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大器晚成的男人,做到“二不問,二不爭”,財運亨通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想來各位是清楚的,它就是勸誡各位,一個人要想變成一個有所作為的人,就得承受相應的磨難和挑戰,才可以完全地成長起來。在各位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某些大器晚成的人,通常也是會歷經某些困難的磨礪以後,才有大作為的。只不過,在承受這些困難磨礪的情況下,這些人的身上會展現出某些特徵,遇見了可千萬不要小看。

王陽明就是一個實打實有本事的人,他這一生歷經艱辛,被太監劉瑾誣陷,貶官到貴州龍場這種的人間地獄,可是他頑強的活了過來!最終領會到了王陽明心學,終究邁向了世間輝煌!

大器晚成的男人,通常能做到“

二不問,二不爭”

,怪不得財運亨通。

大器晚成的男人,做到“二不問,二不爭”,財運亨通

不問不關自身的事

狄更斯說:“最佳的禮儀,是不多管閒事”。其實這不是偏激的觀點,抱打不平拔刀相助它是品德修養。

而王陽明說的不愛管閒事,是不添麻煩不插足他人的人生道路。

尤其是在你人微言輕的情況下,你說的話沒人相信,你管的越多,他人越是恥笑你!

大器晚成的男人,做到“二不問,二不爭”,財運亨通

不問將來的事

結論和過程哪一個最重要,王陽明說是過程,要是過程做的沒有錯,結論就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

王陽明曾說:

“只存得此心常見在就是學。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安心耳。”

許多情況下各位胡思亂想,通常是由於自己做得太少。混混沌沌地躊躇在時下,卻非常少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事情,不問最終結果,只看過程。

人生道路是一次旅行,重要的並非終點站,反而是過程。事實上,人生道路並不會有僅有的準確的選擇,你怎麼樣過,就會有怎樣的果。

大器晚成的男人,做到“二不問,二不爭”,財運亨通

不爭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應屬自己的,無求亦得;不屬於自己的,求亦不得。“是你的總會是你的,不是你的即使搶也沒辦法取得。”

命裡有時終需有,命中無時莫強求,有些不足又有何妨。有時退一步不表示軟弱,一味地爭搶也並不表示強悍,更多的情況下不爭不搶的心態反倒能取得更多。

凡成大事者,必有格局,心胸狹小,小肚雞腸的人,在個人發展上難以成大器。

大器晚成的男人,做到“二不問,二不爭”,財運亨通

不爭對錯。

水清則無魚,人至清察則無友。男人越有容人之量,他的平臺便會越大,人生道路也會走得更長遠。

跟親人爭爭贏後,親情不見了。爭的是理,傷的是情。為人不爭才能夠活得輕鬆自在,人活著沒必要萬事都爭個明白。不少情況下我們不爭並不是由於沒本事,只是不願意產生矛盾。

這世間不少事沒必要爭。風言風語終究會散,你越爭辯,他人越猖狂;誤解糾紛,終究會緩解,你越解釋,越解釋不清。

成大事者,要心胸開闊,要有肚量之量。男人不爭、不過多解釋展示出你的豁達大氣,用不理不睬塑造你的淡定從容,用不過多解釋說明你的品格人格。

大器晚成的男人,做到“二不問,二不爭”,財運亨通

我最喜歡讀王陽明,因為他能教給我修心,能讓我在迷茫的時候找到出路,能讓我學到很多人生的智慧,不至於活了大半輩子什麼都得不到!

王陽明的心學遠不止此,他的思想自從誕生以來,影響了千秋萬代的文人墨客,包括張居正、曾國藩、康有為等人,都是他的“門徒”,他們完善、發揚了王陽明的心學。

《傳習錄》是中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王陽明的重要著作,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而《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記載了很多故事,從官場故事,或者是民間有趣但又值得人深省的故事中,我們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

當內心浮躁的時候,當遇到困境的時候,無論什麼時候,讀一讀王陽明,自然是能更上一層樓!

王陽明有詩曰: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在名利場中奔波、與世浮沉的現代人,是到了找找自己定盤針的時候了。

大器晚成的男人,做到“二不問,二不爭”,財運亨通

在這兩本書中,你可以看到在官場披荊斬棘的王陽明,也可以看到在戰場有勇有謀的王陽明,更可以學到他一生最高明的智慧!

我買了兩套,一套自己閒來時讀一讀,淨化心靈,一套當禮物送給了孩子,對於喜歡歷史,喜歡文化的人來講,王陽明是必讀之物!

王陽明的思想折服了張居正、曾國藩、梁啟超、章太炎、以及西鄉隆盛、稻盛和夫等無數中外名人。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說過:“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

人生早一點讀王陽明,也就少走一段彎路!

《傳習錄》《知行合一》

兩本書一共加起來79元,就一頓飯錢,卻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感悟。而且還能代代相傳,收藏或者送朋友,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點選下圖即可直接購買:

大器晚成的男人,做到“二不問,二不爭”,財運亨通

橫G 王陽明心學書籍全集 傳習錄知行合一無刪減精裝原版原著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