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東坡”位於今天的哪裡?為什麼蘇軾又被人稱為蘇東坡?

蘇軾,又被人們稱為“蘇東坡”。

蘇軾姓蘇,名軾,字子瞻。可見,“東坡”既不是他的名,也不是他的字。可是,當後人去稱呼他時,好像更愛把他叫做“蘇東坡”,而不是叫他本來的名字。

例如,林語堂為蘇軾寫傳記,就將書名定為了《蘇東坡傳》,而不是《蘇軾傳》。今天的我們非常熟悉東坡肉、東坡魚、東坡菜等等美食,也都與“東坡”有關。

那麼,“東坡”之名到底起源於何處?為什麼在後世如此的受到歡迎呢?

今天,小編就來講述一下“東坡”二字的來歷,以及其背後蘊藏的深刻文化價值。

“東坡”位於今天的哪裡?為什麼蘇軾又被人稱為蘇東坡?

一、黃州城下東坡路

蘇軾之所以又叫“蘇東坡”,其實是和一個地方有關,這個地方的名字就叫做“東坡”。

“東坡”是哪裡?

南宋一位名叫趙廱的詩人,曾經寫過一句詩:

黃州城下東坡路,月浸梅花正斷魂。

這裡的“東坡路“,就是指蘇軾曾經居住和耕種過的東坡,它的位置就處於宋代的黃州古城之下。

“東坡”位於今天的哪裡?為什麼蘇軾又被人稱為蘇東坡?

黃州古城地理位置

黃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黃岡市的黃州區。現在這裡已經發展成了一個車水馬龍,高樓林立的城市,但是在北宋時期,黃州城卻只是一個面積不足3平方公里的小城。

從黃州古城的地圖來看,黃州城的西南方向就是滾滾東流的長江,西邊有一座臨江聳立、顏色赤紅的小山,名叫赤鼻山(也就是後來的赤壁)。而在黃州古城的最東側的東門之外,曾經有一塊廢棄已久的坡地。

“東坡”位於今天的哪裡?為什麼蘇軾又被人稱為蘇東坡?

黃州古城地圖

這塊坡地非常的普通,不過就是一座廢舊的營壘,由於廢棄已久,上面到處佈滿了荊棘和瓦礫,走在上面,甚至會感覺有一些硌腳般的疼痛。

然而,就是這塊無人問津的坡地,卻因為蘇軾的到來而變得聞名遐邇。

“東坡”位於今天的哪裡?為什麼蘇軾又被人稱為蘇東坡?

北宋元豐二年,蘇軾因為“烏臺詩案”入獄,後被貶官到黃州,擔任一個毫無實權的黃州團練副使。

從元豐四年到元豐七年,在整整三年多的時間裡,蘇軾都居住在這片坡地旁邊一個名叫“臨皋亭”的廢舊驛站裡。

他清理了坡地上遍地的瓦礫,割掉了叢生的荊棘,把這片無人問津的坡地開墾成了五十畝良田。從此之後,蘇軾日夜在這裡勞作,親自下地耕種,在坡地上種出了麥子和稻米,種出了蔬菜和花果。

“東坡”位於今天的哪裡?為什麼蘇軾又被人稱為蘇東坡?

蘇軾開墾東坡

蘇軾最崇拜的唐代詩人是白居易。白居易在被貶官的時候也曾經下地耕種,還因此寫過兩首名叫《東坡種花》的詩,其中有“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的詩句。

蘇軾仰慕白居易,也想效法白居易的達觀心態。於是,他便把這塊不起眼的坡地命名為“東坡”,而他也從此自號為“東坡居士”。

從此之後,這塊坡地便被賦予了一種偉大的靈性,變得天下聞名,人盡皆知。

“東坡”位於今天的哪裡?為什麼蘇軾又被人稱為蘇東坡?

二、東坡的具體位置

那麼,“東坡”到底在今天黃岡市的哪一個位置呢?

由於長江水路的變遷,以及黃州古城的毀壞,東坡的具體位置已經很難進行確切考證。

不過,根據蘇軾在文章中的描述,可以得知“東坡”就位於黃州古城的東門之外。時至今日,在黃州區仍然有一條名叫“東門路”的馬路。可以推測,這條東門路,應當就是連線黃州古城東門的一條道路。

“東坡”位於今天的哪裡?為什麼蘇軾又被人稱為蘇東坡?

“東坡”在今天黃崗市的大致位置

而從東門路向東,則有一條臨皋亭路,應該與蘇軾居住的臨皋亭位置相仿。所以我們可以推斷,“東坡”的大致位置,應當就位於

今天黃岡市東門路以東,臨皋亭路和青磚湖附近的某個區域。

居住在黃州期間,蘇軾經常去赤壁江頭遊玩,還因此寫下了著名的前、後《赤壁賦》,這說明東坡距離赤壁山應該並不遙遠。

而我們從地圖上看,可以發現從臨皋亭路到赤壁山僅有三四里地,這符合蘇軾去往赤壁山遊玩的步行距離。

“東坡”位於今天的哪裡?為什麼蘇軾又被人稱為蘇東坡?

黃州東坡赤壁

三、東坡為何這麼受歡迎?

說到這裡,再回到文章一開始的話題:為什麼“東坡”如此的受歡迎,以至於人們喜歡把蘇軾稱呼為蘇東坡呢?

有人認為,“東坡”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就像東坡肉、東坡酒、東坡菜、東坡魚一樣,已經融入了我們日常的生活,無法剝離。

“東坡”位於今天的哪裡?為什麼蘇軾又被人稱為蘇東坡?

事實上,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東坡”之所以出名,主要還是因為它為蘇軾提供了一個歷練心態的場所,使蘇軾的人生思想產生了質的昇華。

或者說:

正是由於“東坡耕種”的歷練,才造就了我們今天熟悉的那個蘇軾。

為什麼這麼說?這就需要看一看蘇軾被貶黃州前後的心態變化。

來到黃州之前,蘇軾是一個名滿天下的文壇才子,少年得志,仕途平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在這個時期,蘇軾的詩詞和文章大多都是充滿了生活的恬靜和平淡,並沒有任何滄桑之感。

來到黃州之後,蘇軾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心中充滿了巨大的落差和仿徨。

剛到黃州的他,臨時住在一座名叫定惠院的寺廟中。面對昔日同僚的冷眼,面對自身境遇的淒涼,蘇軾寫下了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他把自己比喻成一隻落單的孤鳥,在淒冷的月色沙洲上尋找棲身之所,藉此來抒發內心的憂鬱和仿徨。

“東坡”位於今天的哪裡?為什麼蘇軾又被人稱為蘇東坡?

到達黃州的第二年,蘇軾又舉家遷到了黃州城朝宗門外一個名叫臨皋亭的地方居住。臨皋亭,前文中我們已經提過,其實就是一個破舊的驛站,由於靠近長江,再加上年久失修,因此潮溼逼仄,極其苦悶。

住在臨皋亭的蘇軾仍然無法解脫和釋懷。他曾寫過一篇《夜歸臨皋》,其中寫道: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此時的他仍然還是無法忘記蠅營狗苟的功名利祿,無法忘記官場失意後的黯然心傷。以至於竟然萌生了遠走高飛,寄身江湖的想法。

“東坡”位於今天的哪裡?為什麼蘇軾又被人稱為蘇東坡?

除了內心的苦悶,蘇軾還遭受著經濟上的壓力。他雖然名為黃州團練副使,但手中並無實權。家中有十多口老小,而自己卻沒有足夠的薪俸養家。於是,生活越來越艱辛和拮据。

他曾在《黃州寒食詩帖》中描述,在黃州的前三年,他過著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

的辛酸生活,可以說是食不果腹,飢寒睏乏,這對於一個曾經錦衣玉食的文官來說,是極大的心理落差。

可見,這個階段的蘇軾,一直無法豁達的面對這一切。他的心中,始終都充滿了哀傷、孤寂、憤懣和仿徨。

“東坡”位於今天的哪裡?為什麼蘇軾又被人稱為蘇東坡?

《黃州寒食帖》

然而,自從蘇軾開墾了東坡,他的心態就發生了徹頭徹尾的變化。

元豐四年,剛上任的黃州太守徐君猷非常同情蘇軾的遭遇,於是就把黃州城東門外的一塊荒廢了的營地劃給了蘇軾,讓他耕種其中,以求溫飽。

於是,蘇軾親自開墾了這片荒地,並在其中耕種。這才有了東坡和“東坡居士”的誕生。

而令人感到神奇的是:他彷彿從此找到了心靈上的寬慰,不再唉聲嘆氣,不再仿惶無措,而是開始變得樂觀和積極。那些官場上的起伏和人生上的風雨再也無法撼動他的心靈,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種自耕自足,寄心田園的快意。

從定慧院,到臨皋亭,再到東坡,蘇軾一直在尋找解脫和釋然。

他看起來是在東坡上種地,其實卻是在進行一場心靈上的修煉。

而正是由於這種心態的變化,才使蘇軾可以繼續坦然的面對人生中的各種不幸。他後來被流放廣州和海南,卻自始至終沒有被打倒,依然可以笑對一切,無畏風雨。

這種心態上的變化,也體現在了他的詩文之中。

於是,蘇軾寫下了“人生如夢”的感慨,寫下了“大江東去”的豪情,還寫下了“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哲思……

這些傳唱千古,被後人膜拜的詩文,都是誕生在黃州東坡的耕種期間。

古人曾說: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的確,假如沒有東坡,這個世界上或許只有一個才高八斗的詩賦高手。而正是因為東坡,才煉就了那個豪邁樂觀,手撫鐵板銅琶,高唱大江東去的蘇東坡,使他成為了後世所有人最喜愛的精神偶像。

“東坡”的意義和價值,正體現於此。

“東坡”位於今天的哪裡?為什麼蘇軾又被人稱為蘇東坡?

結束語:

蘇軾曾經專門為“東坡”寫過一首詩,詩的名字就叫《東坡》: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有人曾說,蘇軾是一個樂天派,即便面對風雨和荊棘,他也可以笑對一切,無所畏懼。就像這首詩裡寫的一樣,他把東坡上的崎嶇當成一種快樂,把竹杖撞擊瓦礫的聲音當作華麗的樂章。

在當下這個時代,同樣存在著焦慮和不安,同樣存在著風雨和挫折。或許,今天的年輕人應該多學習一下蘇東坡的這種精神,放寬心態,笑對人生。

“東坡”位於今天的哪裡?為什麼蘇軾又被人稱為蘇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