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皇權與相權的博弈給皇帝端尿盆的侍中,在隋唐時期竟成了宰相!

侍中,是漢代魏晉南北朝時期,皇帝身邊的侍從人員。侍中時常可以出入禁中,是皇帝的跟班,除了拎衣服拿包這種事外,還得給皇帝端尿盆。在古代,尿盆有個文雅的名字叫“虎子”,因此侍中也有個文雅的名字,叫“執虎子”。可就是這樣的一個職位,透過魏晉南北朝的發展,到了隋唐時期,位列三省六部制中三省之一門下省的首腦,並且成為了當朝宰相。這究竟是為何呢?今天杜少就來講一講,侍中一職的崛起,這背後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皇權與相權的博弈。

皇權與相權的博弈給皇帝端尿盆的侍中,在隋唐時期竟成了宰相!

古代侍中群像

一。三公九卿制度的消亡,尚書先於侍中崛起

我國秦朝實行三公九卿制,西漢承秦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丞相縱覽朝政,太尉統管軍事,御史大夫監察百官,與皇帝坐而論道,地位尊崇。九卿負責政府運轉。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了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時期。由於漢武帝幼年登基,大權先後掌握在其祖母竇太后、母親王太后手中,故漢武帝別出心裁地建立了所謂“內朝”。內朝人員以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等實權軍人為首,其他文職人員冠以“侍中、散騎常侍、尚書”等稱號,以侍從秘書顧問的身份參與決策。這樣,內朝成為了實際的決策機構,而原來的三公九卿則淪為“外朝”,成為了執行機構。雖然如此,內朝更像是天子家臣,侍中還是要負責為皇帝端尿盆這類工作的,也就是“執虎子”。

第一個以內朝身份將三公徹底架空的機構是尚書檯,首腦是尚書。尚書品級低,但是卻掌握了寫詔書、釋出命令、彈劾監察丞相的權力。漢武帝死後,霍光以大將軍錄尚書事的身份輔政,第一次使得尚書的權力達到頂峰。東漢建立後,尚書成為了實際上的真宰相,權傾天下。凡是權臣都“錄尚書事”,只有掌握了尚書檯,才算是掌握了中樞決策權。

皇權與相權的博弈給皇帝端尿盆的侍中,在隋唐時期竟成了宰相!

大將軍霍光

二。侍中、中書令同時崛起,為真宰相,三省六部制確立

物極必反,尚書權力過大,必然導致皇帝像當年架空“外朝”一樣架空”尚書”。如今的大將軍錄尚書事,和西漢初年的丞相併無區別,因此,皇帝需要再次分割相權。“近水樓臺先得月”,本就是內朝成員的“侍中、散騎常侍”等這些貼身跟班“執虎子”們藉著東風開始走向了人生巔峰。這些人越來越侵奪尚書的決策權,導致尚書成為了純執行機構。

魏文帝曹丕時代,有一個叫蘇則的官員,被任命為侍中,從此開始參與中樞決策,品級雖低,但是權力很大。他的好友吉茂十分嫉妒,於是酸酸的對他說:“你小子怎麼當了個執虎子,這是端尿盆的官啊!”蘇則說:“我哪像你啊,當了個閒散官員,天天悠閒的無所事事”。吉茂就是外朝官員,屬於政府正式編制,但是卻嫉妒蘇則當了侍中。晉武帝司馬炎時期,任凱和賈充各自朋黨爭鬥。當時尚書檯已經變成了正式的政府機構尚書省(外朝化了,也意味著皇帝不信任了)。賈充就給皇帝建議升時任侍中的任凱為尚書省的吏部尚書。吏部尚書品級比侍中高,但是任凱卻不高興。果然,失去了決策權的任凱很快就被賈充鬥倒了。

從以上兩個故事可以看出,魏晉時期的侍中,雖說還沒有正式成為宰相高官,但是已經是實際上履行宰相職能。與侍中一起崛起的還有中書令。曹魏本著將分權進行到底的原則,讓中書令負責起草詔書,侍中複核封駁,二者共同參與決策。因此才會發生魏明帝曹叡彌留之際,中書監、侍中孫資、劉放二人能影響曹叡決策,將輔政大臣換成曹爽、司馬懿的故事。

經過南北朝時期中書令、侍中制度的不斷完善發展,到了隋唐時期,當年端尿盆的侍中終於正式官方被確立為真宰相了。三公九卿制度徹底被三省六部製取代了!中書省首腦中書令,負責決策。門下省首腦侍中,負責審議駁回。尚書省首腦尚書令,下轄六部,是純粹的執行機構。三省首腦並列為宰相。然而,真正決策核心就是中書令和侍中。尚書省是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皇權與相權的博弈給皇帝端尿盆的侍中,在隋唐時期竟成了宰相!

三。三省六部制的曇花一現,皇權與相權的再次博弈

尚書令不行了,侍中和中書令風光無限,二者誰的地位更高要分時期。比如初唐時,宰相都去門下省開會,所以侍中就是宰相之首。唐中宗時期,大宰相裴炎是中書令,於是宰相們又都到中書省開會。三省制度,看似十分完美,各司其職,但是卻只存在了90餘年就消亡了。這是為什麼呢?

再次回顧開頭我講的,其實三省能取代三公,最初就是漢武帝權力博弈的結果,讓本是天子侍從家臣的近侍參政了。但是發展到了隋唐,三省成為了正式機構,地位尊崇,三省首腦不再如當年的家臣一般,天子一句話就能任免。在唐朝,凡三省官員的任命都有了複雜的程式,非功勳大臣不得擔任。而三省日益權重後,又重新對皇權構成了威脅,並且互相之間也開始扯皮,影響辦公效率。於是唐朝的皇帝們,又發明了一種新方法,叫“差遣”。無論你是什麼官員,我賜給你個頭銜叫“同中書門下三品”、“同平章事”,你就可以臨時成為宰相,同樣,皇帝一句話就可以免除這個臨時差遣,讓你各回各家。這個權力完全在皇帝手裡,繞過了那些複雜的程式。久而久之,中書令、侍中這倆職務成了虛銜,成了榮譽頭銜。而只有加“同中書門下三品”這個頭銜的官員,才是真宰相。三省制度名存實亡。而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一個叫張說的宰相,乾脆將中書省和門下省合併為中書門下,三權分立不存在了,三省制度徹底消亡。尚書省雖然猶存,但是仍舊是純執行機構,漸漸地沒有了宰相職能。之後各朝各代,雖然宰相依舊不是一人,但是再也沒有恢復到三省制度這樣三省官員職責涇渭分明的時代。總之,皇權受到相權的威脅時,最終皇帝都會不斷髮明新機構取代舊機構來削弱分化權力。只有這樣,皇權才永遠是至高無上的。

皇權與相權的博弈給皇帝端尿盆的侍中,在隋唐時期竟成了宰相!

開元宰相 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