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諸葛亮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隱晦,史書不可能寫

蜀漢建興十二年,蜀軍大營正中軍帳,一反往日常態。往日這裡,除有要事商議,眾文武才齊聚,聽候諸葛亮調遣。今日並無戰事,這裡卻聚集了許多人。其中,有大小官員,也有普通士兵。

參軍楊儀飛馬從成都趕來,如離弦之箭一般射入蜀軍軍營。他急匆匆在諸葛亮大帳外下馬,擠過密集的人群,來到諸葛丞相臥榻之前。只見,諸葛亮斜臥在臥榻之上,滿臉蒼白,緊閉雙眼,眼窩深深陷下,顴骨消瘦無比。榻旁,姜維、蔣琬和魏延坐著,其餘眾將皆侍立,有些甚至在啜泣。

諸葛亮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隱晦,史書不可能寫

楊儀來時,姜維趕緊將座位讓了出來。楊儀謝座後,輕輕湊近諸葛亮,諸葛亮彷彿感覺到了什麼,微微睜開雙眼,將頭慢慢側向楊儀一邊,道:“楊參軍,你來了。”楊儀瞬間老淚縱橫,握住諸葛亮的手,大哭不止。一旁姜維和魏延趕忙勸住了楊儀。

楊儀平復了情緒,對諸葛亮說:“丞相,陛下遣我來問丞相,丞相百年之後,誰可繼任?”諸葛亮不假思索地答:“蔣琬可繼。”楊儀又問:“蔣琬之後,誰可繼之?”諸葛亮答:“費禕。”楊儀再問:“費禕之後呢?”諸葛亮閉目不語。楊儀便知道了意思。

諸葛亮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隱晦,史書不可能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諸葛丞相,這位我們敬愛的賢相,在上面這段對話發生後不久,就走了。留下他的身旁人,和後世無數人對他的思念。

通常認為,諸葛亮是積勞成疾而卒的。史載:

其年八月,諸葛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扛起了蜀漢,他在蜀漢之中事無鉅細,大小皆攬,遂有陳壽口中的“功德蓋世”四個字,可見即便天縱英才如諸葛亮者,那也是要做出來,才能讓人歎服的。但諸葛亮事無鉅細的代價,就是他得披星戴月,不停忙碌,如此方能處理好蜀中一切大小事務,這也是後人對他行事風格有所詬病之處,認為他不會放權,不夠信任別人。這種說法,將諸葛亮之死,歸因於他的身體因素。

諸葛亮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隱晦,史書不可能寫

諸葛亮之死的另一個認識,是他常年不能伸展己志,造成的心力交瘁。這一認識的源頭,來自《魏書》:

諸葛亮盡勢窮,憂奎嘔血,一夕燒營遁走,入谷,道發病卒。

按魏書的意思,諸葛亮勢窮力竭,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因此憂慮交瘁,死於蜀道。這種說法,將諸葛亮之死,歸因於他的心理因素。

諸葛亮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隱晦,史書不可能寫

但一部失傳千年的古書記載,可能會重塑人們的認知。東晉學者孫盛,曾撰寫過一部史書,叫做《魏氏春秋》,記載魏晉時期事件。《魏氏春秋》中,有這樣一則記載。

諸葛亮使至,司馬懿問其寢食及其事之煩簡,不問戎事。使對曰:“諸葛公所啖食不至數升。”司馬懿曰:“諸葛亮將死矣。”

一日吃飯不到幾升,則諸葛亮必然越來越瘦,越來越憔悴,加上他事無鉅細,披星戴月,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和這樣惡劣的生活狀態,人怎麼可能長久。

諸葛亮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隱晦,史書不可能寫

然而,陳壽是土生土長的川蜀人,他怎麼可能將這麼隱晦的事情,寫進正史中?他一定要在正史的《諸葛亮傳》裡,將諸葛亮之死,寫得粗略些,這樣,才能給人聯想的空間。但其實陳壽根本不必如此,因為諸葛亮的所作所為,早已光耀如同日月了。

但從這一點切入,我們可以發現《三國志》裡面一些有趣的地方。例如,陳壽是如何在字裡行間給讀者的潛意識中注入他的意識形態的。

比如,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出祁山時,與司馬懿交戰,陳壽這樣記載:

十二年純,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

這是諸葛亮本傳,記載中,稱呼諸葛亮為“亮”,稱呼司馬懿卻為“司馬宣王”。《三國志》的傳,稱呼被作傳之人,一律稱呼其名,如有新寫入者,則第一次稱呼姓名,之後簡稱其名,省略其姓。除了武帝紀和幾位“主”傳,稱呼其為“太祖”或“先主、吳主”字樣。

諸葛亮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隱晦,史書不可能寫

但唯獨到司馬懿這裡,他就成了司馬宣王。陳壽是晉朝官修史官,他在280年開始撰寫三國志,自然要將司馬家的人奉為正統。然而不知道這些的讀者,讀到“司馬宣王”時,因為與眾不同,自然覺得此人厲害,潛意識裡,讀者就形成了既成映像:司馬宣王很厲害。殊不知,這些都有陳壽的刻意心思在裡面。

又比如,荀彧傳中有這樣一處記載:

太祖將伐劉表,問荀彧策安出,荀彧曰:“今華夏已平,南土知困矣。”

晉承魏統,陳壽自然要在三國志裡將曹操稱為太祖,雖然這也如上述例子一樣,將“曹操高人一等”的潛臺詞,慢慢深入人心,但鑑於曹操的確功勳卓著,也還能理解。但“將伐劉表”,就有意思些了。什麼樣的人,會被討伐?我想沒有人腦海中第一個跳出的不是“賊、寇、盜”這些字眼。雖然人們在理智上明白,劉表也是當時的厲害角色,是八俊之一。但人們難免在潛意識裡,形成這樣一種觀念:曹操是正義的一方,是主,劉表是非正義的一方,是賊,主子要討伐賊寇,天經地義,所以,劉表該死。

諸葛亮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隱晦,史書不可能寫

類似這樣的例子,在三國志裡無所不在,以後有機會,我再為朋友們細細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