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道德經》開悟高人處世,站在高維視角,破除我執,無我,無為

一般人痛苦的來源就是“有”。

怎麼你開的車比我的貴,怎麼你住的房子比我大……所有痛苦都是從“有”而來的。

人如果不把“有”破掉,只會自尋煩惱,痛苦不堪。

以下三點,帶你破除“有”,更易理解《道德經》第二章。

一、不評判,不設限,不下定義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道德經》開悟高人處世,站在高維視角,破除我執,無我,無為

我們人,總喜歡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去給人事物下定義,往往也就把事物侷限了起來。故而,也就有了分別心。

美與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標準,這才是自然的現象。情人眼裡出西施,就是告訴我們,美本來就沒有一定的標準。

我們不能把它們侷限在一種標準裡。

同理,對於善於惡,我們要是把善侷限在一個標準裡,那就會有很多人也跑來裝模作樣,標榜自己為善人,然後假借善人名義去做壞事。

現實生活中,部分人假借成立愛心扶貧基金會。實則,背後的真正意義是在斂財。

所以,越是侷限,越是往往會引發各種不好的人事物出現,便是如此!

《道德經》開悟高人處世,站在高維視角,破除我執,無我,無為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世上的一切概念,價值都是人所設定的。

價值判斷都是比較而產生的,而對立的關係是經常變動的。因此,價值判斷也不斷地在變動中。

面對美和醜,善與惡,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前和後這些變動,我們一定要淡然處之,不要庸人自憂。

這也是在告訴我們:放下我們的二元對立,放下我們的分別之心,持大愛,平常,對等之心,看待世間的人事物,身邊皆是美好。

《道德經》開悟高人處世,站在高維視角,破除我執,無我,無為

二、拋去個人私情,順應自然規律,以天為榜樣來行事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帶著目的性去做事,且不違反自然規律,並做到以身作則去感化,影響他人。

我們看天地孕育萬物,生養萬物,從來都不是帶著個人的目的,個人的私情去做的。私乃自私自利,情乃感情用事。

它們是很自然而然地,默默無聞地在做著它們本應該做的事。也因此,它們反而受到了我們人類的敬仰與敬畏。

同理,我們人生的價值不在於你有多少財富,你身居何高位。而在於,你影響了多少人。

《道德經》開悟高人處世,站在高維視角,破除我執,無我,無為

只可惜,我們現代人都本末倒置了。奮鬥來奮鬥去,都只為了一個面子問題而已。

這也是要告訴我們:放下我們的私情,不帶目的性地去為人做事,你反而能得到更多。

三、打破固有思維,拋開我執,無我,無為,便無所不為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道生萬物,也從來不離開萬物,也不拋棄萬物。

《道德經》開悟高人處世,站在高維視角,破除我執,無我,無為

它生而不有,它永遠創生,永遠生養,但是不佔有任何東西,也不認為這是它的功勞,這樣才能夠生生不息。

也就因為它不居功,所以永遠有功勞。

道,從來就不離人。

只是我們現代人處在一個二元對立的物質世界,被金錢名利束縛著,總喜歡追求那些虛的東西,來標榜自己:那是我做的,我的功勞;這個是我促成的,沒有我可就成不了這事……

就像我們的袁隆平爺爺。他是我們的水稻之父,為全國糧食安全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壯舉“成功養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作為成功研發雜交水稻的第一人,袁隆平被視為“亞洲英雄”。

回看他的屢屢戰功,再回看他過往的生活狀態,依然如普通人那般,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有所作為和貢獻,而居功自傲,目視無人,反而更顯得他平和,親民。

《道德經》開悟高人處世,站在高維視角,破除我執,無我,無為

雖然他已離去,但是他為國為民所做出的貢獻,他的那種精神,那種影響力,是永遠存在,且都抹不去的。

這種永存,才是持久的存在啊,這才是一直活著的人啊!

所以,當我們能拋開這些我執,無我,無為的時候,也就無不為了。

也皆因你無為而無不為,你覺得你的功勞就只僅僅侷限在當時當下而已嗎?不了,你的影響力已經被無限放大,持久,且不變了。

以上三個點的分享,希望也能幫助到你,能去更好地理解《道德經》第二章。

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