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歷史上真實的呂不韋,比起和趙姬的緋聞,他的理想非常遠大

歷史上真實的呂不韋,比起和趙姬的緋聞,他的理想非常遠大

儘管央視的《大秦賦》在一片讚譽中開播至今,但隨著大結局的到來,各種吐槽的聲音也隨著而來,沒想到近年來稍有的古裝良心大製作,最終還是逃不掉國產劇的宿命。

什麼是國產劇的宿命,那就是不管你是諜戰片,動作片,還是武俠片歷史劇,最終都能給你弄成感情劇,這《大秦賦》要不是過硬的服化道撐著,還真有點徹底滑向感情片的趨勢。

劇中對於秦始皇繼位到親政這段時間的描寫太拖沓,關注點完全都在後官鬥爭和呂不韋嫪毐趙姬這些人的複雜關係上,高的堂堂大秦,堂堂相國,就剩下男女那點事值得關注了。

事實上,歷史中的呂不韋可不是個簡單的投機商人,他的心中有著更大的理想和抱負,而所謂的緋聞,只不過是遠大理想航程中一個小小的浪花而已。

歷史上真實的呂不韋,比起和趙姬的緋聞,他的理想非常遠大

(01)衛國商人

現在我們都知道一種叫做資源詛咒的東西,凡是那些資源特別豐富的國家,經濟發展往往會過分依賴資源,經濟形式單一。

而那些土地相對貧瘠的地區來說,反倒是容易出現比較發達的商業活動,國外的猶太人連一點資源都沒有,於是成就了強大的猶太經商傳統。

我國的溫州地區也是這樣,在土地資源非常貧乏的溫州,人們總是喜歡走出去做生意,也就形成了發達的溫州商業。

而呂不韋能夠成為富商,這與他的出生地是分不開的,呂不韋屬於衛國人,這個地方在戰國時代屬於存在感非常弱的國家,儘管衛國曾經是和周天子血緣最近的,但隨著時光的流逝,周天子自身都難保,更不要說自己的正牌宗親了。

衛國都城在現在的濮陽,因為衛國在歷史上一直都是被欺負的物件,加上衛國的好幾代君主,都是那種不思進取奢靡享受型的人物,所以衛國的精英們,往往都沒有安全感。

再加上處在黃河沿岸,衛國還動不動被蠻夷滅個國啥的,所以衛國就形成了民風奢靡,男女關係開放,國人愛經常的傳統,《詩經》裡說的鄭衛之風就是靡靡之音的代表,沒有豐富的財力支援,也形不成靡靡之音,所以衛國人出去打拼經商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歷史上真實的呂不韋,比起和趙姬的緋聞,他的理想非常遠大

這種有點像趙國的民風,趙國因為是山地較多,領土上沒有大面積的平原,所以民風相對彪悍,男人愛俠士,女人愛跳舞,是個非常繁榮的國際性大都市。

正是這樣的地理環境,在春秋戰國時代,趙國的歌姬特別出名,美女非常多,當時的人們都已經意識到,趙國的美女經常出現在六國王宮貴族家裡。

在這樣的環境下,衛國出生的呂不韋自然從小就耳濡目染,透過經商很快賺到了第一桶金,並且在當時的邯鄲做的業務非常大,而盛產美女歌姬的趙國,作為富商的呂不韋富商自然會有能歌善舞,年輕美麗的歌姬。

正是衛國這種不安全感,讓呂不韋不甘於做一個商人,他要做的是需求更大的穩定,在經過一番仔細的考察之後,他把目光鎖定在了當時還在趙國當人質的秦國王孫異人身上,併為此不惜傾家蕩產,也要幫主異人回國,並最終奪取王位。

而呂不韋從決定幫助異人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商人了,他做的事情已經遠遠超出了商人的範疇,畢竟當時發財的機會很多,當時的大國也很多,他為什麼選擇了秦國,這就是眼光和遠見。

很多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戰國四大名將,兩個都在趙國,但這樣也無法挽回趙國的時代,呂不韋選擇了秦國,因為他的遠見,更因為他心中更遠大的理想。

歷史上真實的呂不韋,比起和趙姬的緋聞,他的理想非常遠大

(02)一字千金

呂不韋的冒險和投資,終於換來了巨大的回報,異人順利當上了秦王,投桃報李呂不韋終於在秦國做到了高官,並最終成為了秦國的丞相,在秦國統一天下之前,關鍵的十年時間裡,為秦國這種巨輪把好方向。

很多人都覺的,呂不韋能當上丞相,那完全就是異人一句話的是,這很明顯是小看了呂不韋,更小看了秦朝的制度,更是沒能理解秦國為什麼能夠統一天下。

秦國徹底甩開其他六國,是在商鞅變法之後,而商鞅變法的核心內容,就是打破舊貴族原有的利益,任何人在秦國,你只要是想升遷,就必須對秦國有功勞。

不管你是王子王孫也好,是親王貴胄也罷,秦國的法度森嚴,從來不看情面,只看你對秦國做了什麼,這才是秦國強大的根本原因。

所以呂不韋能夠坐上秦國宰相的位置,那絕對不是秦王一句話的事,這中間呂不韋憑藉著自己出色的能力,帶兵攻取周國、趙國、衛國土地,分別設立三川郡、太原郡、東郡,對秦王嬴政兼併六國的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歷史上真實的呂不韋,比起和趙姬的緋聞,他的理想非常遠大

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功績,呂不韋絕不是那種幹成一票大買賣就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的人,他要的遠遠不是榮華富貴這麼簡單,他要的是協助秦王統一天下。

有了軍功封了侯,最終坐上了丞相,一人之外萬人之上,呂不韋這是妥妥的人生贏家呀,但呂不韋還不滿足,他要做一件更牛的是,那就是著書立說。

面對軍事上的日益強大,呂不韋認識到,秦國要想統一天下,不僅要有軍隊,而且必須要有強大的理論基礎,這一點呂不韋又一次展現出了他超前的眼光。

為此呂不韋廣邀天下才學之士,諸子百家來者不拒,呂不韋要編著的是一本能夠海納百川的一本書,這本書最初的名字叫做《呂覽》,目的就是為秦國統一天下做準備。

這本書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注重博採眾家學說,以道家思想為主體兼採陰陽、儒墨、名法、兵農諸家學說而貫通而成,現在更為人熟悉的名字是《呂氏春秋》。

在文化傳統發達的中國,能從一兩個字裡看出來一件事背後的故事,《呂氏春秋》這個名字是不是聽起來有點耳熟,沒錯中國還有一本更出名的書,相傳是孔子所著,名字就叫《春秋》。

歷史上真實的呂不韋,比起和趙姬的緋聞,他的理想非常遠大

孔子那可是中國毫無爭議的聖人,孔子做春秋亂臣賊子俱,而呂不韋的這本書被大家認可叫做《呂氏春秋》,足見這本書巨大的價值,不是每本書都有資格叫個春秋的,畢竟想蹭孔子熱度的人,從古至今一直都不少。

在呂不韋的努力下,這本經他統籌編纂的書,終於完成了,共計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成書後呂不韋把他寫在布匹上,並將之刊佈在咸陽的城門,上面懸掛著一千金的賞金,遍請諸侯各國的遊士賓客,若有人能增刪一字,就給予一千金的獎勵。

這在秦國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畢竟當年商鞅變法就上演過城門立柱給予獎賞這一幕,說道就要做到,呂不韋能夠發出懸賞,足見他對這本書有多自信,但最終也沒有誰能夠領走這個獎金。

歷史上真實的呂不韋,比起和趙姬的緋聞,他的理想非常遠大

(03)軟實力

春秋戰國時代,表面上是一個大家為了地盤和利息,相互攻伐的時代,但是在不斷的攻伐之後,實際上各個國家之間,是有一條鄙視鏈的,正是這種鄙視鏈,讓很多看起來不合理事情,變得合理起來。

呂不韋組織三千門客編寫《呂氏春秋》,除了要為秦國統一天下做思想準備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改變大家對秦國文化落後的印象。

秦國地處西陲,文化水平一直不高,最初是給周天子養馬的,在《大秦賦》裡,末代周天子周赧王被秦國奪取九鼎,有一點聲嘶力竭的怒吼,其中就很鄙夷的說道秦國不過是個馬伕而已。

東方六國一直都看不起秦國,尤其是秦國正式成為諸侯,是因為周平王遷都,秦國出了力才被周天子正式冊封,時間上跟許多老牌諸侯國差了一個西周時代。

在文化上的不認同,也是促使東方流動合縱計劃能夠成功的一個很重要原因,這裡面既有利益的考量,也有文化上排斥的想法。

這種奇怪的內心鄙視鏈,不管有沒有道理,但他 就是存在,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東方六國對秦國有鄙視鏈,關鍵東方六國之間鄙視鏈更嚴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直道滅國,燕國一直都趙國抱有一種莫名的敵意。

歷史上真實的呂不韋,比起和趙姬的緋聞,他的理想非常遠大

提起來燕國,大家最想想到的可能就是燕國太子丹策劃下的荊軻刺秦王了,但是燕國本身大家瞭解的並不多,因為他實力實在不怎麼樣,可能唯一能夠驕傲的地方,就是他的都城就是現在的北京。

就這麼一個地理位置如此偏僻的國家,卻一直以周天子衛道士自居,一直擁有一種道德上的優越感,因為他卻是有驕傲的資本。

周武王建立周朝後,將召公奭封在薊地(今北京),建立臣屬西周的諸侯國燕國,這個召公是周武王的親弟弟,跟鼎鼎大名的周公是親兄弟,兩個兄弟一個重理論一個重實踐,共同努力奠定裡西周初年周朝的各項制度和社會穩定。

關鍵燕國不但身份尊貴,而且國祚長達八百二十二年,導致他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看不起其他六國,因為在他眼裡其他六國不是亂臣賊子就是蠻夷渣渣。

燕國眼裡的亂臣賊子,韓趙魏都是,以為這三個國家是分晉得來的,妥妥的以下犯上,齊國更是不堪入目,田齊代姜齊,齊國君主早就換人換姓了,根本就不配叫齊國。

歷史上真實的呂不韋,比起和趙姬的緋聞,他的理想非常遠大

然後就剩下楚國和秦國,這倒沒什麼犯上作亂的錯,但是在燕國人眼裡,他們就是典型的蠻夷,根本不把他們放在眼裡,正是因為這種偏見,導致了燕國差一點就滅了齊國,把齊國攻打的只剩下兩座城池,徹底搜刮了齊國的財富,並以此對趙國展開了不死不休的攻伐。

很多表面上看起來難以理解的事情,背後都隱藏著當時的思想觀念,而秦國做作大家眼中的蠻夷,要統一天下,就必須要改變沒文化的印象,呂不韋彙集天下英才,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大家對秦國的印象有所改觀,並最終為秦國統一做好理論基礎。

但有點諷刺的是,呂不韋的《呂氏春秋》雖然包羅永珍,但底色卻是道家思想,但秦始皇最終重用的卻是法家思想,這也導致了秦朝二世而亡,《呂氏春秋》反倒是為西漢初年的統治,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

歷史上真實的呂不韋,比起和趙姬的緋聞,他的理想非常遠大

尤其可見,呂不韋當初編寫這本書的時候,的確是朝著千秋萬代考慮的,也是為天下最終的大一統做準備,只可惜被劉邦摘了果子,順便說一句,秦國滅周天子得到象徵權力的九鼎那一年,也是劉邦出生的年份,這或許就是天命吧。

呂不韋的一生是精彩的,功業是偉大的,思想是深遠的,不要揪著他的緋聞不放了,瞭解一點真實的呂不韋,下次再看《大秦賦》的時候,說不定會別有一番滋味。