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白巖松眼中擰巴的80後,如何熬過上有老下有小的而立與不惑之年?

電視劇《三十而已》裡顧佳對懷孕的鐘曉芹說過這麼一段話:

“生孩子是一件特別糟糕的事。當了媽之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從出月子的那一天開始,就失去了自己,變成了某某的媽媽;而且還會雷打不動地堅持健身,因為害怕生病,更害怕死。然後就是努力想成為最好的自己,因為你得趕上娃碎鈔的速度。”

白巖松眼中擰巴的80後,如何熬過上有老下有小的而立與不惑之年?

我猜顧佳正是“苦逼”的80後。

網上曾經評價80後為“垮掉”的一代,也是最倒黴的一代。

70後上小學的時候剛剛趕上改革開放,那時候別說大學生,就是高中生都很吃香。畢業還能分配工作,加上讀書的人少,很多人還能分配到住房。

可到了80後這一代,生活條件好起來了,相應的社會競爭也大了。大學生遍地都是,畢業後各種擠破腦袋,才能謀求到好點的職位。不僅沒有住房分配,房價也年年高漲,如果沒有雙方父母的幫襯,根本買不起房子。

70後很多都有兄弟姐妹,只有80後趕上獨生子女政策,幾乎都是“光榮”的獨生子女。

好不容易有了點工作基礎,雙方家長東拼西湊買了房子,可轉眼娃出生,父母好像也一下子老了。

這可不就是如顧佳所說“不敢生病,更不敢‘死’”麼!

為此,白巖松發出感慨:我非常同情80後,這一代過得非常擰巴和掙扎。活到中年的80後,才是最難的一代人。

如今,這幫“倒黴”的80後,一個個都熬到了中年,從而立之年到不惑之年,成為了家庭的頂樑柱,社會的中堅力量。

白巖松眼中擰巴的80後,如何熬過上有老下有小的而立與不惑之年?

那麼,白巖松眼中擰巴掙扎的80後,如何熬過上有老下有小的而立與不惑之年呢?

我也是一名80後,踩在了80後的尾巴上。雖然去年剛過上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但今年就開始為學區房犯愁了。加上疫 情,乾脆放棄工作在家帶娃,幾乎沒有了收入。

正在我對未來一籌莫展,甚至心灰意冷的時候,心理師陳婕君的《可塑的我》讓我看到了希望。

陳婕君,畢業於國外精神分析高等研究院,有著多年的臨床諮詢經驗,並創辦了自己的心理諮詢中心,做了14年的心理諮詢,累計諮詢時長超過一萬小時。是一位經驗豐富,老道的心理理療師。

她說:

人到中年的時候,往往會面臨更多的人生挑戰,如裁員、贍養老人,孩子教育等問題。很多人因此會感覺力不從心,人生開始失控。但其實我們都可以透過調節心理和個人的發展,把中年危機轉變為珍貴的中年黃金期。

白巖松眼中擰巴的80後,如何熬過上有老下有小的而立與不惑之年?

一、完成自我整合

她在書中還提出一個概念:心理基因。

心理基因是人從很小的時候就逐漸建立起來的,是人們理解周圍世界,周圍人以及自己的底層邏輯。這層底層邏輯包括觀念、想法,以及處理情緒和事情的方式,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如何應對人生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

這就像有一句名言所說: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原生家庭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原生家庭。

在青春期前,我們所有的觀念幾乎都來自於原生家庭,如果原生家庭是健康的,觀念是正確的,那麼我們也會是正確、健康的。反之,原生家庭錯誤的觀念和習慣就會影響我們今後的生活。

但如果在成年前,我們能整合好自己,透過實踐,閱歷等,更新自我,及時形成健康的,真實的觀念。包括認識自我,清楚知道自己的短板和長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等,那麼在成年後,我們會找到適合我們的工作,因此變得更自信。

很多人在成年之前沒有完成整合,就會把問題一直拖到成年、中年,甚至一生。

白巖松眼中擰巴的80後,如何熬過上有老下有小的而立與不惑之年?

所以人到中年,必須確定的一件事情是,已經完成自我整合,不會再像幼時那樣簡單地看問題,而是會透過現象看本質。那麼接下來,道路就會順暢很多。

二、人際關係處理

成年後,在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人脈就是錢脈

。雖然這一句話不一定完全對,但它體現出了人際關係的重要。

但人際關係不一定指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對於中年人來說,很多令人頭疼的關係實際上都出在家庭,

只不過那些是我們最親密的人,所以很容易被忽視

在書中,陳婕君再次重申一元、二元和多元關係。其中一元是嬰兒時候的狀態,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舒服只會哭,一哭就希望別人可以讀懂我們的需求。

可很多成年人,卻依然活在一元關係中。比如戀人或夫妻之間,其中一方有了想法之後不直接表達,而是透過冷暴 力、生氣等方式試圖讓對方去猜他(她)心裡的想法。

這麼做的結果只有兩個,一是其中一方妥協,但次數多了必定傷害感情;二是對方壓根沒察覺,直接無視。

這兩種都不利於情感的穩定發展。

白巖松眼中擰巴的80後,如何熬過上有老下有小的而立與不惑之年?

所以作為成年人,一定要脫離一元關係。中年人面臨更多的當然是多元關係。

就拿家庭關係來說,中年人需要處理的關係有:

夫妻間的關係、與子女的關係、與雙方父母之間的關係。

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映象原理,如何從孩子身上洞察自己的人生。

比如,有的孩子做數學題總是容易急躁,越急躁越做不出來,最後更是摔本子直接放棄。

如果這樣的次數多了,家長就該反思,之前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自己是怎麼處理的。是不是為了趕時間,或者聽得不耐煩了,直接幫孩子在網上找答案,或直接自己告訴孩子答案,讓孩子走了“捷徑”。

如果這麼做的話,孩子遇到困難就容易放棄,因為反正會有人幫忙處理。

其次,

得繼續反思自己這麼“幫”孩子是出於何種心態?

是不是怕孩子完不成作業,第二天老師批評了丟你的臉。

這些都可以一步步追溯到自己的人生。實際上,不僅是親子關係,你跟周圍人之間的所有關係都會像鏡子一樣照射你的內心,讓你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白巖松眼中擰巴的80後,如何熬過上有老下有小的而立與不惑之年?

我們要做的就是透過這些關係,看到內在真實的自己,然後,不斷修復自己。

三、情商管理

以前,在我們的觀念裡,高情商可能就等於好說話。

其實不然。高情商包括三個方面:

一可以協調自己的感受、情緒和想法三者之間的關係;二可以透過協調三者使內心平穩、舒服,即使獨處也很舒服;三不僅能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同時也可以體察和兼顧別人的情緒,並且有能力在雙方的情緒以及交際方面找到平衡點。

所以高情商的人一定擁有體察自己情緒和感受,體察他人情緒和感受,理性思考分析,平衡雙方或多方情緒的能力。

而這四種能力是累加的,有了第一種才能有第二種,以此類推。

如果有了這四種能力,那麼會說話也不再是難題了。

會說話的人,在職場上的人際關係自然也不會差了。

白巖松眼中擰巴的80後,如何熬過上有老下有小的而立與不惑之年?

四、精力管理

完成了自我整合,又有了處理內部和外部人際關係的能力,也有了高情商,人生還會差嗎?那是妥妥的社會精英了,還會害怕中年這道坎嗎?

不過最後還有一點陳婕君重點提出來的,就是精力管理。

這也是很多成功人士所忽略的。

人到中年,體力和精力必定大不如從前。加上高壓的環境和複雜的人際關係處理,經常會有精疲力盡的時候。如果不好好管理自己的精力,勢必會加速精力的耗竭,到時候還享受不到自己辛苦耕耘的成功果實,實在令人遺憾。

所以像熬夜這種年輕人才能做的事情,作為中年人必須要有能力去剋制,要把自己的體力用在刀刃上。

有了以上四點,必定能將高壓下的中年危機轉化為中年黃金期。

白巖松眼中擰巴的80後,如何熬過上有老下有小的而立與不惑之年?

最後,送給所有的80後海明威說的一句話:

世界上最大的勇氣,是壓力下的優雅。

願所有步入和即將步入中年的你,活得優雅,過得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