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王朗的一句話,導致曹丕錯失了統一三國的機會,留下千古遺憾

王朗的一句話,導致曹丕錯失了統一三國的機會,留下千古遺憾

說起王朗王司徒,大家的腦海裡一定會回想起諸葛亮罵死王朗的“名場面”吧。那一句“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已經成了網紅用語,在當今的中國幾乎婦孺皆知。但我還是要說一句,這只是《三國演義》裡羅貫中編撰出來的情節,真實歷史上的王朗,不但沒有被罵死,而且還享盡了人間的榮華富貴,最後得到了善終。大家只要翻一下司馬家的族譜,就會發現王朗的孫女嫁給了晉王司馬昭,並且生下了晉武帝司馬炎,因此王朗是司馬家的鐵桿親戚和堅定支持者,深得司馬家的禮遇。以他老人家的身份,是不會前往一線戰場做幕僚的,更沒有機會和諸葛亮陣前對峙。

王朗的一句話,導致曹丕錯失了統一三國的機會,留下千古遺憾

那麼羅貫中為何誰都不安排,偏偏要安排王朗來和諸葛亮對罵這樣的情節呢?難道羅貫中對王朗這個人存在什麼偏見?細細研究了王朗這一生的史料之後,我們發現,王朗在魏國的一個重要決策之上給出了重要意見,曹丕當時欣然採納之,結果卻使得曹丕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不但留下了千古遺憾,而且還使得天下黎民百姓多受戰亂之苦幾十年,這可能就是羅貫中討厭王朗的原因。這件事具體發生關公被呂蒙斬首之後。關羽乃是劉備的結拜兄弟,感情有多麼深厚大家都知道,關羽一死,劉備和張飛發誓要給兄弟報仇,蜀國國內此時已經開始整頓兵馬了。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張飛也被部下給殺了,這下徹底惹惱了劉備,孫劉聯盟本就脆弱的關係徹底破裂,於是夷陵之戰爆發了。

王朗的一句話,導致曹丕錯失了統一三國的機會,留下千古遺憾

大家試想一下,當時的局勢是三國鼎立。魏國強,吳國和蜀國較弱,本來兩個弱國聯合起來還能抗擊強國,但是現在兩個弱國互相掐架,強國只要出兵幫助這兩個國家之中的任何一方,那麼另外一方必然會滅亡。也就是說,此時的魏國,可以先出兵幫助蜀國滅吳國,劉備絕對求之不得;它也可以先出兵幫助吳國滅蜀國,孫權也求之不得;因為在夷陵之戰之前,孫權認為自己可能打不過劉備,他也沒想到劉備那麼不堪一擊。而在當時的魏國內部,曹丕眼看著夷陵之戰就要發生,他就問臣子們意見,看看臣子們是想要魏國發兵幫助這兩個國家其中一個呢?還是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呢?

王朗的一句話,導致曹丕錯失了統一三國的機會,留下千古遺憾

關鍵時刻,王朗站出來提出了這麼一個建議,他說:“陛下可暫且觀望二國鬥爭,一旦有一方佔據優勢,我們再出兵幫助不遲!”王朗的意圖很明顯,他是既想要佔便宜,而且還不出力。因為前期如果幫助蜀國,萬一吳國拼死抵抗,魏國必然也要損失很大的兵力,反之,幫助吳國也害怕發生類似情況。等到人家已經分出優劣之後,魏國再裝裝樣子,到時候還能以逸待勞順便消滅疲乏的勝利國,那樣以來魏國豈不是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一統天下了?!

王朗的一句話,導致曹丕錯失了統一三國的機會,留下千古遺憾

這個想法看上去天衣無縫,曹丕當時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欣然接受了。但是誰都沒有料到的情況發生了,夷陵之戰從開始到結束也不過用了短短十幾天,十幾天之內蜀軍就丟盔卸甲,狼狽的逃竄到了白帝城內。古代的訊息傳遞不像是現在這麼發達,等到曹丕接到蜀軍戰敗的訊息之時,距離蜀軍打敗已經半個月過去了,一切都已經結束了很久了。而蜀國佔領的四川地勢險要,想要強攻是不可能的。因此曹丕因為採納了王朗的建議,沒能及時出兵參與夷陵之戰,導致他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好機會。

王朗的一句話,導致曹丕錯失了統一三國的機會,留下千古遺憾

而這種機會幾十年也許才會出現一次,錯過了這次機會,三國接著又混戰了好幾十年,空耗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百姓們也因為戰亂多吃了幾十年的苦,不可以說不是千古的遺憾。但其實我們反過來一想,王司徒其實也沒啥錯,他唯一的錯誤就是太想只佔便宜不吃虧了,可是真實的世界裡哪有這麼好的事情呢?想要得到一樣東西,是要付出代價的,更何況曹丕想要得到的是天下,怎麼能不為之付出代價呢?

那麼本著王朗這種只佔便宜不吃虧的想當然思想,他想要用一張嘴說服諸葛亮,結果反被諸葛亮給罵死了,羅貫中在這裡用的可是赤裸裸的諷刺主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