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古人沒空調,那他們是如何夏季避暑?淺談古代的避暑妙招

在炎熱的夏季裡,許多人都是窩在家中享受著空調,因為走出外面只要走上一小圈,你必定會汗流浹背。到時候渾身的臭氣立馬讓你魅力下降,這對於各位帥哥美女來說,是不可饒恕的!然而倘若大家回到古代,沒有了空調,你又該如何避暑?

古人沒空調,那他們是如何夏季避暑?淺談古代的避暑妙招

一、古代最熱的時刻

——

三伏天

大家都知道夏天非常的炎熱,但是你知道夏季哪一段時間是最炎熱的?答案是三伏天。而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間,這一段時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三伏一般是指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而且三伏是按農曆時間的,因而其具體日子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之間。

雖然三伏天有固定的時間段,但是每年入伏的時間卻是不固定的,而且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不過入伏的日期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具體就是說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初伏有10天,中伏有10天或者20天,末伏也為10天。“干支紀日法”在我國古代非常流行,具體就是使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來互相組合,形成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而且這些日子可以迴圈使用。其中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因而庚日每10天會重複一次。因此,自夏至起,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而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那為什麼中伏會出現20天呢?因為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就有10天,如果出現5個庚日那就有20天。

最後我們來說說三伏天的由來。伏天的說法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說是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秦國,其中《史記·秦紀六》就有記載道:“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朝人張守節就曾說道:“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古代伏天溼熱的天氣很大程度地影響了人們的食慾,所以其跟其他節令一樣,民間也傳承著不少的飲食習俗。其中的俗語有:“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其中小暑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由於伏日人們食慾不振,所以比較消瘦,這在當時被稱為苦夏,由於餃子有著開胃解饞的功效,所以很適合在此時食用。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都是很熱的,特別是中伏的十天(有時是二十天),是最熱的。正因如此,民間就流傳著“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之說。

古人沒空調,那他們是如何夏季避暑?淺談古代的避暑妙招

二、古代的消暑飲食

既然說到三伏天的飲食,那就不得不說夏季的避暑飲食。在漢代時,人們已經開始用飲食避暑。而當時的避暑飲食主要是“烹羊炮羔,斗酒自勞”,說實在的,這只是一種勞動之餘的“斗酒會”,主要目的是消除疲勞,其次才是避暑。而到了南北朝伏,人們對於生活更加的講究,所以飲食避暑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當時的著作《荊楚歲時記》就有相關記載:“伏日進湯餅,名為避惡”。古人習慣將暑氣稱之為惡氣,因而就有“避惡”這種說法。典籍中提到的“湯餅”其實是一種放在水裡煮熟的麵食。因此湯餅本身並不是什麼清涼食品,而且夏天吃熱氣騰騰的湯餅時還能讓人出一身大汗,不過正是出了這一身的汗,使得體內的大量熱能流出,所以說,古人吃湯餅確實可以作為一種良好的避暑方法。

到了宋代,伏日清熱防暑食物繼續發展,種類也隨之增多。其中的瓜、李、荷葉、綠豆湯、鱔羹、銀苗菜、新蓮、避暑湯等就是當時的代表。根據《東京夢華錄》中的描述:“京都、開封人是最重視三伏避暑的。而且六月他們選擇避暑地點是“風亭水榭,峻宇高樓”等場所。在那裡,人們吃的是“雪檻冰盤,浮瓜沉李等避暑食物”。最後《膳夫錄》中也有記載:“汴中節食,伏日綠荷包子”。而且宋代的時候就已經有西瓜。如宋代詩人方回《秋熟》詩中就有對西瓜進行描寫:“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瑤膚”。

那時候,西瓜又被稱為寒瓜。中醫學角度認為西瓜的性味甘寒,有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小便等功效。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有對西瓜的功效進行描述:“療喉痺,寬中下氣,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

從這些古代文獻可以看出,夏季熱盛傷津,西瓜降暑功效乃是最佳。不過除了西瓜之外,我國古代還有另一種避暑良品。這一良品便是荷葉,那時候“綠荷”與“新荷”都是荷葉的別稱。荷葉是睡蓮科植物蓮的葉片,其性味苦、澀平,具有良好的避暑功效。以中醫的角度來說,荷葉具有清暑利溼、生津止渴等作用。《飲食指南》中也指出,荷葉有“升清消暑,化熱寬中,散淤,主治暑熱、水腫、淤血癥”的功效。宋代開封市民伏日就以荷葉為避暑飲食,而這說明我國北宋時期,人們就注意到盛夏如何利用清涼飲食來進行防暑了。

吃完了荷葉,蓮的其他部位還有相應的降暑功效。如明清以來,人們在伏日最盛行喝蓮子湯。根據《帝京歲時記勝》的記載:“六月盛暑,食飲最喜清新。京師蓮食者二;內河者嫩而鮮,宜承露,食之益壽;外河堅而實,宜幹用。”而另外一本書著《清稗類鈔》也有記載:“京師夏日……鮮蓮子之類,雜置小冰塊於中”宴客。而且中醫學也認為,蓮子的性味甘平,有補脾澀腸,養心益腎的功用。因此人們在夏日常飲蓮子湯,能起到補中強志,養神益脾的作用。中老年人食用蓮子,還可以起到輕身益氣與令人強健的功效。因而人們常說的夏日飲蓮子湯有益壽功效是有十足的科學道理。

除了前面所說的飲食避暑,在清朝北京地區伏日裡,人們還會選擇使用中草藥來進行避暑,而這也是避暑的一大特點。《京都風俗志》就曾有記載:“伏日,人家有食盛饌異於平日者,謂之‘貼伏膘’。或以此日起,有合冰水者,或有煎蘇葉、藿葉、甘草等湯,於市中舍之,謂之暑湯”。這裡“蘇葉”,即紫蘇葉,中醫學認為紫蘇性溫、味辛、功能發表散寒、理氣寬中、化痰止咳。而《日華子本草》還將蓮子稱為:“止咳,潤心肺,消痰氣。”中老年和兒童夏日飲蘇葉湯,則有健脾補中,脾土健旺的功效。當時的“甘草”又稱為甜草,屬於豆科,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中醫學以其根狀基入藥,因而性平、味甘,具有緩中補虛、瀉火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因而甘草是解暑良藥。

談完甘草,就該是“藿”,其草名為藿香。中醫學認為藿香的莖、葉可以入藥,其性微溫,味辛甘,具有解暑、化溼、和胃、止嘔的功效。藿香是主治感冒暑熱、頭痛胸悶、精神不振、食慾不佳的草藥。其中《本草圖經》更是將其稱為“治脾胃吐逆,為最要之藥。”古時的《醫餘錄》更是認為:“藿香,恆散暑氣,避暑氣。”足以可見,蘇葉、藿葉、甘草湯是盛夏避暑的食療佳品。

古人沒空調,那他們是如何夏季避暑?淺談古代的避暑妙招

三、古代的冰箱

古時候除了避暑食品外,還有人們難以想到的避暑神器——古代冰箱。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國古代最早的冰箱乃是“冰鑑”,其的出現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它的冷藏功能是以儲存冰塊來實現的,但是其作用與現今的冰箱絲毫沒有區別,就是運用冰塊來進行降溫。

冰鑑的實質其實就是古代盛冰的容器。那時的《周禮·天官·凌人》就有記載道:“祭祀共(供)冰鑑。”從這段記載就可以看出周代當時已有原始的冰箱,可是那時候的冰並不是一年之中時時都存在的物品,因而在炎熱的夏季裡,冰可謂是彌足珍貴的物品。

古時候是封建皇朝,因而天氣再熱,也不能熱了天子。因此宮殿裡為了能讓天子在夏季有避暑良器,並製作了一種‘機器’。而這一機器便是冰鑑,其就是一件雙層的器皿,而且鑑內有一缶。在夏季的時候,人們在鑑缶之間裝上冰塊,而缶內就裝上酒,這樣就可以起到降溫的作用。

具體器物就是戰國時期的曾侯乙青銅尊盤,該器具被稱為當時最複雜、最精美的青銅器件。在尊與盤之間存在著較大的空隙,不僅夏天可以放入冰塊,而且冬天還可以儲存溫水,然後再在尊內盛酒,這樣就可以喝到冬暖夏涼的酒。

古人沒空調,那他們是如何夏季避暑?淺談古代的避暑妙招

四、總結

古時沒有空調,暑季的酷熱必然會讓人感到異常的難受,然而古代的人卻有著驚人的智慧,他們透過不斷地對世界進行探究,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降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