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神仙級別最低的土地公公,在古代為何能得到皇帝祭祀和黎民供奉

在《西遊記》中,每逢唐僧師徒四人遭遇困境,孫悟空就會施法念咒,召喚土地神出現,打探當地的“網紅熱搜”。實質上,土地神是級別最低的神仙,而且“百里不同俗”,他的家族龐大,神力有限,不過,土地神卻在古代得到了皇帝配饗和黎民供奉。他比人們想象的更有能耐。

神仙級別最低的土地公公,在古代為何能得到皇帝祭祀和黎民供奉

神仙級別最低的土地公公,在古代為何能得到皇帝祭祀和黎民供奉

上圖_?西遊記中的土地公公

土地崇拜?由來已久土地神是掌管一方土地的神仙。他最早稱為“社神”,?《公羊傳》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說文解字》指出:“社,地主也。”東晉文學家幹寶《搜神記》中,講述蔣子文自稱土地神的橋段成為歷史上最早關於土地神的記載。日本學者窪德忠由此判斷社神崇拜歷史悠久,起源於三世紀前半葉,盛行於五世紀,普及於七世紀,民俗形成於十四世紀。禮記》對社神祭祀有著明確的規定:“為群姓立社曰大社,諸侯為百姓立社曰國社,諸侯自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暑社。”漢朝學者應昭在《風俗通史》中,對社神祭祀的等級差別做出瞭解釋:“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為社而祀之,報功也。”社神崇拜發展至清朝,學者翟灝在《通俗編》中記載:“今凡社神,俱呼土地。”於是,便有了現在的土地神。不論是國家和百姓,對土地的渴望演變成精神的信仰。

神仙級別最低的土地公公,在古代為何能得到皇帝祭祀和黎民供奉

神仙級別最低的土地公公,在古代為何能得到皇帝祭祀和黎民供奉

上圖_?清朝紙馬土地神

趨吉避凶?崇尚生命

在民間,土地神作為一方水土的管理者和保護者。在以農業為支柱產業的古代,土地收成的豐欠維繫著百姓生存質量的高低。百姓的普遍心願化成實際行動,民間社祭屢見不鮮。除了掌管年成的職能外,土地神擔負著保境避災的重大責任。國家對土地神的崇拜有一整套流程和規則。

當敵人侵襲時,國家組織戰爭動員,舉行祈社儀式是必不可少的。《周禮》有云:

“有寇戎之事,則保效祀於社。”

戰爭中,軍隊建有軍社,用來激勵士氣。《周禮》亦云:

“營軍之壘舍,量其市州塗,軍社之所裡。”

神仙級別最低的土地公公,在古代為何能得到皇帝祭祀和黎民供奉

上圖_?清末時期,新年前夕的土地神祭祀。祭品有烤雞,酒,油,茶,糕點等

自周朝始,土地神賦予了審判罪犯的功能,後世延續了這一傳統。《舊唐書》中,先後有吳元濟、秦宗權等八人“戳命於社”。戰爭結束後,朝廷還要進行告社儀式,感謝土地神保佑戰爭獲勝。顯然,土地神儼然成了戰爭結果的主宰者。相較戰爭,自然災害同樣來勢兇猛。受知識水平的侷限,地震、水災、旱災、火災和日食發生時,百姓唯有祈禱土地神的庇護了。《周禮》坦言:“國有大故天災,彌祀社稷禱祠。”不僅如此,清朝甚至流傳著“土地靈則虎豹不入境”的俗語,起到了安撫人心的重要作用。土地神對生命的尊重和守護,贏得了國家和百姓的擁戴和愛護。

神仙級別最低的土地公公,在古代為何能得到皇帝祭祀和黎民供奉

上圖_?《周禮》是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

鑑證監督?不可或缺土地神肩負著監督社情民意的職責。在古代,人們常在土地神前盟誓,表達對誓言的重視。《左傳》記錄了魯國陽虎曾“盟三桓於周社,盟國人於亳社”。黃梅戲《天仙配》中,土地神在樹下為董永和七仙女徵婚。南朝祖沖之所著的《述異志》裡,郭凝違背在土地神面前的盟誓,“為社神所責,心痛而絕”。百姓對心存公正的土地神充滿敬意,從而將一些為人正直的人奉為土地神。西晉陸雲為官盡職,斷案“神明”,百姓將其奉為土地,南梁沈約貴為高官,仍堅持每年回鄉祭奠父親,被當地普淨寺奉為當地土地神。由此可見,土地神在百姓心中就是公平正義的化身,道德模範的象徵。

神仙級別最低的土地公公,在古代為何能得到皇帝祭祀和黎民供奉

上圖_?清朝土地爺造像

子嗣傳承?國家所繫

子嗣繁衍同樣是土地神的神職之一。人丁興旺,關係到國家徭役賦稅的主要來源,也維繫著家族繁榮興旺的血脈傳承。《禮記》明言:“仲春之月,擇元日,命民社。是月也,玄鳥至,至之日,以大牢祠於高禖。天子親往,后妃率九嬪御,乃禮天子所御,帶以弓韣,授以弓矢,於高禖之前。”高禖是指古代的生育神,天子和妃嬪借社祭之時,祭拜高禖,暗有祈求子嗣的意義。上行下效,民間效仿天子的做法,將土地神視為賜子神明進行祭祀。《中華全國風俗志》中,記錄了江蘇儀徵的求子風俗:“二月初二日,土地神誕辰。紙紮鋪剪紙為袍而粉繪之,人家賈以作供,大街小巷供當方土地。張多燈於神前,人竊其燈以送婦人不育者,苟懷孕,則來年誕辰一以奉十,而還燈於神前。”求子民俗的發展,增加了土地神在百姓中的親和力和感染力。

神仙級別最低的土地公公,在古代為何能得到皇帝祭祀和黎民供奉

上圖_?《楚辭》是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

報喪送魂?告慰亡靈

古代土葬習俗,使土地神承擔著報喪送魂的職責。《楚辭》有云:”君天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約。”

土伯指的是土地神。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寫的志怪小說《幽冥記》稱:“晉巴丘縣有巫師舒禮,晉永昌元年死,土地神將送諸太山。”太山是泰山,民間認為這裡是魂歸之處。不但是小說,地方誌裡也有土地神送魂的記載。如河北《武安縣誌》:“俗稱里社之神曰土地,人死,往其廟押魂。”遼寧《海城縣誌》:“土地,即古之社神,俗謂土地為冥間地保,凡亡者皆歸此處,故表事報廟送行,皆在土地祠。”從生到死,百姓始終離不開土地神的掌管,足以說明他的存在價值。

神仙級別最低的土地公公,在古代為何能得到皇帝祭祀和黎民供奉

上圖_?民國鄉村的土地廟

民俗文化?經久不息事實上,無論貴賤,對土地神的崇拜始終如一。南梁學者宗懍所寫的《荊楚歲時紀》中,詳細敘述了南朝民間的祀社:“社日,四鄰並結宗社,牲醪,為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享其胙。”不僅普通人家如此,官宦世家更加隆重。《北史·李士謙傳》顯示:“李氏宗黨豪盛,每春秋二社,必高會極宴,無不沉醉喧亂。”唐朝時,民間將“祀社”叫做“社會”,詩人張演用“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的詩句,描寫社會這天人們縱酒歡慶的景象。北宋的“社會”還有歌舞雜技助興,好不熱鬧。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箋》中,雲:“社日令男女輟業一日。”說明當時人們在社日放假,以示慶賀。魯迅筆下的《社戲》描寫了清末農村祭社唱戲酬神的場景。娛樂大眾和親睦鄉鄰是民間土地神信仰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神仙級別最低的土地公公,在古代為何能得到皇帝祭祀和黎民供奉

上圖_?《遵生八箋》是養生專著。明·高濂撰

土地神不僅關係到百姓的溫飽,還與國計民生有著密切關係,真是小神仙大作為。韓愈有詩云:“白布長衫紫領巾,差料未動是閒人,麥苗含穗桑生椹,共向田頭爍社神。”對土地神的愛戴之情溢於言表。時至今日,一些地方仍然保留著祀社傳統,足見其生命力的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