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如何科學的讀書?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讀書」這個話題。

經常有讀者這樣問我:

您知道這麼多,是不是每天花很多時間去讀書?

您一年大概讀多少本書呢?怎麼去挑選這些書?

要讀多少書才能成為像您這麼厲害的人?

首先非常感謝大家的抬愛,很汗顏。

但這些問題其實經常令我感到很困惑: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朋友覺得,思維、知識、方法論……這些東西,靠讀書就能學會呢?

當然,讀書是一個好東西,這是毫無疑問的,我也沒有任何想否定它的想法。

但把讀書當作「萬靈藥」,企圖把一切問題都透過讀書來解決,這其實也是一種追求捷徑的心態。

01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我的整個成長體系裡面,讀書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 —— 它只佔到了很小的一部分。

這個成長體系是什麼樣的呢?我簡單勾勒了一下,分享給大家:

如何科學的讀書?

這個模型是我參考 David Kolb 的「庫伯學習圈」所調整而來的。我把它大體分成三個支柱:

實踐,思維和理論。

簡單來說:

從實踐中獲取經驗,對這些經驗進行反思性的總結和提煉,把它們向上升維,概念化,成為更加抽象的思維模型和方法論。

再用這些模型和方法論來指導實踐,對比舊模式和新模式的差異,從中獲得反饋。

然後,透過主動的、有針對性的學習,拓展自己的認知邊界,引入新的、前沿的理論,來對這些零散的思維模型進行規範和完善,進一步讓它們更加成體系……

大致上就是這麼一個流程。

舉一個實際的例子。

我曾在文章裡提出了一個

「INKP 知識管理法」

(當時還叫 INK),這幾年也有反覆介紹過。這個方法是哪裡來的呢?是我讀了某本書之後提煉出來的嗎?不是的。

它的來源,最早是10年左右,我在反思自己長年累月積累下來的筆記時,發現:很多資訊其實只是簡單地堆積到一起,成為被囤積的庫存,並沒有能夠真正被我內化成為知識 —— 於是,透過思考,我發現:必須讓知識流動起來,它才能創造價值。

後面,接觸到心理學和神經科學之後,我發現:大腦實際上是一張龐大的概念網路。因而,知識的儲存其實應該跟大腦一樣,是一張龐大的、可以隨處呼叫和連線的網路。

隨後,我學習了GTD,又發現,GTD的很多思想和理念,是可以應用到知識管理裡面的,於是我試著把它遷移進來。

再後面,接觸了系統論、控制論,又把「框架」「系統」「動力-阻力」等理念引入了進來……

像這樣,在不斷的實踐、思考和提煉的過程中,逐一把別人的實踐和理念引入進來,能用的,留下;不相容的,改掉。慢慢的,形成了一套簡單但有效的流程。這就是 INKP 知識管理法。

它的背後,其實是我自己長年累月的實踐、思考和學習的積累。

所以,我之前介紹這個方法的時候,很多不瞭解這些背景的讀者,可能就會有疑問:

這個方法跟XXXX有什麼區別呢?

這個東西不就是XXXX嗎?

……

其實,很多這樣的疑問,都只是停留在表象。它們「看起來」好像差不多,都是做卡片,做筆記……但實際上,它們要解決的問題,所依據的原理,解決問題的思路,想要達到的效果,很可能全然不同。

這就是我在以前的文章裡反覆強調過的:我們要知道 know-how,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 know-why,也就是「它從何而來,為何存在」。

回到我們的主題。

這就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為你的思維成長提供了原料。透過思考和總結,你擴充了自己的思維工具箱,使得自己得以應對更復雜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理論學習又為你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讓你能夠少走許多彎路,更有效地整合自己的經驗。

用我常講的一個理念來總結,就是:

「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02

那麼,在這個自我成長體系中,讀書的位置在哪裡呢?

它是「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僅僅是如此而已。讀書其實是代替不了實踐的,它最大的作用,就是為你的實踐提供指導,以及為你的思維方式提供一個系統化的規範。

實際上,隨著讀的書越來越多,「讀書」在「理論」這個支柱裡面所佔的比重,在我這裡,這幾年一直是在下降的。

我現在其實讀書已經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大量地閱讀文獻,透過文獻來獲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為什麼呢?因為市面上的書,大多數都存在三類問題。

1)資訊滯後。

書裡的內容過時了,或已經被否定和推翻。

比如基於「自我損耗」理論,關於意志力和自控力的書。

再比如一系列關於學習的書,像格拉德維爾的《異類》,以及《學習之道》《刻意練習》,等等。(一萬小時定律早已被否定,其他幾本書也多少有些滯後)

再比如:在一些發展迅猛的領域,很多書其實「一出來就已經過時了」。因為書裡的內容往往是保守的,作者希望它們會經過時間的檢驗 —— 那就很容易滯後最新的研究長達10年以上。

2)泛化外推。

企圖用一個理論來解釋很多問題。

這其實不一定是作者的問題。但一本書一旦火了,就很容易被讀者過分追捧乃至於誤讀。最知名的可能就是丹尼爾·卡尼曼的《思考,快與慢》了。

為什麼單獨把它拎出來呢?因為在我的評論區後臺經常能看到讀者留言:

「這個東西是不是就是《思考快與慢》裡面的系統1和系統2啊?」

「這裡其實可以用《思考快與慢》裡面講到的雙系統來解釋」

「建議作者看一下《思考快與慢》,裡面講得很清楚了」

……

這本書當然是很不錯的,但是系統1和系統2真的沒有那麼神奇。這實際上是心理學研究了很多年的東西了,很基礎,也很普通。

3)主觀傾向。

作者是會有立場的,他們寫出來的書也會自帶立場。

舉個例子:行為遺傳學上面,對於「先天-後天」的影響和作用有很多爭論。

這方面有一本書,叫做《基因藍圖》。這本書挺好的(當然也存在第一點「資訊滯後」的問題),但是:作者羅伯特·普羅明是一個激進的基因決定論者。那麼,讀這本書,你會期望看到作者告訴你「基因其實影響不大」嗎?不可能的。

再比如:有一本物理學科普書,叫做《真實世界的脈絡》,這本書也不錯。但是,作者戴維·多伊奇是量子力學領域中「多世界詮釋」的擁護者,因此這整本書都是基於多世界詮釋的。如果你不知道多世界詮釋在當前的學術界中是一個很小眾的觀點,你會不會把它當成主流共識呢?

講這麼多,我絕對不是想告訴你:讀書不好。不是的,絕對不是。讀書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無論是獲取知識,還是塑造人格、完善心靈,都是極其重要的。

我想告訴你的是:不要盲信。

我把讀書大體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漫無目的去讀書,讀完也留不下多少內容。

第二個階段:開始有目的地去閱讀,開始瞭解自己的興趣、傾向和需求,開始積累閱讀量。

第三個階段:已經有了基本的知識體系,讀書更多的是為了接收新的、不同的內容,並把它放入自己的知識體系裡。

許多人其實都處於第二個階段,但這個階段,也是最容易盲信盲從的階段。很容易把某幾本書裡的話當成金科玉律,用它去理解世界、解釋世界,甚至去規範世界,覺得世界應該按這個模式運轉。

這是不對的。

一定要理解:讀書,不是讓你把大腦變成別人的跑馬場,

而是要廣泛地、大量地去閱讀,把更多的書納入同一個主題裡面,讓它們在裡面彼此碰撞、對抗、融合,最終留下來自不同渠道的精華資訊,來形成「我的觀點」。

這才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

03

由此,又引出了我們下一個話題。

很多人讀書,常常會有一個毛病,我把它叫做

「做題式

閱讀」。

什麼意思呢?一個最顯著的表現,就是去追求「讀很多本書」,甚至把「本數」拿來作為衡量自己閱讀效果的指標。

這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就會很容易落入「計數器陷阱」:

把「持有」當做「擁有」,把閱讀本身,當成學習的效果。

一本書沒有讀完,你就什麼都沒有得到嗎?

一本書讀完了,你就真的「讀懂」了嗎?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習慣,熱衷於追求讀書的數量,比如「我一年要讀80/100/120/150本書」。

有時候,他們還會熱衷於做「思維導圖」,做「乾貨筆記」,進行濃縮 —— 當你問「這本書都講了什麼」時,他會非常快地拿出筆記和導圖。

這樣很好。但是:你自己的看法呢?

你讀了這麼多的書,那我給你一個主題,比如「拖延」—— 請不要引用,不要給我看思維導圖,也不要告訴我「這本書講了什麼」,請告訴我,對於「拖延」這個話題,你的看法是什麼?

這就是很多人的癥結:我們過於重視「讀很多本書」,過於追求「掌握每一本書」,

但卻很少有人真的去思考:我的看法是什麼?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

我們下意識地把「讀完一本書」當做一個「題目」,而把「做完一本書的筆記」看作這個題目的「答案」。

因此,我才把它叫做「做題式閱讀」。

這是一種「作者本位」的思路:我們總是在追求「作者的思路是什麼」「作者的看法是什麼」,彷彿我們讀書的目的,就是要回答出這些問題。

但作者的看法重要嗎?不重要。你自己的看法才重要。

作者的看法,只是「你的看法」的一個養料、成分、補充。

更有效的閱讀,應當從作者本位,轉換到讀者本位。

我很推崇的一種閱讀方式叫做「主題閱讀」。什麼意思呢?

你今天接觸到某個概念,對它很感興趣,那麼你就不妨試著用各種渠道、各種方式(包括但不限於讀書、講座、課程、跟被人交流和提問等),試圖去弄清楚它的來龍去脈,把它弄懂;

你很關心一個話題,讀了一本專門講這個話題的書,這樣就夠嗎?不是的。你應當去多讀一些跟它相關的書,從中找出跟這個話題相關的資訊和內容,把它們整合到一起,提煉出一個更加全面的理解。

基於「我的看法」,我再去廣泛拓展自己的認知邊界,去了解其他人關於這個話題的看法,這裡有些可能跟我相悖、有些跟我一致,沒關係,一起把它們融為一爐,博採眾長,最終提煉出一個更全面、更高層級的「我的新看法」。

這才是「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04

可能有朋友會有疑惑:可是,如何知道「我的看法」是否是對的呢?作者肯定比我懂得多呀。

是的,所以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支撐。

確實存在許多這樣的人:對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但這些看法常常經不起推敲。

但回答也很簡單:

不輕易下任何一個斷言,永遠都要去思考,它背後的支撐是什麼。

舉個例子:之前有讀者問我,我的文章是如何寫出來的,為什麼每篇都能有那麼豐富的知識點和原理依據?(這篇沒有)

大體上是這樣的:我平時會先積累一個知識庫,這個知識庫由理論和實踐經驗組成。當我碰到一個選題時,我就先從知識庫裡找一找有沒有現成的。

如果沒有,我就會提出一個假設,構造一條邏輯鏈,然後去查閱相關的文獻、書籍,來檢驗這條邏輯鏈上面的每一環。

要麼,我發現有某一環是經不起檢驗的,它的依據太薄弱,那麼,我就會推翻這個假設,換一個,繼續檢驗;

要麼,我會發現整條邏輯鏈是通暢的,那麼我就會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把自己的理解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在這種情況下,確保邏輯鏈條上的每一環,背後都有堅實的理論和實踐作為支撐;而從每一環到下一環的推理,又足夠嚴謹,那麼這個看法就是相對比較能站得住的。

可能有朋友會問:這簡直就是搞學術嘛。平時生活中難道也需要這麼認真嗎?

這其實主要視乎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你只是想增加一點談資,跟別人有話可聊,那確實無需如此麻煩;但如果你想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讓自己的心智世界更加接近真實世界,那認真一點又有何妨呢?

認真,你就贏了。

像這樣,反向去倒推自己的每一個「看法」,尋找是否有堅實的支撐。如果不能自圓其說,就去讀書、搜尋資訊,尋找支撐。如果發現找到的資料跟看法矛盾,就去尋求「正反合」—— 這就是一個不斷迭代和升級認知的過程。

這個過程,我稱為「主動學習」,區別於以「讀完一本書」「複述一本書」「做完一本書的導圖」這種模式的「被動學習」。

那麼,這個做法很困難嗎?其實也不是。你要做的,只是從「被動接收資訊」多走一步,變成「主動探索資訊」,不要做一個伸手黨,也不要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區裡。

舉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

在我某篇文章的留言裡,有兩條几乎是一前一後的留言。

第一條寫著:

「中學就講過這個東西了,你寫的是錯的,所以是你缺乏常識呢,還是疏於檢查呢?」

第二條寫著:

「看到這篇文章,發現跟中學的內容不太一致,動手查了下,發現原來中學的內容是簡化了的,這才是更全面的理解。感謝作者讓我又補充了這個知識點。」

很多時候,人與人的差距,也許其實就在於你能不能比別人「多走一步」。

05

最後再講一點。

許多人在讀書時,往往有一個很功利的心態:我要用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多的有效資訊,這才是「乾貨」,別的都是虛的。

這種心態其實不太好。

為什麼呢?很簡單。因為在我看來,你能夠從讀書裡獲得的收穫,很大程度上其實不在於書裡面的內容,而是你能夠想到什麼、產生什麼想法。這些,才是最有價值的。

讀書最重要的,不是被動接收,而是主動思考。

當你不滿足於按照作者給你的脈絡,從頭到尾一字不落讀完,而是開始泛讀、跳讀、選擇性地讀,以及尋找延伸材料來拓展閱讀時,你就是在「主動」。

當你不滿足急於把一本書「讀完」「作出導圖」,而開始一邊閱讀,一邊讓思維同步運轉,考慮聯絡、邏輯、應用,記錄靈感,你就是在「思考」。

因此,當我看到很多類似這樣的評價時,我其實很為這些朋友感到惋惜。

「說來說去無非就是……」

「這本書其實一句

話就能概括……」

「都是一些大道理,沒什麼新意……」

這無異於買櫝還珠。因為你只是在追求「新鮮感」,實際上是丟掉了閱讀中最有樂趣、最有價值的部分。

我自己的習慣是這樣:

如果作者提出了一個方法,即使都是一些大道理,我也不會覺得「這些我都知道,有什麼新意?」而是會去思考:這個方法有什麼亮點?它背後的原理和思路是什麼?用來解決什麼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能否可以把它用到我自己的方法論裡面?

作者寫了一堆案例,我不會看完就過,而是會去確認這些案例的真實性,去思考:它們能否用在別的地方?我可以從中得出什麼結論?它可以用來支撐我的哪些觀點?

諸如此類。這樣想一想,往往能有新的收穫。

當然,也的確存在著很多質量低劣的書。所以我選書的標準會比較嚴。一般一本書到手,我會先大體翻一下,看看內容是不是明顯過時了,有沒有作者自己的觀點(還是從別處拼湊而成),整體會不會過於淺薄,有沒有明顯的錯誤……

如果這些標準都能透過,那它就多多少少都會有自己的價值。

06

最後,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吧。

第一個關鍵詞是「實踐」。

讀書不是萬靈藥,讀書永遠學不來實踐,也替代不了實踐。實踐為主,理論為輔,從實踐中去反思、總結、提煉方法論,來形成、塑造和檢驗自己的思維方式 —— 這才是一個人成長的要義。

第二個關鍵詞是「開放」。

永遠不要盲目相信一本書、一個人、一個觀點。科學的精神就是開放和質疑。我們要去追求的是「普遍的共識」,在這個基礎上去跟進更新的內容,永遠不排除自己可能出錯的可能性,這樣才能有所進步。

第三個關鍵詞是「體系」。

讀書不是做題,不要去追求「作者的看法」,而是要形成「自己的看法」,慢慢搭建出自己的體系,從作者本位轉移到讀者本位,以我為主,為我所用。這是我一直強調的學習觀念。

第四個關鍵詞是「主動」。

不要停留在被動接收資訊上,而是要主動思考,加入自己的加工,從自己的看法和假設出發,去主動地進行探索,來形成一套自洽的邏輯。以求儘可能讓心智世界更接近真實世界。

和每一位認真求索的朋友共勉。: )

求知之路道阻且長,讓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