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歐楷寫成田英章那樣,還是寫成歐陽詢那樣?歷代書法家早給了答案

經常有人問,歐楷寫成田英章那樣不好嗎?好與不好先放在一邊,我想問問為什麼非要寫成田英章那樣?非要照貓畫虎,照葫蘆畫瓢?

田蘊章先生也曾經說過,“楷書學歐莫學田!”有人說田蘊章是明白人,知道田楷的侷限性,這樣的理解其實都是錯誤的。

歐楷寫成田英章那樣,還是寫成歐陽詢那樣?歷代書法家早給了答案

田楷一無是處不可學嗎?未必,但要看學什麼!

田氏楷書自民國傳承過來,有一定傳承,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就爭議最大的形質上的妍美之說,田楷力求工穩,力求完美,與時代審美相符。這是好的、可學的一面,但不要過。

很多田楷的學習者只是太追求工穩和完美,所以處處謹慎,放不開。甚至有人用抅描的方法完成點畫外形,這就是過了頭。另外流美的往往夾雜著習俗,田氏本身不可能說完全摒棄了習俗。再在外形上力求相似,加上自己的習俗,不同於負負得正,而是由不顯但彰顯。

歐楷寫成田英章那樣,還是寫成歐陽詢那樣?歷代書法家早給了答案

那麼,有人說的寫成歐陽詢那樣可不可以?答案是肯定的,不可以。

學書法不是學描形,臨帖也不是抄帖。如果只為了寫出一模一樣的字來,照大家公認最高的王羲之的版本,古時候拓印就可以,今天掃描就可以。完全沒有必要“窮研篆軸,纂集精專”地去辛苦練習。

我們不講大道理,但看從古到今的書法作品,有誰跟誰的是一模一樣的呢?王獻之是王羲之最得意的兒子,在書法上,也是可以與王羲之齊名的書法家之一。如果書法要在字形上力求近似,那麼,他們父子是最該一致的。

歐楷寫成田英章那樣,還是寫成歐陽詢那樣?歷代書法家早給了答案

事實上,不但他們的書法藝術在外貌上不同,筆法運用上也不盡相同。王羲之用筆內擫,王獻之用筆外拓。

歐陽詢也把他的兒子歐陽通培養成了一代書法家,父子二人名聲同著於書壇。小歐深得大歐的用筆險峻之法,但兩者也有明顯的區別。放到一起,可以明顯分辨哪個是大歐的,哪個是小歐的。

歐楷寫成田英章那樣,還是寫成歐陽詢那樣?歷代書法家早給了答案

本質上,歐陽通的書法比歐陽詢的書法用筆鋒穎露,所以顯得更意氣風發,不是含蓄內斂的風格,而是稜角分明。不過他隸意更濃,也就增加雅正,含蓄的氣氛。

古人尚且如此,名家尚且如此,我們為什麼就覺得寫成某人的樣子是最好的呢?

這就要從臨帖說起,自古至今,習書都是從臨帖開始。王羲之寫給王獻之的學書秘笈中對他說:“予《樂毅論》一本,書為家寶,學此得成,自外鹹就勿以難學而自惰焉。”

歐楷寫成田英章那樣,還是寫成歐陽詢那樣?歷代書法家早給了答案

王羲之教王獻之,筆法都是手把手教的,為什麼還要留給他一本《樂毅論》來學呢?《樂毅論》的意義在於,驗證王獻之對王羲之所傳筆法的運用。筆法是書法的理論,《樂毅論》是書法實踐的模板。書法的懂和會是不一樣的,是隔著一本《樂毅論》的。

也就是說,沒有臨帖的經驗只能叫懂,算不上會。臨帖的意義並非要寫成跟法帖一模一樣,而是讓筆法理論在臨帖的過程中變成書法實踐。所以,就全寫歐楷,不但不用寫成田英章那樣的,也不用寫成歐陽詢那樣的。

歐楷寫成田英章那樣,還是寫成歐陽詢那樣?歷代書法家早給了答案

田楷的學生,如果學得了筆法,可以用歐陽詢的法帖作規矩來丈量自己的水平。

書法的本質是用書寫的形勢抒散情懷,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就算都是端秀清新派的,二王也是不同的,同時豪放派的黃庭堅和米芾的區別非常明顯。但他們幾乎都是學二王的,卻能把自己表達出來。

歐楷寫成田英章那樣,還是寫成歐陽詢那樣?歷代書法家早給了答案

不會臨帖,將會把自己寫成別人的樣子,會臨帖的才能用原帖的筆法把自己寫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