的老父親,簡直就是傳統中國式父親的化身。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在《雙子殺手》中,李安也終於完成了“弒父”——亨利替小克殺死了自己的養父克雷。

其實,看到安全域性的大boss克雷以一個父權大他者的形象出場時,就能意識到,我們正在遭遇李安。(克雷以不容置疑的言語命令著小克完成任務,督促他擊殺掉自己的本體——亨利。)

除此之外,片中唯一的那個女性丹妮,也是個純粹李安式的女主角。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從“父親三部曲”,到《理性與感性》、《冰風暴》和《與魔鬼共騎》組成的“情感三部曲”,再到後來的《臥虎藏龍》、《斷背山》、《色戒》,李安對待女性的態度始終是極其尊重的。

尤其是《臥虎藏龍》裡的俞秀蓮和玉嬌龍,這兩個女性形象沒有一絲一毫通常好萊塢電影的影子,也就是沒有把女性當作“第二性”,把她們的身體當成視覺奇觀來利用。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在《雙子殺手》裡,丹妮也不再是普通好萊塢大片中前凸後翹只會添亂和等待男性拯救的弱女子。

我們可以看到,她的穿著非常中性化,甚至是在刻意掩蓋女性性徵。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最主要的是,丹妮非常強悍——

夜晚打架的那場戲,丹妮和一個男人在黑暗中搏鬥,在技術的完美輔助下,我們彷彿能深刻體會到丹妮被打時的疼痛。

但通常影片中“英雄救美”的情節並沒有出現,丹妮僅憑自己就打贏了,而且把男人威脅她的話和拳頭又還給了男人:

“你可以現在告訴我,或者是五分鐘後被打掉牙齒再告訴我。”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鏡頭中丹妮脫衣服的畫面,一點不色情;丹妮被射中,依舊舉著手裡的槍繼續射擊;子彈用完了之後,劇情沒有朝著煽情的情人告別場面發展,而是亨利隨手就給了丹妮一把斧子……

甚至,當小小克——第二個克隆人出現時,是丹妮情急之下點燃了化學藥品救了三個人。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事實上,我們也可以把這個角色看成是李安對好萊塢的僭越和諷刺:

你不是喜歡利用女性身體嗎?我偏不。

你不是喜歡把女性塑造成有胸無腦的花瓶嗎?我偏不。

既然你喜歡在型別片框架裡下設定一個女性角色,我也設定,但是我絕對不會按照你的模式來。

酷不酷?

李安在《雙子殺手》裡對好萊塢的僭越和諷刺,源於他多年來對好萊塢的不滿。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這裡要先說一下,李安對好萊塢的不滿由來已久。

除受僱拍攝劇本既定的《理性與感性》外,《冰風暴》和《與魔鬼共騎》都是李安自己選取的故事。

這些故事連美國本土導演都不太敢觸碰,而李安卻一心想要呈現給觀眾,他還要激起觀眾的反思。

《冰風暴》,李安觸碰的是連美國人自己都不願回想的上世紀那個敏感混亂的七十年代;《與魔鬼共騎》的歷史背景則是混亂的美國南北戰爭。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事實上,三部影片走的都是藝術電影路線,追求藝術品質,注重人文關懷和思想內涵。不同以往的是,李安獲得了大聯盟的團隊和資金支援,還在拍片過程中逐漸爭取到主動權甚至主導權。這是非常難得的。

只有先了解了這些,《雙子殺手》深層次的東西才能迎刃而解。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在這部電影裡,我們不能把技術和劇情分開來看。

看完《雙子殺手》,很多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那個超長的摩托車飆車戲。在技術的輔助下,這場戲可以說拍得非常過癮。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但,這場戲又非常不“李安”。

這是在炫技,影迷熟悉的李安從不炫技。

比如《綠巨人浩克》明明可以做得非常炫酷,但李安偏不,他將劇情視為重點。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所以這場飆車戲存在的意義並不是為了炫技,是為了諷刺好萊塢。“飆車”是好萊塢和港片非常鍾愛的情節設定。

《雙子殺手》裡還有許多這種典型的“好萊塢式”的設定,比如槍戰、爆破、動作戲。

而最明顯的是亨利,這是個典型的“好萊塢式的人物”,他俗套、說教、好為人師、善良。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為了僭越他,李安安排了小克,那個克隆人,一個結合4K,120P的Photo-realism做法雕刻出來的“非人”。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無論是亨利還是小克,從觀眾視角來看,都很真實。

而當本體和克隆人,真人和“非人”在同一個畫面中出現時,“雙子”設定的意義就顯而易見了。

這是李安對電影所發動的一場革命。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小克,這個“非人”,代表的是技術扶持下電影的未來。

小克是亨利不敢看向的鏡子,亨利是小克夢中的鬼魂,兩人打鬥的過程就是老電影與新電影之間搏鬥、調和、解放的過程。

當亨利舉起槍擊殺了那個代表著好萊塢官僚主義的父權大他者克雷之後,他無疑殺死了自己心中的陰影,以及小克未來生命中的威脅——他為新電影掃清了障礙。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影片末尾,小克、亨利、丹妮在大學裡碰頭。

三人的對話,無疑是電影的發展史:

小克要學工程——這是代表著經典電影中的蒙太奇;

亨利建議小克學計算機——這是老電影所欠缺的地方,也就是技術。

丹妮建議學人文——因為技術需要輔助故事。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亨利和小克的交談,也是電影過去與未來的對話:

“我年輕時走過很多彎路。我不想你走。”

“我想自己走一遍那些彎路。”

如果再把鏡頭拉回到兩人在古堡地下室的那個打鬥場景裡,周圍遍地的頭蓋骨就是電影史上那一次次興起又落下的嘗試:

歐洲先鋒電影運動、印象派、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新客觀派電影......

如今電影站在前人的屍骨上,死去不等於消逝,未來的電影會吸取一切經驗然後義無反顧地發展下去。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被誤解的扛旗者

這樣看來,《雙子殺手》看似俗套的故事其實是為了烘托技術。

這是一種自反,對傳統型別片的自反,對老電影的自反。在最俗套的故事上輔以最先進的技術,這也就是李安為什麼說他在故事上退了一步的原因。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故事上退一步,是為了將重點放在影像上,放在純粹的電影上,讓電影大於故事。

現代電影理論的宗師,新浪潮精神之父安德烈·巴贊在《電影是什麼》一書中寫道:

“電影的始作俑者根本不是什麼科學家或者企業家,而是耽於幻想的人,是那些狂熱,有怪癖,不求名利的先驅者。電影就是從縈繞在這些人腦際的共同念頭之中,即從一個神話中誕生出來的,這個神話就是完整電影的神話。”

李安懷揣著對電影無比純澈濃烈的愛意,堅定地一步一步的走著。

他或許不是電影這個遍佈天才的領域內最聰明的那個,但他一定是愛電影愛的最深的那個。

Thank you, movie god。

謝謝你,李安。

李安:好萊塢的僭越者和被誤解的扛旗者

文/倒映電影作者:映映原創

文章著作權:倒映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