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戎欣然:由貧窮到富有的三個階段

戎欣然:由貧窮到富有的三個階段

早上練習寫鋼筆字,寫到“貧”和“富”兩個字,稍微留了一下心,仔細看了看兩個字的組成結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貧和富兩個字的寫法裡面,深含著老祖宗的智慧。

先說“貧”字。

貧:會意兼形聲。上面分,下面是貝。我們知道貝在古代代表財富,“貝”是古貨幣,一個“貝”,還要分開,把財富從一個大塊分成小塊,結果當然就是貧困了。有句俗語說:一分錢掰兩半花,解釋貧這個字是很貼切的了。

從逆向思維的角度考慮,如果不想貧,做法就是不分,其實就是聚,把“貝”聚合到你這裡來,就不貧了。

有人說,你說的是不是太淺顯了,這些我都知道。

可是,我想說的是,道理人人都知道,可是,你捫心想一想,自己按照這個原則做了沒有。

不知道別人怎麼樣,反正我是沒有。

所以我現在還是很“貧”啊。

再說“富”字。

“富”,它是由“宀”“一”“口”“田”這四部分組成。“宀”象徵著一個家,“一”還是代表著數字。“口”象徵著有人,“田”,就是可以產生收入的田地。這四個部分組合起來,在一個家裡,有人口有田地,就是“富”。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主要的財富來源就是土地。有田就代表有錢。即使到現在,用於房地產的土地也是最值錢的。

一個家裡,有了人口,就有了天然的勞動力,同時擁有田地,就可以在田地上做作物,就可以吃飽飯,就能積累財富。

那麼,“貧”與“富”是否可以轉化呢?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夫賢嗇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勝”。

這裡的“奇”需要特地解釋一下,奇不是奇怪、新奇的意思,正確的意思是“多餘”,就是多餘出來的部分。

在我認為,由貧到富,中間還需經歷“不貧”這一中間階段。我稱之為財富三階段:

“貧窮——不貧——富有”

貧窮的人想要富有,首先要踏踏實實地幹活,在出賣自己力氣的同時,獲得相應的收入,達到“不貧”,就是溫飽階段。

在“不貧“的階段上,還需要在金錢的支出方面極其計較,也就是說,不去做那一些大手大腳的花費,謹慎小心地不停積累資金,最終讓自己攢夠“第一桶金”。

能不能攢下第一桶金,是“不貧”和“富有”的分野。

有第一桶金的人,可以購入那一些給自己提供現金流的資產,資產再帶來現金流收入,現金收入集聚到一定程度,再購入資產,週而復始,從而成功地由“不貧”到“富有”。

著名的財商書籍《窮爸爸、富爸爸》裡面就寫過老鼠賽跑的死迴圈和財富的快車道。

所謂的老鼠賽跑,就是指我們普通人與錢互動的方式,透過每天上班下班賺錢

然後因為誘惑,買買買花錢,錢不夠用了,月光了,產生了恐懼,只好不斷繼續工作賺錢。

這種週而復始的“恐懼-賺錢-誘惑-花錢”,就像是一隻在鼠籠中跑步的老鼠,每天飛奔,卻永遠跑不出這個死迴圈。

要想跳出這個死迴圈,就要了解現金、資產,透過儲備現金,購入優質的資產,優質的資產可以“生錢”。

即無論你上不上班,做不做事情,資產都像擰開了的水龍頭一樣,源源不絕給你創造價值,你的生活,就會進入財富積累的快車道。

當然,這個過程非常艱難。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以及不斷提高商業技能。

至於富人變窮那就相對容易太多了,只要沾染上一些不良的習慣,肆意揮霍。那麼縱有萬貫家財,也難免會坐吃山空。

最後的話。

由貧窮變富有的過程,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是很難的。但是困難,不代表做不成。只要有毅力,能堅持,一定可以實現由貧到富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