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100多年前的黑塞,被稱為全世界年輕人最愛的作家

德國諾貝爾文學獎作家赫爾曼·黑塞的小說——

《德米安》

書中少年埃米爾·辛克萊,在成長過程中,經歷複雜世界的誘惑,品嚐孤獨、膽怯、彷徨、叛逆,渴望愛情與友誼,陷入對自我與外部世界的懷疑。

直到遇見同齡人德米安,在他的影響下,一步步尋得答案,走向成熟。

在詳細解讀這本書之前,我們先來聊聊作者黑塞。

100多年前的黑塞,被稱為全世界年輕人最愛的作家

我一直不知道要怎樣來寫黑塞筆下的故事。

我把世界上喜歡的作家分兩種,一種是讓我感受生活,一種是幫我領悟生命的。

黑塞屬於後一種。

100多年前的黑塞,被稱為全世界年輕人最愛的作家

作家麥家曾說,“人唯有在痛苦的時候才見得到自己的靈魂,越是痛苦,越是清晰!讀書有時是為了尋找痛苦,跟靈魂對話。黑塞的書就是如此。”

100多年前的黑塞,是大家口中“全世界年輕人都愛的黑塞”。

然而,他的人生卻是用苦難、掙扎、孤獨拼湊而成的。

1877年7月2日,黑塞出生在一個德國南部小鎮卡爾夫的特殊家庭,他的童年是在濃厚的宗教氛圍中度過的。

母親是法裔瑞士人,是信徒。父親是俄裔德人,是新教教師。

他的外祖父更是一位精通多種語言的著名傳教士,曾在印度傳教。

因為外祖父的博學多識,打開了黑塞童年對未知世界的神奇想象,也讓小黑塞迷戀上了東方文化。

成年後的黑塞曾回憶道:“人們在外祖父的屋子裡祈禱和讀《聖經》,研究和學習印度哲學,還演繹優美的音樂。

這裡有知道佛陀和老子的人,有來自許多不同國度的客人。”

100多年前的黑塞,被稱為全世界年輕人最愛的作家

這樣的家庭環境,讓少年時期的黑塞擁有了常人沒有的浪漫氣質;

同時,聰慧如他,透過現有美好的世界,看到了另一個世界,他明白陰影和光明同時存在。

他戰慄,好奇,幻想,為他的文學奠定了基調。

100多年前的黑塞,被稱為全世界年輕人最愛的作家

7歲,黑塞開始寫詩。

整個少年時代,他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德國古典文化,東方哲學……他的小小世界不停被填充。

當所有孩子還沉浸在童年的純真中,黑塞早已走向了思考。

“13歲時就明白要麼成為詩人,要麼就什麼都不是。”

這樣內斂又激烈的性格,彷彿暗示著,他的人生終將是與眾不同。

1891年,14歲的他,被要求繼承家族傳統——做一個牧師。於是,他被迫考入神學院,然而在學校只待了幾個月,就逃學了。

枯燥的校園教育和乏味的生活,讓少年時期的他變得苦悶,孤獨,易怒煩躁,最終陷入了精神危機,只能輟學。

100多年前的黑塞,被稱為全世界年輕人最愛的作家

後來的8年時間裡,黑塞當過學徒工和書店夥計……

無論是受困於精神痛楚還是忙碌於工作日常,黑塞從未放棄他的文學夢,從未放棄閱讀。

從少年時期的逃學,到青年時期的逃離家庭,到後來接受分離,流落異鄉,他一直都在向外。

但是,他的內心始終對文學保有最真摯的熱情和憧憬,他一生都不曾忘記追尋自我。

正如他在《德米安》一書中寫道:“人只有一個使命:走向自我。”

100多年前的黑塞,被稱為全世界年輕人最愛的作家

1914年,是一條分界線。

對世界而言,它進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陰鬱,恐怖和毀滅的未知籠罩著每個人。

對黑塞而言,他的身心受到重創,他美好的花園成了一堆破敗的廢墟。

他被絕望和孤獨包圍,而在那之前的10年時光,卻是一生中最幸福的。

時間往後倒退10年。

1904年,黑塞的新作《彼得·卡門青》出版,他的命運改變了,他成了文壇最炙手可熱的新星。

這距離他第一本自傳體小說《赫爾曼·勞謝爾》出版3年時間,距離他第一次自費出版僅僅6年。

那年,黑塞21歲,自費出版了第一部詩集《浪漫主義之歌》和散文集《午夜後的一小時》,未受公眾承認。

而現在他不僅在文壇佔有一席之地,也找到了自己的愛情歸宿。

100多年前的黑塞,被稱為全世界年輕人最愛的作家

也是1904年,他和比自己大9歲的鋼琴家瑪麗亞·貝爾奴依結婚了。婚後的第二年,黑塞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這10年,黑塞享受著文學帶來的快樂,也擁有了家庭的美好生活。

然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整個世界處於崩潰的邊緣,而黑塞的安穩生活被徹底摧毀了。

在這樣惡劣的處境之下,依然沒有埋沒黑塞的良知。

德國面對戰爭的狂熱超出了人們的想象,不少知識分子也處於一種歡呼的狀態。

作為一個作家,黑塞深知“作家的良知是作家唯一須遵循的法則”,黑塞發表《朋友啊,放棄那種筆調!》等文章,批判那些好戰人士。

這樣的文章在當時掀起了軒然大波,黑塞因反戰的立場而被孤立。一時間“叛徒”等大黑帽,扣在了黑塞的頭上。

德國二十多家報刊開始圍攻他,出版社也和他斷了聯絡,誹謗、辱罵的匿名信一堆堆郵寄到黑塞家中。

有時候傷害不僅來自刀槍,也來自文字與語言。

100多年前的黑塞,被稱為全世界年輕人最愛的作家

世界戰火連天,黑塞的人生也是。

隨後,父親病逝,幼子重病,妻子承受不住生活之重,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病。一家人的生活也陷入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困境。

黑塞每天面對的便是孤獨、絕望、悲痛。黑塞也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他的身心受到了壓迫,他卻憑著意志力開出了一朵花。

黑塞接受了分析心理學創始人榮格的學生約瑟夫·朗博士的心理治療,他不僅對榮格心理學產生了興趣,同時也嘗試用繪畫了治癒心靈。

這一年是特殊的一年,黑塞從孤獨走出。

榮格心理學也將在他之後的人生,產生重要影響。

100多年前的黑塞,被稱為全世界年輕人最愛的作家

一戰結束後,黑塞寫下了一本經典小說,也就是本週我們共讀的小說《德米安》。

這部探索自我命運的作品,藏著黑塞一生的心路歷程。

這部小說對戰敗後虛脫的德國青年產生了強烈的心靈震撼,黑塞也首次獲得了重生。

100多年前的黑塞,被稱為全世界年輕人最愛的作家

這本書的的出現,如同一個鏡中人,他把迷茫與彷徨的經歷,讓一個名叫辛克萊的少年,緩緩道來;

書中“少年辛克萊的走自己的路”,更是激勵了無數青年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那是一代特殊的成長環境。

青少年在硝煙與戰火中長大,他們的世界被打上了深深的印記,是時代殘酷的印記。他們被迫去選擇,去生活。

在一戰期間成年的一代人也隨之被稱為“迷惘的一代”。

正是這樣一本書,讓人感同身受,並且號召青年人去探索自己想要走的路,勇敢地面對世界的焦慮和未知。

100多年前的黑塞,被稱為全世界年輕人最愛的作家

或者這種年輕人的心理與時代精神高度吻合,100年後的今天,這本書讀來依舊令人震撼與共情。

比起《悉達多》、《荒原狼》,《德米安》這本書更讓人有一種純粹的美好,他也曾迷茫,彷徨,失落。

但是,他卻從未放棄尋找自己的路。

在小說前言寫道,“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條通向自我的路。”

100多年前的黑塞,被稱為全世界年輕人最愛的作家

1946年,黑塞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的評語寫道:

“由於他那些靈思盎然的作品——它們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寓意與深刻的見解,一方面又具有古典般的人道理想與高貴的風格。”

黑塞漫長的85年人生中,見證了滄海桑田:出生時德國統一,去世時德國已分裂。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毀滅性的打擊。

一切的苦難都成了他文學的助推器。

他也曾被打敗,也曾深陷絕境,但在生活和創作上,他永遠保持熱忱,追尋內心,尋找自我。

當面對世人的傾訴或者尋求幫助時,黑塞坦言自己不是牧師也不是醫生,但是仍希望自己對生活的態度,能給他們帶去一些勇氣。

100多年前的黑塞,被稱為全世界年輕人最愛的作家

讀完黑塞的一生,你一定也和我一樣感慨萬千。

相信你也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在《德米安》這本書裡,少年辛克萊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人生?

深陷絕境的他又是如何走出的?

讓我們靜下心來,從明天開始慢慢地閱讀,一起跟著黑塞去尋找自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