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餃子:不同的餡料,也有著不同的冷暖人生

餃子:不同的餡料,也有著不同的冷暖人生

北方人逢年過節和重要的節氣就得吃餃子。入伏吃餃子,冬至吃餃子,三十晚上包餃子,正月初五還得有破五的餃子。

我對餃子的認知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剛從江南迴到北京上小學的時候。除了米飯,我幾乎不喜歡所有的麵食,但獨獨對餃子充滿了興趣。記得大院裡的一戶人家,養了五個女兒,每次包餃子的時候都把小桌子擺在院子裡,五個女孩分工有序,合面拌餡擀皮,到包出幾蓋簾漂漂亮亮的餃子,在嘰嘰喳喳的聊天裡就完成了。每次餃子出鍋,她們就會笑著對我說:“麗,快回家拿碗去!”於是,我一溜煙兒的跑回家,拿了碗,站在火爐旁,看著胖墩墩的餃子放進碗裡,心裡特別開心。現在,已經記不清是什麼餡的餃子了,只記得包餃子的時候,那一家人的歡樂和滿足。

餃子:不同的餡料,也有著不同的冷暖人生

在小時候的記憶裡,我們家只有春節才會包餃子,因為父母都是南方人,包餃子簡直就是個大工程。好像父親從三十晚上就忙活著準備面和餡,初一早晨睜眼,就看見父母在包餃子。但是包好的第一波餃子,我和姐姐是不能吃的,父親一定要我端著一蓋簾的餃子,隨著他,穿過幾條衚衕給我的舅奶奶家送去。因為他們是父親在北京唯一的親戚,父親的舅舅把他從寧波帶到上海,又從上海帶到北京,並幫助他成家立業。這大年初一,端著一蓋簾餃子走在路上的人真沒有啊!但父親很高興,總是說,做人不能忘本呢。直到後來父親因病去世,他走的時候距離春節不到一個月,記得在病房裡,他還在惦記著吃什麼餡的餃子。那一年,我十九歲。

餃子:不同的餡料,也有著不同的冷暖人生

第二階段是我大學畢業以後。我在什麼飯都不會做的情況下,就決定開一家小飯館。用現在時髦的話說是——創業,但是在八十年代的北京被稱為——個體戶。我的繼父老家是滄州,特別擅長做麵食,尤其是餃子做得特別好吃。於是,繼父教給我最正宗的捏餃子的手法,教會我調最經典的餃子餡——豬肉大白菜,還給我做了專業的包餃子用的小竹板。即便如此,繼父還是不放心,除了休息日去飯館幫忙,在我開飯館的最初幾個月,都是在上班之前騎車到我的飯館幫助合面調餡,再騎車去上班,這樣的往返,每次都要一個小時的路程。

雖然在外人眼裡,我是個不務正業的大學畢業生,但我把大學四年學習的財會知識,非常有效地用在飯館的成本管理上。一斤乾麵出多少水面?一兩餃子肉菜和麵的比例應該多少?我都算得清清楚楚,而且在製作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結果,小小的餃子館,在餐飲業並不紅火的八十年代生意特別好,周圍工廠的工人和居民都來買餃子,每天中午要排隊才能買到餃子,顧客們說,我賣的餃子份量足,餡兒也特別香。用現在的標準來看,我開的餃子館應該是網紅店了吧。以至於現在,二姐夫擀餃子皮的速度,可以同時供五六個人包餃子。

餃子:不同的餡料,也有著不同的冷暖人生

第三個階段就是現在了。隨著小院美食、花道和瑜珈課程的舉辦,來小院的朋友們開始喜歡上了我做的素食,於是,素食餃子也成了小院的經典美食。

其實做素餡餃子比葷餡餃子要難,除了餃子要香,還得吃出食材的本味,而在冬季裡,用鮮嫩的菠菜做素餡,再配上香菇木耳粉絲綠豆芽,才是高階呢,如果用擠出的菠菜汁合面,碧綠的餃子出鍋,又好看又帶著春天的氣息。

在很多老北京人的記憶中,除了大年初一一定要吃素餡餃子。還有就是幹菠菜餡的餃子,現在已經是無處尋覓了。我最喜歡看的《吃主兒》這本書,詳細的描述了這種讓人稀罕,又特別高階的餃子。

對於現在的我來說,除了延續傳統的烹飪方法做好吃的餃子,就是不斷在書籍的閱讀中,發現餃子不同的吃法。於是,在我推出的餃子食單中,會有蓮藕餡的餃子、芹菜餡的餃子,雖然沒有肉,味道卻是被朋友們喜歡。

餃子:不同的餡料,也有著不同的冷暖人生

食無定味,適口者珍。有時我就想,雖然只是簡單的做餃子,但不同的餃子餡所呈現出來的味道,也如我們的人生吧。豐富,而且值得回味。

作者簡介:做過十年的飲食行業,做過十年的試車記者。現在的十年學習瑜伽,用美食和瑜伽,服務於遇見的每一個有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