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朱自清《背影》:倔脾氣的父子,誰先認錯誰就輸?談談父親與孩子

朱自清寫《背影》的初衷,是為了向父親“求和”?父親該怎樣減少與孩子的衝突?

每一次讀《背影》,文中買橘子的笨拙老父,總會讓我動容。這是一篇讚美父愛的散文,但也是一篇渴望與父親和解的現代“陳情表”。與大多數父子一樣,朱自清與父親有著難以調和的矛盾。

一、《背影》背後的故事

1898年,朱自清出生,那時他還不叫朱自清,他叫朱自華,因為他的父親朱鴻鈞喜歡蘇軾,便從其詩句“腹有詩書氣自華”中擷取“自華”二字為名,又因算命先生說孩子五行缺火,便給他取號實秋,意為春華秋實。

朱自清原本有兩個哥哥,但都不幸夭折,朱鴻鈞將詩書傳家、光宗耀祖的期盼放在了朱自清身上,對朱自清疼愛有加,所以朱自清的童年和少年時期是非常幸福的。

父子倆失和要從《背影》中那句“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事也交卸了”說起。

1915年,朱自清的父親朱鴻鈞成為徐州榷運局長(菸酒公賣局長),他在徐州金屋藏嬌,又娶了一房姨太太。

1917年,揚州老家的姨太太潘氏知道此事後,怒不可揭,跑到揚州大鬧一場,弄得人盡皆知,朱鴻鈞顏面丟盡。偏偏禍不單行,緊接著他被查出挪用公款,局長的位置也就沒有了。

朱鴻鈞的母親承受不了這種變故,從此一病不起,沒有過多久與世長辭。

朱自清從北京大學趕往揚州奔喪,途徑徐州時去看望父親朱鴻鈞。受新文化洗禮的朱自清很不滿父親的舊式生活方式,現在祖母又因為父親納妾丟官而死,朱自清心裡埋怨父親,這為父子關係惡化埋下了伏筆。

朱自清《背影》:倔脾氣的父子,誰先認錯誰就輸?談談父親與孩子

散文集《背影》

朱鴻鈞丟官失業後,仕途坎坷,生活上捉襟見肘,負債累累。1919年,朱自清的二弟朱物華中學畢業,同時被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和上海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錄取,朱物華想去交大深造。

但父親不同意,他想要朱物華去讀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因為不用交學費也不用交伙食費。朱自清知道後,他反對父親封建家長的做法,並願意承擔二弟的學習費用,支援二弟去上海交通大學深造。

1920年,朱自清北大畢業,他選擇去杭州第一師範學校任教,每週寄一半工資回家。但是父親朱鴻鈞並不滿意兒子只上交一半工資。

封建大家長思想根深蒂固的朱鴻鈞想盡辦法控制朱自清,但受新文化影響的朱自清追求人格獨立,難以接受這種控制,久而久之,父子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

1921年,朱自清到揚州省立第八中學任教務主任,然而曾經為官的父親並不滿意名校出身的兒子的選擇。因為教師清貧,轉交給家裡的工資會少很多。

朱鴻鈞聽任小妾的挑唆,利用自己與校長的私交,將朱自清的工資直接從學校拿走,不讓朱自清自由支配。這種大家長行為徹底激怒朱自清,一個月後,朱自清憤然辭職。朱鴻鈞比兒子更憤怒,指責朱自清不孝,堅決要和朱自清斷絕父子關係。

1921年冬,朱自清將妻兒從老家接出,在杭州安家。朱鴻鈞感到自己被兒子拋棄,不肯原諒朱自清。

1922年暑假,朱自清想緩和與父親的矛盾,帶著妻兒回老家揚州,可是朱鴻鈞卻不准他們一家人進門,最後雖然做了讓步,但卻不理睬朱自清,這讓大老遠回來求和的朱自清十分受傷。

朱自清《背影》:倔脾氣的父子,誰先認錯誰就輸?談談父親與孩子

朱自清

也許是出於人倫的考慮,1923年,朱自清再次向父親求和,回家探親。朱自清認為,自己的工資由自己支配是沒有錯的,而父親朱鴻鈞認為,老子花兒子的錢,更是沒有錯的,即便真的是自己錯了,也沒有父親向兒子認錯的道理。

除此之外,朱鴻鈞因為兒媳婦武鍾謙愛笑的習慣,常常責備朱自清沒有管好自己的媳婦。

朱自清被朱鴻鈞的封建家長思想壓迫得很難過,同年,他以武鍾謙為原型創作了小說《笑的天空》,控訴封建家庭對人性的壓抑。

朱鴻鈞知道後,認為朱自清在有意嘲諷自己,很不高興,從此父子反目,不復相見。

朱自清和父親的矛盾,其實反映的是新思想和舊思想的矛盾,這是幾代中國父子都無法避免的難題。

朱鴻鈞大半輩子都是在滿清時期度過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他對新式學堂的新教育方式不放心,便將朱自清送到舊式的舉人或秀才那裡學習古詩文,後來,朱鴻鈞又為朱自清與武鍾謙包辦婚姻等,這些都是朱鴻鈞封建家長壓迫兒女的體現。

為什麼小時候的朱自清不反抗朱鴻鈞的做法呢?

因為朱自清從小在私塾中接受的是舊教育,加上人小,沒有辦法反抗父親,所以小時候對朱鴻鈞的壓迫逆來順受。

朱自清《背影》:倔脾氣的父子,誰先認錯誰就輸?談談父親與孩子

《背影》插圖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自清漸漸長大。1916年,朱自清考進北大預科,緊接著收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1920年,他加入北大學生組織新潮社,抨擊“綱常名教”,主張獨立人格,故而對父親的一切封建家長做法感到不滿。

代領工資在老父親眼裡不算什麼,但是在受新思想洗禮的朱自清看來,是嚴重侵犯了自己的獨立人格,加上雙方不善溝通,都執意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所以造成了父子雙方長期失和。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初倔強的老父已經年老體衰,當初的暴戾轉變為渴望天倫之樂,他心裡也越來越掛念在外奔波的兒子。

而朱自清也由當初的叛逆青年,變成兩個兒子、兩個女兒的父親,他慢慢體會到為人父母的艱難,對父親的行為也就多了幾分寬容和愧疚,回想起以前的自己,不免有些自責和自嘲“那時真是太聰明瞭!”

1925年10月,朱鴻鈞給朱自清寫了一封信:“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父親的服軟和病中哀言觸動了朱自清內心的隱痛,如果此時再不和好,那必將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雖然朱自清知道這是父親給自己的求和訊號,但性格內斂的他沒有直接向父親認錯,而是委婉地將心聲寫成散文《背影》,用藝術的方式迴應父親。

朱自清終於決定和父親和解,他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裡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

朱自清《背影》:倔脾氣的父子,誰先認錯誰就輸?談談父親與孩子

《背影》插圖

然而,朱鴻鈞並沒有馬上看到兒子的《背影》,直到1928年,朱自清將十五篇散文集結出版,以背影為名,並請出版社寄一本回揚州老家,向父親致意和解,效果真如朱自清所料。

據三弟朱國華回憶,1928年,他拿著哥哥的散文集《背影》飛奔回家,送給父親:“當時父親已經行動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鏡,一字一句誦讀著兒子的文章《背影》,只見他的手不住地顫抖,昏黃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光彩。”

至此,父子間長達十餘年的“怨恨”終於冰釋前嫌了!

朱自清與父親的矛盾,之所以會長達十餘年,根本原因在於,父親沒有找準自己的位置,總想幹涉孩子的生活,不肯接觸新鮮事物,思想固化。

二、我們該如何減少與孩子的衝突

那做父母的怎樣才能減少和子女的矛盾呢?我認為以下兩點可以作為參考:

1。 父母一定要找準自己的定位。

紀伯倫曾經說過:“孩子其實並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自身渴求的兒女。他們借你們而生,卻並非從你們而來。”

朱自清《背影》:倔脾氣的父子,誰先認錯誰就輸?談談父親與孩子

父親的背影

首先,我是不贊成將孩子當做某一種工具看的。每個孩子都是墜落人間的天使,他們來到世界上,長大後無論平凡或偉大,都是他自己的人生。為人父母的不該過多幹涉,只需在他需要指點迷津時提點他。

孩子從出生開始,便是獨立的個體,他不該是你“防老”的工具,你也不該對他有過多的要求和脅迫,否則,只會使他離你越來越遠。

中國的父母,由於長時間受封建倫理綱常的影響,常常認為孩子必須對自己唯命是從,也覺得孩子必須對自己負責,孩子是養老的保障。從人倫上來講,沒錯,但是我們不能過多幹涉他,比如為他包辦婚姻,給他太多的道德綁架,壓抑他的人性等等。

2。 愛孩子沒有錯,但父愛和母愛都應該承擔自己的角色。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指出:“母親的作用是給予孩子一種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親的任務是知道孩子正視他將來的回到的種種困難。”

“父愛應該受一定的原則支配並提出一定的要求,應該是寬容的、耐心的,不應該是咄咄逼人和專橫的。父愛應該使孩子對自身的力量和能力產生越來越大的自信心,最後能為自己的主人,從而擺脫父親的權威。”

朱自清《背影》:倔脾氣的父子,誰先認錯誰就輸?談談父親與孩子

父子的背影

父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影響十分深遠,它關係著孩子性格的形成於發展,如果一個孩子的父親是勇敢堅強的,那麼他的孩子也會受到他的影響,形成勇敢堅強的一面,如果父親常常表現出沒有耐心和專橫,則會讓孩子性格暴戾、反覆無常和怯懦。

弗洛姆說:“一個成熟的人最終能夠達到他既是自己的父親,又是自己的父親的高度。”

父母應該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幫助、引導孩子,讓孩子成為成熟的人,從而建立良好和諧的親子關係,而不是封建家長式地壓制孩子。

後記

最後,我想將龍應臺《目送》中的一句話送給大家:

“所謂父女母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段,看著它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圖片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