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以死鳴冤的大明歸善王

山東是明朝的宗室大省,終明朝一代有數位親王被分封到山東,然後這些親王衍生出數千郡王將軍中尉等宗室。魯王是最早被分封到山東的親王之一,首代魯王名叫朱檀,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個兒子,他出生在洪武三年,出生僅僅兩個月就趕上了朱元璋第一次分封藩王,由此被直接冊封為親王。朱元璋對這個兒子充滿了期盼。他特意冊封朱檀為魯王,封地為靠近孔子老家曲阜的兗州,希望他在孔孟之鄉受到薰陶,一改自己老朱家數代白丁的尷尬,和他的那些北方守邊的哥哥們一起文武雙全保衛朱家天下。

以死鳴冤的大明歸善王

不過理想很好,現實很殘酷。朱檀就是個紈絝子弟,身處孔孟之鄉沒有一點儒雅之氣,相反倒是成了一個整天胡作非為的人,他還迷上了求仙問道,每天煉丹,甚至於殘害百姓。這讓朱元璋十分生氣,憤怒的他下令給這個兒子處以侮辱性極大的髡刑。

朱檀最後因為服用丹藥過多雙目失明不到二十歲就死了,不過好在他有一個兒子最終逃脫了被除封的厄運,使得魯王世襲傳承下去。

以死鳴冤的大明歸善王

到了弘治年間,此時在位的魯王名叫朱陽鑄,他和他的曾祖相比兒子多,除了嫡長子早早立為世子繼承王位外,其餘的兒子都被封為郡王,其中他的第九個兒子名叫朱當沍在弘治元年被封為歸善王。

明朝的藩王不論親王郡王在朱元璋時代都有一份工作,要擔負起鎮守一方,保證大明江山的重擔,可是自從燕王朱棣造反後,為了防止宗室藩王學自己造反,朱棣及以後皇帝大力削藩,最終明朝的藩王都成了只拿工資困守一城的高階“囚徒”,大多數藩王就認命了,於是要麼吃喝玩樂要麼為害一方,而朱當沍卻與這些同族截然相反。

以死鳴冤的大明歸善王

朱當沍不喜歡吃喝玩樂,也不想禍害百姓,他這個人個性十分強悍,敢作敢為,而這樣性格的人自然不喜歡抱著書本讀書,他最喜歡舞刀弄槍,廣招武師,最後練就了一身武藝,這在醉生夢死的皇族中和民風儒雅的兗州顯得格外突出,因此好武的歸善王在當地十分有名。

不過朱當沍生錯了時代,如果在老祖宗朱元璋時代,朱當沍一定會成一名大將可惜這個時代他註定只能壯志難酬,無法施展一身武藝。

以死鳴冤的大明歸善王

就在朱當沍鬱悶的時候,兗州發生了一件大事,朱當沍一戰成名。這一年是正德六年,山東一帶的劉六劉七起義的一部分隊伍到了兗州城下,準備攻打兗州。這對魯王一族是個巨大的噩耗,他們十分清楚這些起義軍一旦攻進城第一個倒黴的就是他們,於是這些魯王宗室都投入到了戰鬥中,不過長年的養尊處優使得這些宗室弱不禁風,根本什麼用處都派不上,眼看著起義軍攻打城池越來越猛烈,大家都感到了末日降臨。就在這個時候,朱當沍站了出來,他帶著自己的隨從趕來,面對敵強我弱毫不膽怯,鎮靜自若,從容指揮,同時命人取來弓箭親自射殺起義軍。

起義軍本來就是一群被壓迫的農民,從沒有受過軍事訓練,面對突如其來的箭雨自然膽怯,而守城官兵在他的帶領下重燃鬥志,於是起義軍敗走,保住了兗州城。

以死鳴冤的大明歸善王

這場勝利讓北京的皇帝很高興,特意下旨誇讚他“降敕獎諭”。於是朱當沍一下子揚名在外,不過他的這份武勇最終也害了他。

明朝皇帝為了防止藩王造反,制定了很多嚴格的措施,其中規定王府的最高行政長官長史由皇帝任命,這樣一來長史就成了皇帝監視藩王的重要工具,藩王們懼怕長史向皇帝說自己壞話,因此對長史避讓三分,這樣一來大多數長史大權在握作威作福。

朱當沍本身性格剽悍,加上出生皇族,看到父親對一個“下人”唯唯諾諾,心裡很不舒服,因此就記恨上了這幫長史們。

以死鳴冤的大明歸善王

正德九年,這個時候魯王府的長史名叫馬魁,仗著皇帝信任,在整個魯王府裡說一不二,就連魯王都不敢對馬魁有所不滿,結果朱當沍和這個馬魁結下了樑子。

朱當沍故意找茬藉機戲耍馬魁,而馬魁也不示弱,經常找魯王說朱當沍壞話,得罪不起馬魁的魯王只能罵兒子,於是雙方矛盾越來越大,都恨不得弄死對方解恨,最後馬魁搶先一步弄得朱當沍身敗名裂。

兗州府下面有個地方名叫東平,這個地方出了三個無賴,分別叫袁徵、趙巖和梁谷,這三個人臭味相投於是聚集在一起為非作歹,橫行鄉里,弄得人人厭惡。後來梁谷感到這樣混日子不是辦法,於是走了門路從政,結果一帆風順很快就做到了吏部主事,對於一個無賴來說可以說是飛黃騰達了。

以死鳴冤的大明歸善王

不過做了官的梁谷心中很擔心,之所以擔心就是害怕當年無賴的事被人發現,因為這種事被人發現輕了被人恥笑,重了官位不保,梁谷既好面子又不想丟掉好不容易得來的官位,於是想把知道自己過去的袁質趙巖除掉。可是用什麼方法?現在的他直接宰了他們肯定不行,正在這時,他的心思被他的兩個老鄉西鳳竹、屈昂知道了,他們認為這是巴結梁谷的好機會,於是表示袁質和趙巖成天聚在一起似乎是想造反。

梁谷聽了果然大喜,可是怎麼能證明人家聚在一起怎麼說商量造反,正巧梁谷在朝廷上有個仇人高乾,是個千戶,軍隊中的要員,不如把他牽連進來,官民聚集這樣就坐實了造反了。於是他馬上通知上級楊一清,表示高乾等人準備謀反。楊一清接到舉報馬上行動,報告皇帝后調集軍馬前往兗州,一時間兗州風聲鶴唳。

以死鳴冤的大明歸善王

對於這一切朱當沍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為這一切和他無關,但是他不知道馬上他就要成為被平定謀反的主角了。

馬魁已經得到了楊一清的通報,要抓拿袁質趙巖等人。馬魁看著這兩個名字認為自己報仇的機會來了,這兩個人他認識是無賴不假,不過本身有些武藝,因此經常來往于歸善王府,因為朱當沍喜歡有武功的人,曾經和他們多次比試武藝,馬魁一下子就把朱當沍和這起謀反掛上了鉤,而且他知道這種謀反鬼都不信,平民百姓手無寸鐵造什麼反,只有藩王參與其中才能被被人相信。

馬魁趕緊找到魯王表示這起謀反案是歸善王策劃的。魯王大吃一驚,自己的兒子怎麼會謀反,要知道這個時候藩王已經沒什麼權利了,拿什麼謀反?那不是找死嗎?馬魁拿出楊一清的通報表示,這上面的人袁質趙巖經常出入歸善王府,和歸善王聚在一起,他們兩個平民百姓造什麼反,即使敢造反也當不了皇帝,那他們造反對誰最有利,當然是歸善王,魯王趕緊想想怎麼辦吧?總不能像安化王那樣的下場吧!

以死鳴冤的大明歸善王

魯王聽了這番分析,冷汗直流,他本來膽小,再加上馬魁一下完全失去了理智,謀反那可是大逆不道啊,前幾年安化王造反,作為派系出處的慶王收到了嚴厲懲罰,多虧了關係遠才逃脫被廢。朱當沍是自己的兒子,如果他造反,自己肯定脫離不了關係,不光魯王保不住連命都保不住,於是他忙問馬魁怎麼辦?馬魁表示只能“大義滅親”才能脫離關係。聽了馬魁的話,魯王心一橫主動舉報了自己的兒子。

很快朝廷派來的人到達了兗州,開始抓捕這次參與謀反人員。正在家裡睡大覺的朱當沍也被抓了,帝遣司禮太監溫祥、大理少卿王純、錦衣衛指揮韓端往按問。祥等至,圍當沍第,執之。

以死鳴冤的大明歸善王

朱當沍莫名其妙被抓了自然大喊冤枉,甚至於他都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被抓。朝廷調查人員也對這起謀反案感到莫名其妙,因為從頭到尾都沒有找到一絲謀反的證據以及朱當沍參與領導的證據。

馬魁感到這樣不行如果不能坐實朱當沍謀反,那麼自己不但不能報仇,反而自己也會因為誣陷丟官。他想了半天既然你們找不到證據我就給你們製造證據把這起謀反坐實。首先馬魁賄賂了主審太監畢真,然後讓親信陳環找來個平日裡靠嘴皮子謀生的江湖術士李秀讓他們當證人,證明朱當沍謀反。

以死鳴冤的大明歸善王

本來計劃的天衣無縫,只要走一下過場就完事了,哪裡想到陳環和李秀居然怯場了,面對森嚴的審訊大堂不打自招,供出了馬魁指使他們作偽證的事,而畢真為了自保也只能承認馬魁行賄的事。魁懼事敗,乃諷所厚陳環及術士李秀佐證之,復以書及賄抵鎮守太監畢真,使逮二人詰問。已而二人以實對,書賄事亦為真所發。

於是所有的事都指出了一條結論就是朱當沍和此案無關,他是無辜的。“廷臣議當沍罪,卒無所坐。”

這個結論一出朝野譁然,堂堂大明居然會出現這樣的冤假錯案。御使李翰臣首先上疏,要求治梁谷之罪,結果被貶官,御史程啟充等也上書,結果無人理會。詔下翰臣獄,謫廣德州判官,免谷罪不問。御史程啟充等疏言:“谷、魁鼓煽流言,死不蔽罪,縱首禍而謫言者,非國體。”不報。

以死鳴冤的大明歸善王

隨後皇帝下達的聖旨卻出乎意料,朱當沍倒黴就倒黴在他是宗室和好武上面,雖然沒有證據證明他謀反,但是皇帝因為前些年安化王造反的事,極端厭惡這些宗室,不管他們謀不謀反,被牽連其中就是罪過,於是他們找到了朱當沍平日好武,家中收藏兵器的事,最終以“違祖制私藏兵器”之罪革去王爵,廢為庶人,押往老家鳳陽囚禁。

馬魁被斬首,西鳳竹、屈昂,袁質、趙巖等或監禁或流放,就連山東官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唯獨始作俑者梁谷沒有受到任何懲罰。朝廷上對這件事議論紛紛十分不滿,這起案件很清楚就是梁谷個人製造的冤案,但是他卻沒有受到懲罰。

以死鳴冤的大明歸善王

朱當沍並不清楚自己的最終結局,他始終認為自己無罪,而皇宮只負責此事的太監也知道朱當沍武藝高強怕弄不過他,於是表示皇帝讓他去鳳陽拜謁老祖宗的陵寢,向老祖宗悔過就沒事了。朱當沍聽了沒有懷疑,乖乖的去了鳳陽,可是經過千里跋涉到了鳳陽後,他並沒有被帶到祖陵,而是帶到了被稱作鳳陽高牆的專門關押皇族的監獄。

以死鳴冤的大明歸善王

朱當沍早就聽過這個監獄,皇族子弟進去生不如死,不但生活一落千丈,心理上也會受到人格羞辱簡直生不如死,特別是朱當沍這類心高氣傲的人,再加上自己真的是冤枉的,實在受不了這種結局,於是他大喊一聲“冤枉”,隨後向牆上撞去,直接撞死。

中官送當沍之高牆,當沍大慟曰:“冤乎!”觸牆死。聞者傷之。

朱當沍死了,而且以這種方式死了,自然不可能有任何的追封,他的兒子也受到牽連,成為了一個閒散無依無靠的宗室。後來魯王看到孫子可憐,想起自己兒子死自己也有責任,特別是這個時候皇帝已經換成了嘉靖帝,過了十多年了,當年的事業被人遺忘,於是主動向朝廷申請讓孫子繼承歸善王的王位。

以死鳴冤的大明歸善王

這個時候宗室問題頻發,嘉靖皇帝有心整頓,於是故意將這件事發放朝議,最終朝廷表示“當冱情罪深重,其子不準襲封”,過了二十年後,經過幾代魯王申請,最終嘉靖皇帝也認為朱當沍確實無辜,死的太慘烈,於是同意朱當沍之子承襲歸善王王位,不過這個王位並沒有坐太長時間,兩年後就去世了,因為無後,歸善王王位直接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