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回味兒時故鄉年,感受悠悠慈母情

玉鼠辭舊歲,金牛迎新春。很快又要過年了。我這位出生在陝西關中農村的80後,有好幾個年頭沒回家鄉過年了。人生思幼日。長大後才漸漸發現對過年的感受越來越淡薄,而對兒時的故鄉年卻感受深刻,回味每一幕過年的場景,都讓我感受到當年那份

濃濃年味、悠悠慈母情。

回味兒時故鄉年,感受悠悠慈母情

時光倒流三十年。

我清晰記得每年農曆臘月二十四前後,村裡家家戶戶開始忙著掃屋了。我家掃屋的活全由母親一人打理,她先是把炕上的床被一疊疊搬出去,然後將牆上貼上的舊報紙撕下來,再用笤帚將屋頂和牆面的灰塵清掃乾淨。牆面清掃完後,母親又推櫃拉凳,清掃起地面。房間打掃完了,母親又開始清掃廚房,最後再清掃院落。經過母親一整天的忙碌,從房間到院落,一切煥然一新了。尤其到了晚上,牆壁張貼的新報紙在燈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雪亮奪目,再看看炕上新鋪的花被,感覺格外溫馨美好。

回味兒時故鄉年,感受悠悠慈母情

“掃屋”

這一習俗完成後,

置辦年貨

的帷幕便拉開了。每到臘月二十四、二十八這兩集,故鄉的集鎮上人山人海、摩肩擦踵。通往集鎮的馬路上車水馬龍,周邊各地的村民幾乎全家趕集,四五人一起擠坐在機動三輪車上,有說有笑,大家臉上都洋溢著過年的喜慶。由於母親不會騎腳踏車,趕集那天,我們母子三人徒步向距離村約6華里的鎮上趕去。一路上,雖然步行有些累,但我和弟弟卻儼然不覺,一想到馬上就要到鎮上買好吃的,心裡感到很高興。

回味兒時故鄉年,感受悠悠慈母情

一到鎮集市上,母親首先花1塊錢給我兄弟倆買一塊熱騰騰的棗糕。我們美美地吃著,跟隨母親在集市裡轉悠。母親先去大棚服飾市場給我們買好新年衣服,隨後便去攤點上買菜和肉了。不知那時的我,是想表現自己賬算好,還是故意逞能,賣菜的剛把菜稱重好,我便在腦海裡計算一番後,很快報出了錢數。賣菜的一算正好跟我算得相投,便誇讚起我來,母親聽著高興,我也感到得意。買好菜肉後,

母親揹著裝滿年貨的化肥袋子,領著我們繼續在人潮裡穿梭了……

到了臘月二十五,每家每戶便開始忙著蒸包子了。經過母親大半天的忙活,糖包子、油包子、菜包子一鍋接一鍋地出。聞著滿籠熱包子散發的香味,我和弟弟迫不及待拿了一個高興地吃了起來。很快還沒等包子晾冷,母親便將包子放在饃籠裡並蓋上油布,放進了糧倉。這三大籠包子夠我們家過年吃的了。

回味兒時故鄉年,感受悠悠慈母情

炮竹聲中辭舊歲,歡歡喜喜過大年。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母親將暖在熱被窩的鞭炮拿了出來,讓我們先去家門前放。我用棍子挑起一串鞭炮,用火柴快速點燃後,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便迅響起來,嚇得我鞭炮還沒放完,便把棍子給扔了。再看看鄰居或者對門家,大人們手提著鞭炮大膽地放起來,孩子們則捂著耳朵,高興地叫嚷著,手舞足蹈……霎時整個村街上炮聲四起,

滿天的煙花星光四溢,村民們沉浸在過年的歡鬧喜慶中。

回味兒時故鄉年,感受悠悠慈母情

大年初一天蒙亮,沉睡在熱炕上的我便聽到村街上噼裡啪啦的炮竹聲響個不停。母親起床後,便從衣櫃裡將過年新衣給我們取出來。穿上新衣後,我們便高興地又去家門前放炮了,母親則忙活著包餃子了。放完鞭炮後,我們便開心地在村街上轉悠了。很快兒時的夥伴們,聚在一塊了,互相打量對方新年衣服,評說著誰的新衣漂亮。大家凍得通紅的臉上,掛滿了天真爛漫的笑容,

雖然不懂年味是什麼,卻無憂無慮,盡情享受節日裡的歡樂。

初一過後,走親戚的節日習俗便開始了,一直會持續到正月十五。記得母親帶我們每到一處親戚家,長輩們都會給我兄弟倆5-10元的壓歲錢,然後讓我們玩上個大半天,吃一頓好飯後再回家。如果去三姑家走親戚,母親回去後,我和弟弟便高興地留在姑家跟表兄弟們玩耍了,一呆就是好幾天。等什麼時候想回家了,才向姑家辭行。

回味兒時故鄉年,感受悠悠慈母情

元宵節過後,村裡年的氣息變淡了。但整個村的街巷依舊熱鬧,家門前到處可見青年人的身影,有圍在一起打麻將的,也有蹲坐一起下棋的。如果碰上廟會等傳統習俗,那整個村子就徹底沸騰了,

敲鑼打鼓,扭秧歌,唱大戲,吸引了方圓幾十裡的村民前來圍觀,一連好幾天,村裡電影、社戲連番上演……

回味兒時故鄉年,感受悠悠慈母情

星移斗換。改革開放40年來,隨著城鎮化、工業化迅猛推進,如今千年農耕社會衍生遺傳的傳統習俗和歡鬧祥和的鄉情、親情日益變淡。漂泊在他鄉多年的我,似乎很難體驗到當年那份濃濃年味了,

倒是勤勞的母親形象和那份愛子之情卻永駐我心底,

讓我回味不已,有時候好想時光倒流,重過一把兒時故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