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

在元末眾群雄中,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敢作敢為,不屈不撓,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軍力最強,疆土最廣,兩次主動出擊以圖征服朱元璋,但最終以戰死而告終。

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

這兩場戰役,尤其是後場簡直就是朱元璋生死存亡之戰,是古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例子陳友諒,沔陽人,出身於漁民家庭,本姓謝,“祖贅於陳,因從其姓。”在縣裡當貼書,參加了徐壽輝的紅巾軍,最初充當倪文俊的簿椽,後因機智勇敢,屢立戰功,成為領兵一方的主帥。

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

徐壽輝的紅巾軍主要領導人彭瑩玉犧牲後,他們建立的天完政權實際上被丞相倪文俊所控制。治平七年(元至正十七年)徐壽輝和左右圖謀,想去除倪文俊,而倪文俊也想設計謀殺徐壽輝,被人告發,率兵出奔黃州,逃向自己從前的將領陳友諒處,欲尋求庇護。

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

而陳友諒審時度勢,趁機殺了倪文俊,“盡領其軍而且稱平章”,於是天完政權的大權又轉讓到陳友諒手中。陳友諒向東發展和朱元璋接觸,兩軍對時,互相勝負。龍風六年五月,陳友諒挾徐壽輝統大軍攻下太平,元軍守將花榮戰死,陳友諒進駐採石。

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

這時陳友諒以為攻佔應天指日可待,心滿意足,便迫不及待地想當皇帝,派人殺掉徐壽輝,等不得擇日子,挑地方,就以採石五通廟為行殿,在暴風雨中,即皇帝位,國號漢,改年號為大義。隨後向朱元璋發動了第一次進攻。陳友諒派人和張士誠相約,東西夾攻,瓜分朱元璋的領地。

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

陳友諒來勢洶洶,派出大艦混江龍、塞斷江、撞倒山,江海整等共100多艘,戰舸幾百條,號稱“投戈斷江,舳艫千里。”朱元璋方面震動頗大,文武官員大多產生怯敵心理,有建議投降的,有建議退守鐘山的,形勢頗為危機。這時劉基站出來,正確的分析了軍事形勢。

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

對於兩面夾攻,劉基認為:“張士誠齷齪無大志,只想保住他那塊地方,不會有什麼作為,暫時不必管他。主要危險的敵人是陳友諒,他擁有精兵大艦,而且據我上游,野心勃勃,面對這樣的形勢,軍事上就必須爭取主動,針對主要的敵人,集中力量先除陳友諒上游完事,張士誠勢孤了,一舉可定。

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

然後再北取中原,可成王業。”朱元璋聽了,極為稱讚。雖然決定了出擊,但具體策略有兩種打法:一種是兩線同時作戰,東西兼顧,兵分一半,拿自己的一半兵力去對付陳友諒的全部軍力,必敗無疑;另一種打法是迅速集中主要兵力,看準敵人弱點,做致命的一擊,取得勝利後,再回師來對付另一線,這也還是兩線作戰。

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

不同的是以自己的全部兵力集中打擊敵人的全部兵力,先打垮一個,再勻出手打另ー個,關鍵在於爭取軍事上兵力陳強張弱,論士氣陳旺張餒,論水軍陳多張少,那麼,就很明顯,只要先集中力量打敗陳,張軍勢孤,連進攻都不可能了。

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

對陳友諒,朱元璋一方面派胡大海出兵廣信,擾亂陳友諒的後方另一方面利用康茂才與陳友諒是老朋友的關係,巧設詐降計,誘陳友諒前往重兵設伏的龍灣地區,將之打得大敗。朱元璋俘獲陳友諒軍隊2萬多人,戰艦數百艘,並乘勝奪回太平,佔領安慶、信州等地。

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陳友諒趁朱元璋出兵安豐援救小明王之機,以大兵圍困洪都。陳友諒軍這次“空國而來”,規模比上一次更大,造大艦數百艘,高數丈,一色丹漆,上下三層,層層都有走馬棚,下層設板房,有櫓幾十支,艫箱用鐵裹,上下層住的人相互聽不見說話。

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

大的可容3000人;小的可容2000人,號稱60萬人。四月二十三日,陳友諒軍直撲洪都城下,打開了這場決定勝負存亡的大戰役,史稱“鄱陽湖決戰”的序幕。此時據守都城的是朱元璋的親侄都督朱文正和參政鄧愈。

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

守城部署是鄧愈守撫州門,金院趙德勝守宮步、土步、橋步3門指揮薜顯守章江、新城2元帥牛海龍、趙國旺、許矽、朱潛、程國勝守琉璃、澹臺2門;朱文正居中節制,親率精銳2000人馬往來接應。

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

四月二十七日,友諒軍攻撫州門,士兵多載竹盾如箕狀以擋矢石,猛撲城牆,城毀20餘丈,鄧愈以火鏡擊退敵兵,隨即豎立木柵,友諒軍來爭柵,朱文正督諸將死戰,且戰且築,晝夜不停地將所毀城牆修復。激戰中,總管李繼元、元帥牛海龍、趙國旺、萬戶程國勝等先後戰死。

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

五月初,陳友諒分兵攻陷吉安及無為等地。五月初八,友諒復攻新城門,指揮顯率精銳開城突擊,斬殺陳友諒的平章劉進昭等,敵兵方退。六月十四,陳友諒趕造攻城器具,想破木柵,自水關攻入。朱文正令將士以長架從柵內刺入,敵奪槊而進。

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

文正又命鍊鐵鉤穿柵刺敵,敵來奪手皆燒爛。陳友諒用盡各種辦法攻擊,城中也千方百計地守禦,雙方互有傷亡。陳友諒軍又攻宮步、土步2門,趙德勝巡城至宮步門樓指揮,腰中流矢而死。至此洪都被圍2月餘,陳友諒久攻不下。朱文正見情勢危急,派千戶張子明告急於應天。

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

張子明潛出南昌,夜行晝止,半月始達。朱元璋問陳友諒兵勢,張子明說:“兵雖眾,死者亦不少,今江水日涸,敵鉅艦將不利,又師久糧乏,援兵至,必可破。”朱元璋命子明回報,令文正堅守一個月待援。張子明至湖口,被陳友諒兵俘獲,逼令他至城下誘降。

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

張子明表面答應了,至城下卻大呼請諸公堅守,大軍且至矣!友諒怒,殺張子明。按理陳友諒據河上游而下攻,佔了優勢,而且朱元璋的兵千里救援,勞頓不堪,其人數和戰船都遠不如陳友諒軍,但是卻勝了。事後朱元璋曾總結此次勝利的原因:“陳友諒雖然兵強勢眾,但是內部不團結,人各一心,上下猜疑。

陳友諒反抗外族統治,曾經為朱元璋西線頭號強敵

並且,用兵連年,老是打敗仗,不會蓄積力量,抓住有利時機,一會在東打,一會在西打,勞而無功,軍心失望。必須懂得,用兵要得時,時則威,威則勝。我軍得了時,將士一心,像鷙鳥搏擊,巢卵俱覆,得了人和,此其所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