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祥林嫂:生活中出現不幸,向別人傾訴還是自己內化?專家給出建議

祥林嫂,是魯迅小說《祝福》中的一個悲劇人物。小說名為祝福,但是讀起來讓人感覺很沉重。

在大家的聲聲祝福中,在鞭炮齊鳴的除夕之夜,在風雪交加的街頭,她像一個草芥,悄無聲息地告別了人世,沒有人知道是什麼原因,更沒有人關心是什麼原因。

她的離開,絲毫不影響大家歡歡樂樂的過一個祥和的春節,作品一開篇,就瀰漫著一種憂傷與悲憫。

發生在祥林嫂這個人物身上的不幸似乎比別人更多了一些,“眾生皆苦,生存不易”,放眼漫漫人生路,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會遇到一些坎坷。

如果生活中出現不幸,該怎樣去面對呢,是向別人傾訴還是選擇自己內化?我們不妨看看祥林嫂的遭遇,能否給我們一點啟示?

祥林嫂:生活中出現不幸,向別人傾訴還是自己內化?專家給出建議

祥林嫂的經歷

祥林嫂簡歷

二十五六歲,丈夫去世,從婆家逃出來到魯四老爺家做工,她很能幹,手腳麻利,一個人能抵兩個。

二十六七歲,婆婆為了給小叔子結婚換彩禮錢,強行把她嫁給賀老六。

二十六七——三十一歲,第二任丈夫賀老六死,兒子阿毛被狼吃了,她無立身之地,再次到魯四老爺家打工。

三十二歲,打工的她總是丟三落四,被人嫌棄,年底去土地廟捐門檻,仍然被嫌棄。

三十三歲,頭髮花白,記性尤其壞,被趕出魯四老爺家

三十三歲——三十五六歲,淪為乞丐,慘死街頭。

這些不幸給她帶來的變化

這些不幸接二連三的發生在她身上,任是誰遇到這些,都會消沉一段時間用來療傷。

人的外貌最能反應出一個人的精神狀態,這些給祥林嫂帶來的打擊,

祥林嫂:生活中出現不幸,向別人傾訴還是自己內化?專家給出建議

從她外貌的變化就可以看得出來。

初到魯鎮做工的她,臉色青黃,但是兩頰還是紅的。

第一次經歷丈夫去世,雖然悲傷,但是此時的她能幹,有自食其力的雙手,生存不成問題。

她逃離婆家出來做工,不甘心自己的命運被婆家人來擺佈。她內心有足夠的能量來抗拒人生的災難,她兩頰的紅,也說明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有未來,對於生活還充滿希望。

第二次到魯鎮做工,她臉色青黃,兩頰消失了血色,眼角有淚,眼神也不像以前那麼精神了。

再次守寡,精神受刺激,尤其是兒子因為自己的不小心被狼叼走,讓她內心極度悲傷,此刻的她有些麻木。

祥林嫂:生活中出現不幸,向別人傾訴還是自己內化?專家給出建議

但是對於未來,她還是心存希望,她努力做工,希望恢復到第一次做工時的狀態。

但是因為主人看她的眼光發生了變化,她的再嫁,讓魯四老爺認為她不貞節,為了彌補自己的這一個缺陷,她不惜拿出鉅款,去土地廟捐門檻做為自己的替身,來贖罪。

但是她的努力是徒勞。

被趕出魯四老爺家後

頭髮全白,臉色瘦削不堪,黃中帶黑,消盡了悲哀的神色,彷彿木刻,眼睛間或一輪,還能證明她是一個活物。

淪為乞丐之後的她,從精神到物質一無所有,毫無寄託,整個人一下子就垮掉了。

這是一個三十五六正當年的青年婦女,放在現代社會中,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可是祥林嫂的狀態,就和一個耄耋老人無二。

最後孤單的死去。

祥林嫂:生活中出現不幸,向別人傾訴還是自己內化?專家給出建議

她是如何化解這些不幸的

每個人面對不幸,都會找一些排解渠道。有的人會找三五個好友來傾訴一下,化解壓力,也有的人會拼命的忙碌勞動,來忘卻煩惱,不一而足,我們看祥林嫂是如何化解的。

她想拼命勞動,但是現實沒有給她這個勞動的機會

魯四老爺家中,最忙碌的就是年底祭祀的時候,往年的祥林嫂此刻也是最充實的時候,但是再嫁之後回來的她,突然人設崩盤。

這個最忙碌的時候,四老爺和四嬸,寧可忙得團團轉,也不讓祥林嫂接近。理由無非一個,再嫁之人不吉利,不能玷汙給祖宗祭祀的物品。

她找人傾訴,來排解內心的傷悲

她反覆講兒子阿毛的故事,每次都講到哽咽。

內心痛苦異常,那種悔恨無法表達,只化作了一句話“我真傻,真的,我只知道春天深山裡沒有食物,狼才會出來”。

祥林嫂:生活中出現不幸,向別人傾訴還是自己內化?專家給出建議

她這樣也許是在懺悔自己的不小心,希望能還給她一個活蹦亂跳的兒子。

也許她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共情,在心靈上能給她以安慰,能迅速的從悲傷痛苦中走出來。

但是這種反覆的訴說,倒讓她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尤其是周圍一些老女人,還總是特意跑來聽她說,聽完之後,才心滿意足的離開。

後來連這些特意聽故事的老女人,也開始厭倦。

她的訴說,給她的心靈帶來的是更深的傷痛。她不僅僅沒有得到她想要的共情,相反得到的是嘲笑,是揶揄,是自討沒趣。

她的悲傷,別人哪能刻骨銘心地去體會,如果不是有相同的生活經歷,哪裡會有感同身受。

祥林嫂的抗爭

經常聽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祥林嫂足夠可憐,但是對她卻一點也恨不起來。也有人說“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對祥林嫂也怒不起來,因為她一直在抗爭。

祥林嫂:生活中出現不幸,向別人傾訴還是自己內化?專家給出建議

她從婆家逃出來做工,就是抗爭。綁住她讓她和賀老六成婚,她撞向香案角,也是抗爭。

她捐門檻,電影環節中增添了砍門檻,都是她抗爭的表現。

她不甘心自己的命運被別人安排,但是整個大環境都是那樣,她再做多大的努力,都是徒勞。

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來自於她的“救星”

如果祥林嫂一生的遭遇足以構成她人生的悲劇,但是給這個悲劇以最悲傷結局的卻是祥林嫂周圍的“救星”。

四叔和四嬸,是收留祥林嫂的救星。

尤其是再嫁喪夫之後的祥林嫂,四嬸聽完她的故事,眼角有淚,才收留了她。

但是又是四叔和四嬸,堅決不肯讓她碰祭祀用的物品,給了她一個致命的打擊,讓她對未來的生活沒有了方向,沒有了勇氣。

祥林嫂:生活中出現不幸,向別人傾訴還是自己內化?專家給出建議

尤其是捐過門檻之後的祥林嫂,似乎看到了一點曙光,四嬸一句“你放著吧,祥林嫂”,立刻讓祥林嫂面如死灰。

柳媽,是給祥林嫂出謀劃策的救星

柳媽,和祥林嫂一樣是幫工,在小說中是個善女人,吃素,不殺生,應該是對人對物有極大的悲憫之情。

這個積德行善的女人,耐心聽了祥林嫂的傾訴,第二天就把她的事情當笑話說出去,並且還譏笑她 。

就是她,給祥林嫂出主意,去土地廟捐門檻。並且說如果不這樣,那麼死後的祥林嫂會被據成兩半,在陰間被兩個男人爭來爭去,此刻的她,沒有一點善良的影子,更沒有同情心。

祥林嫂:生活中出現不幸,向別人傾訴還是自己內化?專家給出建議

無論是四叔四嬸,還是柳媽都沒有主觀上傷害祥林嫂的意願,但是在客觀上,她們的所作所為增加了她的心裡負擔,讓她在恐懼中走向了絕望。

最後的祥林嫂,沒有一點心靈的力量。她好像是一個空洞,寄希望於靈魂的有無,在意周圍人對她的看法,但是她的周圍是畸形的,她的一個個救星,同時也是把她推向死亡的推手。

儘管祥林嫂遭遇不幸,採取了去傾訴,但是最終面對這個世界的,依然只有她一個人。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多種不如意“屋漏偏遭連陰雨”,有時候會突然降臨到我們的生活中,襲擊我們脆弱的心靈。

祥林嫂:生活中出現不幸,向別人傾訴還是自己內化?專家給出建議

面對不幸,我們該如何面對?祥林嫂的經歷告訴我們,與其絮絮叨叨和別人訴說,尋求一點安慰與同情,不如自己沉下心來內化,因為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感同身受,人生之路,還是要自己走完。

專家建議:我們只有強大自己的內心,不去從別人那裡獲得認同感和安全感,才能正視自己所面對的問題和困難,只有正視才有可能解決。

祥林嫂雖然是小說中的人物,但是她是一類人的代表,每個時代,每個社會都可能有這樣的現象存在。

如果我們周圍有這樣不幸的人存在,如果可能請給她以關愛與幫助,也許我們一個不經意的善舉就會讓別人重拾生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